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3年4月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能阻止人体生成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这种调节因子可以打开人体细胞中抵抗感染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禽》2009,31(1)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哈达沙医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霍华德·塞达尔教授和癌症研究专家伯格曼教授,发现了使胚胎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组织和器官细胞的机制。他们研究发现,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受一个称为G9a基因的影响,该基因可使让胚胎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基因关闭,从而使其无法发挥作用。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中尚未分化的全能细胞,它们与成体细胞不同,具备发育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禽》2015,(5):65
<正>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刊发文章指出,鹌鹑的精浆中含有前列腺素F2α,其具有打开贮精囊入口、帮助精子进入贮精囊的作用。如果去除掉精浆只留下精子进行人工授精,那么即使将精子注入雌鹌鹑的生殖道内,精子也无法进入贮精囊,几乎无法受精。但是,如事先向雌鹌鹑的生殖道内注入前列腺素F2α,去除精浆只留精子也能进入贮精囊并实现受精。与哺乳动物不同,鸟类的人工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张险峰博士在艾滋病天然免疫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抗艾滋病病毒的天然免疫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病毒学著名专业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丝氨酸整合因子(SERINC)是一种膜蛋白,其家族共有5个成员,其中SERINC5和SERINC3  相似文献   

6.
印度化学生物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在一种鲤鱼体内发现了一种新的胰岛素来源,该发现是糖尿病治疗领域内的一项新突破。目前使用的动物来源的胰岛素主要是从猪和牛身上提取的,新发现的鱼的胰岛素是已知的胰岛素里最接近人类  相似文献   

7.
<正>原始灵长类家庭变得更加庞大。一个新的猩猩物种被发现隐藏在苏门答腊岛的森林中。塔巴努里猩猩是第三个猩猩物种,同时是第七个非人类的类人猿。不过,它们或许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只有800只塔巴努里猩猩,并且生活在比英国伦敦还小的地方。多年来,研究人员确认了两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猩猩:婆罗洲猩猩和苏门达腊猩猩。两个物种都处于严重濒危状态。上世纪30年代末曾有过塔巴努里(位于苏门达腊猩猩生活区域以南  相似文献   

8.
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王斌博士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机制,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4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埃博拉病毒于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以来人们首次发现新的维生素。如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定,这将成为第14种维生素。这也是1910年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教授铃木梅太郎第一次发现维生素B_1 后,日本科学家发现的第二种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
题:在中国发现的有10亿年历史的绿藻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绿藻(记者罗茜·麦考尔)由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古代海藻,科学家或许距离确定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何时开始形成又近了一步。科学家们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描述了这种植物的化石。这些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有10亿年历史的南芬组地层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日前宣布发现一种水溶性B族类维生素PQQ,缺乏这种物质的实验鼠出现繁殖力低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13,(15):40
西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了存在于细菌间的一种新的通讯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nocepacia)可以联合抵御抗生素的作用。研究人员称,在细菌种群间,那些对抗生素抗性较强的细菌将产生的耐药小分子与另外一些对抗生素抗性较弱的细菌分享,以使其对抗生素的耐性更强。这些小分子大都是一些经过修饰的氨基酸,它们不但可以保护那些较为敏感的洋葱伯克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近期发现了一个螃蟹新种,将其命名为“天坑中国溪蟹”。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专门在洞穴中生活的蟹类。 4只个头只有3厘米的螃蟹标本在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底部的溶洞中被捕获。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门研究蟹类的专家介绍:这个新种主要区别于其他中国溪蟹的特征是雄性第一副肢末端具有缺壳,在自然状态下雄性副肢超过胸甲第五突起。另  相似文献   

15.
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日前宣布发现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PQQ,缺乏这种物质的实验鼠会出现繁殖能力低下等现象。他们推测,其对人类也有相同的影响。这是1948年以来人们首次发现新的维生素。如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定,这将成为第14种维生素。据报道,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加藤忠史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研究与躁郁循环性疾病相关基因的作用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动物和人体细胞内分解赖氨酸不可缺少的酶,这种酶如果不与PQQ结合就难以发挥作用。研究人员根据PQQ和酶结合在一起参与新陈代谢的特性,断定它是一种新的维生素。研究人员从实验鼠…  相似文献   

16.
家畜的群体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畜相互接触并在一起生活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因此,群体行为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性行为、母性行为,合群行为、仿效行为、优胜序列、领导和争斗行为等,都属于群体行为,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饲料研究》2001,(5):41
英国和瑞士的两个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动物免疫系统内一种名为补充因子的蛋白质在疯牛病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对感染了疯牛病变体羊瘙痒症的老鼠进行的研究表明,抑制这类因子可以延迟实验鼠的发病。 英国爱丁堡动物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介绍说,眼镜蛇毒液因子能够耗尽某些补充蛋白因子,因此他们首先对一批实验鼠注射眼镜蛇毒液,然后让它们感染羊瘙痒症。结果,接受过眼镜蛇毒液因子治疗的老鼠的发病显著推迟,其发病时间比没有接受眼镜蛇毒液注射的老鼠延迟 24 d。 瑞士苏黎士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同一期《自然医学》上报告说,他们与英国研究人员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发现免疫系统中缺失某些补充因子的老鼠能暂时不受羊瘙痒症的影响,疾病发作推迟。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延迟疯牛病或羊瘙痒症的发病期,需要在发病症状出现之前使用补充因子的抑制剂。目前这一点在实验室中能够实现,因为研究人员知道何时会让老鼠感染羊瘙痒症。 疯牛病、羊瘙痒症和人类的克雅氏症同属海绵状脑病,其发病过程尚未完全弄清,据认为受害者有可能是通过食用被毒蛋白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毒蛋白先在淋巴系统中增殖,然后转移到大脑中,最终致使脑坏死。研究表明,毒蛋白进入大脑的渠道可能有多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兽脚类成年恐龙,它不但全长只有40厘米,而且还会爬树。 这种被命名为“小盗龙”的恐龙在分类上属于驰龙科,和迅猛龙是近亲。通过它身体一些部位大小的比较研究可以确信,这只40厘米长的“小盗龙”是世界上迄今已经发现的个体最小的成年恐龙。同时,根据对它的后足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还可以得出结论,“小盗龙”不仅和其它小型兽脚类恐龙一样善于奔跑,而且还具备爬树的本领,可能具有树栖的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