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11个全国绿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12个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单株荚数〉株高〉开花至结荚天数〉一级分枝〉结荚至成熟天数〉主茎节数〉出苗至开花天数〉出苗天数〉生育天数〉荚长〉千粒重〉单荚粒数。选择高植株和增加结荚数量是提高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增加开花至结荚天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减少结荚至成熟天数和一级分枝数亦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冀西北地区绿豆生产单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以当前常规品种张家口鹦哥绿豆不覆膜种植为对照,研究了覆膜种类对张绿1号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使绿豆产量增加10.6%~28.2%,覆黑膜较白膜增产幅度大;覆膜可增加绿豆千粒重和单株荚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绿豆的商品性;覆膜可明显提高经济收入,张绿1号覆黑膜较常规品种不覆膜种植增收6741元/hm 2。张绿1号覆黑膜将成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24份红小豆品种进行不同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并对产量及不同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证明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均存在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对红小豆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分枝数、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9个红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生育期0.995 6,株高0.987 2,分枝数0.9908,单株荚数0.9924,单荚粒数0.9784,单株粒数0.9925,百粒重0.9929;熵关联顺序为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单荚粒数.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探讨了不同密度处理绿豆的形态特征、产量的形成,以及这些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绿豆植株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随密度增加,绿豆株高逐渐增加,基部节间茎粗逐渐下降,且这两个性状对密度的反应敏感,与密度相关差异显著。密度对绿豆有效分枝数、底部有效分枝高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红小豆种质资源、优化育种进程,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处理作物种子,使植株性状得到诱变,进而筛选出优良植株,是重要且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的离子注入剂量对红小豆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2×10~(16)个/cm~2)氮离子注入红小豆种子对红小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异效果显著,其中,红小豆株高增加11.4%,单株荚数增加5.7%,百粒质量增加17.2%,小区产量增加42.8%。试验筛选出了处理红小豆的适宜剂量,使红小豆的生长潜力得到提升,产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对创制种质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春播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期是影响春播绿豆产量和生育期的主要因素。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绿豆品种冀绿7号和冀绿9号为试材,均设4月9日、14日、19日、24日、29日和5月4日6个播期处理,采用大区对比的方式,研究了播期对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春播绿豆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影响较大,对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影响很小。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春播绿豆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9~29日。  相似文献   

9.
不同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方面对10个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新稻20号、新稻18号、宁粳4号3个品种在所有参试粳稻品种中产量位于前三位,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直立型绿豆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大,绿豆的株高越高,单株荚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主茎节数、荚长、百粒重和单荚粒数则没有明显变化。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绿豆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同绿1号绿豆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是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野生小豆是栽培小豆的祖先种,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农艺性状,以了解小豆在驯化过程中性状的变异,为小豆农艺性状驯化选择变异的分子解析提供精准的表型数据。【方法】连续2年调查56份野生小豆、64份半野生小豆、196份地方品种、85份育成品种,共401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相关性状及其变异。【结果】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品种的演化过程中,植株由匍匐蔓生变成直立,株高降低,始花期缩短,百粒重和最大叶面显著增加。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株高降低了37.5cm;始花期缩短了37.93d、百粒重增加了8.03g、最大叶面积增加了27cm2。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始花天数的遗传力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提高了0.58,百粒重的遗传力增加了0.24。人工选择促使始花期和百粒重的遗传稳定性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增加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在小豆驯化过程中,农艺性状变异明显且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2.
选用126份黑龙江小豆种质资源,观察记载供试小豆资源农艺性状,并结合通径与聚类分析研究每种表型性状。结果表明,126份小豆品种资源表现一定变异性,供试小豆资源变异系数9.31%~58.18%,平均变异系数28.85%;多样性指数2.05~1.72,平均多样性指数1.94,供试资源具有较大变异性及多样性。由相关性及通径分析可知,直接调控单株产量的性状有主茎粗、株高、荚长、粒长、单荚粒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小豆资源分为6个类群,分析不同类群特点,为小豆品种筛选及群体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 10.701x1, 14.108x2 0.441x7(r=0.963)。  相似文献   

14.
