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稻褐飞虱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信息》2013,(21)
<正>褐飞虱别名褐稻虱、稻褐飞虱,分布于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新疆以外的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发生量大。食性较单一,只危害水稻及普通野生稻等稻属植物。一、为害特点成、若虫都能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下部,密度很高时或迁出时才出现于稻叶上。用口器刺吸水稻汁 相似文献
4.
5.
6.
<正>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晚稻褐飞虱连续大发生,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已成为制约晚稻高产的严重问题。每到晚稻生长中后期,尽管农技部门都是如临大敌,加强了虫情预报,及时发出了防治适期,但其效果不太明显,甚至还有很多地方因褐飞虱危害致使水稻"冒穿",造成全田倒伏。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许多专家指出:晚稻褐飞虱暴发成灾,其主要原因是滥用农药。 相似文献
7.
8.
水稻褐飞虱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褐飞虱近年对水稻的为害愈来愈严重,为探讨新的防控策略,笔者从飞虱的主要越冬虫源地、成灾原因及综合防控等分析认为:(1)对中国水稻为害极重的褐飞虱,真正成灾的越冬虫源应主要来自16°N以南的地区,尤其是越南南部与泰国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区域。(2)水稻褐飞虱的成灾原因既与越战后东盟国家大力发展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且在耕作制度上也相应地由高秆改矮秆、单季改双季甚至三季,密集程度和施肥程度有所提高有关,又与国内水稻品种多、生育期不一,在防控上不能统一行动,用药混杂和过量有关,还与全球气候变暖更利于飞虱的繁衍与迁移,以及杂交水稻可能更利于飞虱类的繁衍有关。因此,要彻底防控水稻褐飞虱的为害,要“防控前移”,到飞虱的发源地-湄公河三角洲区域去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方面帮助其提高水稻产量,改良水稻种植模式,压缩冬春稻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帮助其发展经济,构建世界热带水果与特种经济植物基地,同时组建大型粮食生产加工集团,以及开展褐飞虱防控国际间合作;对迁入代要及早治理,并且以县为单位组建植物保护公司,再利用飞虱对某些水稻品种特别嗜好性,构建飞虱诱集区,形成聚而歼之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褐飞虱已成为晚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不少地方出现了防不胜防的局面,笔者通过下乡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对路的农药品种多,但因不了解农药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10.
一、发生情况回顾据《人民日报》(2006-09-24)报道,2006年9月,随着三次水稻成熟、台风过境,我国长江下游、江南和江淮东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后期集中迁入。江苏、浙江单灯累计虫量普遍超过5000头,一般2 ̄3万头,最高江苏张家港市超过80万头;上海单灯平均累计虫量近10万头,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值。目前田间以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为主,浙江一般百丛在900头以上,江苏苏南在1000头以上,江淮大部百丛400 ̄800头,上海平均750头,大部较8月底增加了3 ̄4倍。9月以来,田间虫卵量急剧增长,江苏、浙江百丛卵量一般为5000 ̄8000粒,上海高达1万粒,均较8月底增…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褐飞虱已成为晚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不少地方出现了防不胜防的局面,笔者通过下乡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对路的农药品种有很多,但农民因不了解农药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在防治上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出现"穿顶"死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褐飞虱是中国夏季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选育与利用抗性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物型/致害型、抗褐飞虱基因,着重介绍了中国抗褐飞虱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印发水稻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监测结果,指出目前褐飞虱对噻嗪酮处于高至极高水平抗性,噻嗪酮已不适于防控褐飞虱。2013年,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全国10省(区)28个监测点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结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明确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的作用方式,本文研究了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的触杀、产卵忌避、熏蒸作用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有明显的触杀、产卵忌避以及熏蒸活性,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4.6 ug/头的剂量点滴处理褐飞虱若虫48 h后,褐飞虱死亡率为86.11%;10 mg/mL的处理浓度下,产卵忌避率为79.90%;100 uL/L的浓度熏蒸30 min后,褐飞虱若虫的为73.98%;亚致死剂量对生长发育主要参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是影响水稻丰收的重要生物灾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稻区褐飞虱曾多次暴发成灾,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2005年秋季,褐飞虱在我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又一次暴发成灾,发生范围之广,灯下诱虫量之高,田间虫口密度之大,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正>这些年来,晚稻褐飞虱的危害可谓防不胜防,农技部门和广大稻农在晚稻中后期,几乎都是严阵以待,但不少地方仍然出现部分晚稻"穿顶"倒伏,对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晚稻褐飞虱是迁飞性大害虫,其成虫、若虫均可危害,该虫于稻丛下部吸食稻株汁液,消耗稻株营养,并分泌有毒物质引起植株中毒萎缩,成虫产卵时以产卵器刺破稻株茎秆和叶片组织,使稻株水分丧失。由于刺吸取食,在水稻植株上留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