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2号的选育王惠萍冯复全谢德意王新望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棉12号(原名豫早4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短季棉新品种。其籽棉、皮棉产量在1991~1995年的品系比较试验、多点...  相似文献   

2.
<正> 豫棉5号原名新棉82—10,是原新乡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复式杂交,海南加代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适宜夏播的短季棉新品种。1989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通过并命名豫棉5号。豫棉5号系选用中棉所10号为母本,黑  相似文献   

3.
<正> 豫棉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无毒棉新品种。原名豫无302。1986年4月上旬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全身不含色素腺体,无毒。棉副产品可直接用于发展养殖业,准于在全省棉区大力推广种植。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豫棉2号是1977年在海南岛以  相似文献   

4.
豫棉四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1984—1988年,该品种经过品系试验、省区试、黄河流域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早熟性和适应性均超过晋棉七号、中棉12号、豫棉一号和冀棉八号,是目前国内综合性状较好的一个棉花新品种。1989年4月  相似文献   

5.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 豫棉一号(原新棉二七八)是我省新乡地区农科所选育出来的.是一个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成熟较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1981年12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合格正式定名为"豫棉一号",并决定在全省推广.豫棉一号是以陕棉四号为母本,刘庄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8、79、80年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 1.棉花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 "九五"期间,垦区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新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增产作用,加大了对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1996~2000年间共审定推广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号、6号、9号三个,引进新陆7号、8号、10号、辽棉10号,豫棉12号和中棉24号七个.将垦区选育的三个棉花品种做为主栽品种,以引进棉花品种作为搭配品种,五年累计推广新品种面积20万公顷,充分发挥了新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棉花新品种豫棉十号的选育刘英华刘淑梅边相国赵天玉(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5)巩固付汝洪周玉玲李素华(商丘地区农林科学研究所)豫棉十号是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审定的我省第一个麦棉套棉花品种,适宜在全省麦套棉区推广种植。该品...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陆地棉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豫棉 2 1号的选育、鉴定及利用情况。连续 4年的鉴定结果表明 ,豫棉 2 1号平均黄萎病病指 9.39(高抗 ) ,产量和纤维品质皆优 ,是目前棉花生产上理想的抗黄萎病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漯花1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以豫花9327为母本、豫花10号为父本,通过两性杂交,采用一粒传法,结合南繁加代选育而成。2011年1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漯花1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出仁率高,综合抗性好,适宜花生机械化生产要求。针对漯花1号的生理特性,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漯花1号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我国北方区大花生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就漯花1号的综合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漯花1号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低酚棉的种质资源,大都来自欧美和非洲,引进材料一般与生产品种差距太大,需要通过多次转育,才能选育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低酚棉新品种. 1选配亲本目前国内通过多年转育,已育出一些棉籽含酚量低、纤维品质优、产量较高的品种(系),如湘棉11号、豫棉2号、中棉13号,以及其它优良的中成材料.若用这些材料代替从国外引进的材料作亲本,并  相似文献   

13.
豫花22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郑9520 F3为母本,豫花15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黄淮冬麦区经常受倒春寒、干旱和干热风等不利天气影响,以及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存在抗性差等主要问题,河南冠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豫麦52为母本、周麦16/cp11-06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育成了高产、稳产、抗病、抗寒、抗倒、广适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宝亮5号。笔者介绍了宝亮 5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试验示范情况、品种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等,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集成了宝亮5号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审棉2006008)。该品种适合河南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6.
豫早棉911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豫1335为母本、中825为父本,采用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短季棉新品种。该品种纤维长度30.3mm、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4;高抗棉铃虫和枯萎病、耐黄萎病;2011年河南省短季棉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112.1kg/hm2,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6.4%。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商丘市棉花生产主要以中棉12号、中棉23号和豫棉10号为当家种,同时也引进中棉17号、中棉19号、石远321、豫棉16号等新品种.经过试验示范,豫棉16号综合表现好,深受棉农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将其在商丘的种植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豫棉4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199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为国审豫棉4号(简写为GS豫棉4号),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重点扩繁品种。1991年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250多万亩,成为河南省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棉花新品种邓杂一号是由邓州市种子公司、邓州市花洲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其来源为W98×F97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棉2007010)  相似文献   

20.
高产、高蛋白、小粒型大豆新品种豫豆21号的选育段贵娥李卫东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钮铎(孟县农业局)豫豆2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依据高产、优质、抗病育种目标选育成的适于我省各地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经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