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54-6055,6057
随着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等与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生物信息学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抗病基因的研究中。笔者从结构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方面论述了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15种药用植物GGPPS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药用植物GGPPS蛋白是一种亲水性、不稳定的非跨膜蛋白,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功能结构域polyprenyl-synt。GGPPS蛋白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同源性分析表明GGPPS蛋白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GGPPS蛋白与其余14种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中萜类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数量巨大,其药理活性也很突出。3-羟基-3-甲基戊二跌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作为三萜皂苷主要代谢通路甲羟戊酸(MVA)途径中的第一个重要限速酶,也是此途径中的重要调控点。将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所有药用植物HMGR蛋白序列进行整理,并分别利用BLAST和Mega6.0软件进行在线分析和构建分子进化树,发现亲缘关系较近的74%紫草HMGR(丹参)、74%龙胆HMGR(丹参)、78%长春花HMGR(丹参)、81%西洋参HMGR(桔梗)。为进一步研究HMGR基因序列在萜类代谢通路中的其它作用,以及是否还存在HMGR家族中的其它基因序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等31种药用植物HMGR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信号肽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1种药用植物HMGR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大部分在500~600 aa之间;大多数定位于质膜上;分子质量在58~65 ku之间;主要富含Gly、Ala、Leu、Ser和Val等氨基酸。HMGR蛋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含有两个跨膜结构域,均不具有信号肽,二级结构的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曼地亚红豆杉、罗汉果、假马齿苋、苍术、秦艽、土沉香、丹参、银杏、黄花蒿HMGR蛋白为稳定蛋白,而其余均为较不稳定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除了灵芝以外,其他植物均聚集在同一枝上,药用植物HMGR蛋白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42-6144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标志性的研究新领域,其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壮大。从生物信息学与蛋白质数据库、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功能的联系3个方面,对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学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绿化中,药用植物的功能广泛,有益于人体健康,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多方面的利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信息学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分析了生物信息学这一现代新兴学科的定义和内涵,据此提出现代生物信息学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方法研究生命科学中各种生物信息的表述、采集、储存、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高度交叉形成的学科,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现代生物信息学的认识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可以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应遵循以绿为核心、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出在园林绿化中使用药用植物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园林绿化药用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主要的技术与方法及分子生物学在开展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优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建立健全国家卫生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在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药用植物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优势特点、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五点药用植物产业发展建议。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和单宁等活性成分,以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具有天然、高效、价廉、无毒或毒性较低、易获得及对养殖动物和环境副作用小等优点,且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成分制成的药物一般很少产生耐药性,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鉴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综述药用植物抗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和寄生虫病原,以及作为免疫增强剂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我国渔用药用植物功能产品多而不强,在水产养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受生长阶段和生长地点的影响,其准确用药剂量难以确定;②针对药用植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很少,传统复方制剂成分复杂,不同药用植物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尚未明确;③相同品种不同产地的中药材质量不一致,实际用药过程中的药效差异明显。因此,今后应针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使用方式、组合配比和复方剂型,以及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在水产养殖及其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和价值,利用药用植物研制开发出一批高效的绿色抗病渔药产品,大幅度提高化学药物替代率,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损失,以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已分离的13株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株供试菌株活菌及其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菌(V.mali)的抑菌率,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依据活菌抑菌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3株菌分为两类:第Ⅰ类为DS-1、CJ-2、DS-3、ZY-1、MY-1、DS-9、MH和MY-4,抑菌率范围为81.88%~83.65%;第Ⅱ类为ZJ-2、L-23、ZJ-1、ZJ-3和CJ-1,抑菌率范围为79.76%~81.29%。依据发酵液抑菌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3株菌分为两类:第Ⅰ类为MY-1、MY-4、CJ-1、CJ-2、ZJ-1、DS-3和ZJ-3,抑菌率范围为60.00%~81.53%;第Ⅱ类为ZJ-2、MH、DS-9、L-23、ZY-1和DS-1,抑菌率范围为12.94%~43.24%。对13株菌的活菌及其发酵液抑菌率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可将13株菌分为四类。其中第Ⅰ类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范围为68.29%~83.65%,包含所有拮抗菌活菌和MY-4、MY-1的发酵液。[结论]因此,对拮抗菌MY-4和MY-1可以开发其活菌及发酵液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对于其余11株菌,可开发其活菌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对国内濒危药用植物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主题检索至今发表的濒危药用植物领域方面的文章(1986年-2017年),共检索出377篇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思想展现近32年来国内濒危药用植物研究论文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就国内该领域的发文量,发文机构,载文期刊,研究资助基金来源,机构合作情况以及主要的研究地区分布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省24种主要栽培药用植物病害种类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113种病害,其中25种为国内新记录。明确了每种药用植物的主要病害,为药用植物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花蒿是中国传统使用的抗疟药,但由于同属中的菌陈蒿、青蒿两种植物在形态上与黄花蒿非常相似,导致某些地方常用菌陈蒿、青蒿植物代替黄花蒿使用.为了给蒿属药用植物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叶绿体上psbA-trnH序列中的信息,运用物种特异的DNA序列信息位点区分黄花蒿和常见同属植物的混淆种菌陈蒿、青蒿.结果表明黄花蒿和菌陈蒿、青蒿植物之间psbA-tmH序列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的特征性的不同,可以依靠它们各自特有的信息位点区分开来.该方法首次为蒿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了可靠、简便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中药指纹图谱在90余种药用植物、5种药用真菌、5种动物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指纹图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北冬虫夏草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为筛选防晒的天然原料,选择18种天然药食植物进行防晒能力分析,比较其抗氧化能力、吸收紫外光的能力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花、丁香、苦丁茶和绿茶的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IC50分别为35.00、65.00、60.00、42.00μg/mL;在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2 mg/mL时,葛根、玫瑰花、黄连、苦丁茶、丁香在紫外中波区域有较大吸收值,吸收值依次减弱;黄连、苦丁茶、姜黄、玫瑰花、虎杖、槐米、丁香在紫外长波区域有较大吸收值,吸收依次减弱。桑白皮、虎杖、红景天、绿茶、花椒、葡萄子、玫瑰花、槐米、苦丁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平均抑制率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20.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