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容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比较,具有根系完整、缓苗时间短、造林成活率高、延长造林季节等优点。但在常规栽植覆土踏实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挤压不实、不均,造林苗木的土坨与土壤之间形成缝隙,如遇降水量少的年份,造林苗木就会因失水而干枯。挤压用力过大,造成伤根,造林成活率将会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栽植过程中的问题,笔者摸索着制作了容器苗植苗挤实铲。制作技术。容器苗植苗挤实铲由铲面、连杆、手柄三部分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满城县林业局探索采用以侧柏为主要树种的容器袋育苗技术,从圃地选择、整地建床、育苗容器、育苗基质、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应用等归纳了一整套技术措施,取代原先采用裸根苗植苗造林的方法,在雨季栽植侧柏容器苗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大大的提高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阿里河林业局推广容器苗造林阎君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为改进传统的造林工艺、经营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加快培育容器苗,他们一改通常用纸袋、塑料袋培育容器苗的做法,采用育苗盘培育容器苗,并初步研制成运苗车、育苗架、植苗枪等造林器...  相似文献   

4.
会昌县1991年造林面积42万亩,其中飞播12万亩,植苗造林30万亩。植苗造林中容器苗造林约占一半。1990年秋收后,该县有18个乡镇95个村的198个专业户,落实了湿地松容器育苗造林任务,用种子900kg,育出容器苗1600多万株,1991年春造林出圃容器苗1500多万株,占出圃率的95%以上。夏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起,在辽宁省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中探讨实用造林抗旱技术,即:植苗覆盖栽植技术;SAP容器苗培育、深栽造林技术;灌木培抗旱土堆、剪干保活技术;一次成林沙地樟子松移植技术;杨树窄带宽距营造技术。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旗的柠条造林采用直播和植苗两种,存在的问题是,如果造林当年受干旱或洪涝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成活率下降,造林缺苗断垅,不能达到造林合格标准。而柠条容器苗的栽植受季节影响较小,在夏秋季对未合格林地进行补植,可及时完成当年造林任务,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9.
辽西岩质海岸侧柏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苗龄、栽植季节、保水剂处理、根系处理等方面对辽西岩质海岸侧柏造林的栽植技术和成活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质海岸容器苗造林以1.5年生苗龄适宜,同苗龄容器苗造林春、夏、秋三季差异不显著;裸根苗造林前经浸水、带土坨处理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用保水剂处理裸根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作用明显,保水剂的最佳使用量为200~250 g.穴-1。  相似文献   

10.
容器苗因栽植不受季节限制、栽植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银川市地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造林成活率相对较低,应用容器苗造林对提高银川市造林成活率有明显效果。虽然银川市容器苗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缺乏科学有效的育苗技术规范,因此我们对银川市的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全市乃至西北地区容器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ZM——1型植苗锥是从1974年起为了解决塔头地造林而开始研制的。在十年的试验和生产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这个造林工具既适合塔头造林,也宜于山地栽苗,更适宜于一般宜林地上造林。既能用于裸根苗,也可以用于容器苗栽植。用这种工具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于常规造林工具。ZM—1型植苗锥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生产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前具有特色的先进造林工具。一、植苗锥的外形尺寸和材料1、植苗锥:全长920毫米、锥头长265毫米,为园锥体,锥头直径38毫米,柄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国外容器苗造林广泛地应用于森林更新。同时容器苗营养基的类型、容器苗的规格和质量、培育苗木及在采伐迹地上植苗的工艺,都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正> 容器苗大大简便了造林技术,尤其是栽植技术不如裸根苗要求的苛刻和严格。但容器苗造林仍有它自己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造林技术掌握不好,仍然不会取得理想的造林效果。为此,我们着重对容器苗的造林技术,和影响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因子进行了研究。现将初步成果整理分析如下: 一、进行全根造林和培养球状根苗木成活是一个苗木生理平衡问题,而主要又是水分平衡问题。裸根苗损伤了根系,栽植后地上部分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不能得到及时供应,苗木生长发育就会遭受严重影响,甚至死亡。容器苗由于根系保持完整,并带有营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在滇南石漠化区采用川滇桤木容器育苗进行生态造林的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播种育苗技术、植苗造林技术和幼林抚育技术。并总结容器苗选择、育苗管理、林地造林、幼林管护等4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都高于裸根苗,是因为容器苗根系带土,栽植后缓苗时间短,有利于树苗高和径的生长。对于成活率较高、适应性较强的落叶松应用容器苗造林如何?我们于1982年进行了落叶松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试验,现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普及推广,容器苗的需求量和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因对苗木保护、栽植方法等技术环节把握不当,而导致的造林成效不高甚至完全失败的现象。2005年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积极进行樟子松造林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工作,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5%以上,保存率为90%左右,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一、容器苗造林的关键环节1、炼苗与墩苗苗木是造林的基本材料,容器苗造林同样要求优质壮苗,不同规格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容器苗是指用配置好的基质,在容器中培育而成的苗木。由于容器苗打破了过去常规育苗的季节限制,大大延长了起苗造林时间,减少了出圃前的起苗环节,可有效防止苗木出圃、运输及栽植过程造成的苗木根系损伤,大大提高了造林绿化成效和造林成活率,具有育苗周期短、定植缓苗快、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陕西林业》2011,(3):41-41
一、容器育苗技术推广 用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不受栽植季节限制: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二是节约种子;三是可缩短育苗年限;四是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五是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六是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起苗前浇一次透水,起苗时要按容器排列顺序,从苗畦一端将土扒开,将容器袋逐个取开,轻轻装入筐内运往造林地.  相似文献   

19.
容器苗造林具有育苗期短、造林季节长、苗木质量和规格易于控制、造林成活率高、便于育苗和造林作业机械化等优点.近年来,塑料容器苗植苗造林巳成为干热河谷地区荒山绿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林业生产上普遍采用之育苗容器规格大,基质分量重.如渡口地区荒山造林现用容器多是7×18和9×21厘米两种规格的塑料袋,基质为稻田土或黄心土加5%堆  相似文献   

20.
七溪岭林场闽楠1年生苗与3年生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闽楠造林苗木年龄与造林效果的关系,以江西永新县七溪岭林场相同立地条件下,裸地栽植1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和裸地栽植3年生闽楠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造林3 a、4 a后林木树高、直径、鲜物质总质量等因子的分析,研究2种培育模式的效果及其机理。结果发现,栽植3年生闽楠苗与栽植1年生苗具有显著差异。因此,3年生闽楠容器苗造林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和显著的培育效果,优势苗木直接影响闽楠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