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苦瓜是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种新型苦瓜,其口感清脆,苦味较淡,营养价值丝毫不比普通苦瓜差,其根、茎、叶、瓜、花还可作为日常药材,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模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可赋予其更高附加值。黑苦瓜在副食品和中药材精、深加工方面潜力巨大,今后可延伸拓展黑苦瓜全产业链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县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国内7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分别为35 880.15、34 646.20、33 138.78 kg/hm2,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23.24%、18.99%和13.82%,适合海南屯昌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阮婷 《上海蔬菜》2011,(1):37-38
宁瓜1号苦瓜是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于2008年育成,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福安市于2008年和2009年引进该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抗病、优质、高产等优点,2010年春季宁瓜一号在  相似文献   

4.
苦瓜是武汉市栽培较为广泛的蔬菜品种之一,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识,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苦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本地区消费者对苦瓜的需求,筛选出适合本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进行种植和观察,  相似文献   

5.
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苦瓜在武汉地区广泛栽培,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知,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广大消费者对苦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筛选出适合武汉地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并对其农艺性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进行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曼霞 《长江蔬菜》2021,(20):51-54
为筛选出适宜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大明为对照,引进7个苦瓜新品种,考察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逆性和抗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玉翠苦瓜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每667 m2产量为3737.3 kg,比对照大明苦瓜(3347.8 kg/667 m2)增产11.6%,而且商品瓜颜色及条瘤等外观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适宜在龙岩中高海拔地区秋延后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宁瓜1号为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选育的苦瓜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宁德市近年来自主选育的第一个苦瓜新品种。2011年初笔者从宁德市农科所引进宁瓜1号在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进行试种,观察其特性和表现,研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1试种表现苦瓜新品种宁瓜1号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早中熟,第一雌花着生节位12~16节,瓜呈平蒂棒形,长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们从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引进了苦瓜新品种广良长运180,在四川荣县乐德、旭阳两镇的4个点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试验和示范栽培.试种结果表明,长运180苦瓜产量高、品质佳,外形美观,商品性好,耐贮运,受到菜农和消费者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加快瓜菜新品种推广,为海南省广大菜农选择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8月,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热带瓜菜研究室从全国收集和引进了482个瓜菜新品种,参加品种展示试验,其中苦瓜品种47个(含滑身苦瓜24个),参试单位21家;豇豆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蓝山苦瓜为对照,引进17个苦瓜新品种,调查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商品果实性状、产量、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粒条相间瘤类型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生长势最强,抗热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抗性较好,折合每667 m^(2)产量2800.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96.2%,商品瓜颜色及果型等外观性状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条状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折合每667 m^(2)产量2522.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76.7%,条状瘤苦瓜在湘南地区有部分消费市场,同时可作为外向型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闽研6号和碧绿三号苦瓜适合在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露地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苦瓜是四川夏秋季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2003-2004年彭州市引进并推广台湾农友种苗的优质、高产、耐热苦瓜新品种翠妃,每667m2产量达5000~5500kg,产值5000~70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闽东山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海拔高度400~900m,有利于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近年来,随着抗热型苦瓜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和设施栽培等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当地夏秋季苦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实现了苦瓜全年生产和供应,山区农民增收多了一条有效途径。现将夏秋苦瓜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夏秋季种植的苦瓜品种,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翠玉苦瓜和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种植苦瓜近20年,现常年越冬或早春种植苦瓜40多hm2,村民栽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但是栽培品种单一,主要种植品种为新翠苦瓜,为进行品种更新换代,增加瓜农对品种的可选择性,特引进示范种植闽研6号苦瓜。闽研6号苦瓜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23年在新发冲村示范种植1 333.33 m2,取得良好效益,现总结种植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更正     
张川 《长江蔬菜》2005,(1):11-11
苦瓜是四川夏秋季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2003—2004年彭州市引进并推广台湾农友种苗的优质、高产、耐热苦瓜新品种翠妃,每667m^2产量达5000~5500kg,产值5000~70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玉苦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苦瓜自2003年从台湾引进,因瓜色洁白如玉而得名.经过试种后,发现其适应性广,比本地苦瓜易栽培管理,丰产性好,熟性也较早,作为一个苦瓜特色品种引进我区栽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微苦的苦瓜新品种,以B19强雌系为母本,以B118苦瓜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其早熟,果皮翠绿色,长纺锤形,口感脆嫩;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126.2 kg,比对照增产25.5%,平均667 m~2总产量达2 740.8 kg,比对照增产26.3%;中抗白粉病,适合江苏省春季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7.
赣苦瓜3号是以国外引进的黑籽苦瓜经多代连续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强雌系黑3-2为母本,早熟高代自交系A13-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经多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果实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于2007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多年连茬种植致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苦瓜病虫害日趋严重,再加上种植品种单一,苦瓜生产出现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地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作者引进苦瓜新品种玉翠在当地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试种,并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翠苦瓜秋延后种植的产量和抗病性表现较好,果实颜色和条瘤等外观性状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适合在闽西中高海拔地区作秋延后栽培。该文根据玉翠苦瓜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林健  陈芦根 《中国果菜》2012,(10):18-19
宁瓜1号为福建省宁德市农科所选育的苦瓜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宁德市近年来自主选育的第一个苦瓜新品种。2011年初笔者从宁德市农科所引进宁瓜1号在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进行试种,观察其特性和表现,研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一、试种表现苦瓜新品种宁瓜1号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早中熟,第一雌花着生节位12~16节,瓜呈平蒂棒形,长28~36cm,横径7.0~8.5cm,肉厚0.9~1.2cm,皮浅绿色具光泽,圆条瘤相间、瘤顶平,单瓜重500g左右,  相似文献   

20.
西园苦瓜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 1991年漳平市农科所引进了湖南、广东、江苏、四川等地新育成的苦瓜新品种,但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这些白皮、果粗大、苦味不明显的白皮苦瓜并不欢迎.于是我们结合本地苦瓜的不足,制定了简明的选育方向:皮绿色、瓜果长30 cm左右,苦味适中,抗枯萎病,单瓜重500~600 g,667 m2产量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