赤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9个赤豆品种配制的19个杂交组合的F_2代每荚粒数、荚长、荚宽、粒长、粒宽、百粒重、粒色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赤豆F_2代的每荚粒数、荚长、荚宽、粒长、粒宽等农艺性状大多介于父本与母本之间,但不同杂交组合的表现有所不同;不同颜色赤豆杂交结果分析表明,棕>黄>绿>红>鞍挂,黑>黄,红>深红,前一种颜色对后一种颜色为显性;正反交对赤豆杂交种皮颜色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引进水稻资源的主要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从美国农业部戴尔帮佩国家水稻研究中心,引进水稻资源778份。通过隔离检疫后,以中国恢复系明恢复63作为对照,选择美国、哥仑比亚、韩国、巴西、意大利五个国家培育的生育期与对照接近的水稻品种各10个。对其主要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田间试验与实验室考种,对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产量都比中国四川目前栽培的品种低,但品质普遍较优。这些品种都不能够直接用于生产,但作为育种亲本材料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种子表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关系,对于筛选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对54份野生小豆、55份半野生小豆和255份栽培小豆的种子进行分析,获得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长宽比、直径和圆度等8个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种子性状的表型变异、相关性和变异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小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从野生小豆、半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籽粒逐渐增大,且籽形变圆。种子百粒重、投影面积、周长、种长、种宽和直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和种子形状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7.21%和21.97%,累计贡献率为99.18%。【结论】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性状变异明显,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的驯化过程中籽粒变大趋圆,筛选出6份具有高产潜力和大粒的小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对绿豆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为实现绿豆的良种良法配套及综合评价优良绿豆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夏播绿豆品种(系)L24、L26和L38为试材,研究4个播期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第1和3播期生育期最短(65 d),第2播期生育期最长(74 d).绿豆品种(系)、播期处理籽粒产量效应极显著.L26和L38平均籽粒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第4播期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株高、主茎节数、叶片长、叶片宽和单株荚数受品种影响不大,受播期影响较大.荚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荚宽、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受品种和播期的影响均较显著.L26和L38单株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平均单株产量最大的是第4播期,其次是第3播期.3个绿豆品种,平均百粒重以L26最大,其次是L38.第4播期的百粒重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播期处理对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第4播期(8月8日)为较适宜的绿豆播种期,L26和L38可作为以收获豆粒产量为目标的高产绿豆品种进行种植,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绿豆开花后荚粒生长发育规律及籽粒灌浆和物质积累特性,以‘西绿1号’和‘安绿7号’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开花后绿豆荚色、粒色、荚长、荚宽、荚体积、籽粒体积、荚粒数、荚壳鲜重、荚壳干重、百荚鲜重、百荚干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等性状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绿豆荚果发育过程中荚壳和籽粒干物质分配以及籽粒灌浆速率变化,用Logistic方程拟合灌浆过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荚色从深绿色转为绿色再转为黑色,粒色从透亮青绿色到嫩绿色再到深绿色;荚长和荚宽为先增长后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荚体积和籽粒体积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长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籽粒含水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荚壳干物质分配指数不断降低,籽粒干物质分配指数不断增大,籽粒灌浆速率呈慢-快-慢的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15d左右达到峰值,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豆百粒干重与百荚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鲜重与籽粒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体积、荚壳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荚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百粒干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长活跃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绿豆育种中应选育大荚品种,栽培中注重花后15d前后的肥水供应,以保证籽粒灌浆饱满,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密度对小豆叶片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用生育期较短的‘辽红小豆1号’和生育期较长的‘辽红小豆8号’2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比较2个品种的的叶片发育情况、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光合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叶片发育和光合能力方面趋势基本相同。随生育进程增加,叶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比叶重逐渐加大,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再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光合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叶片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枝期和开花期。‘辽红小豆1号’种植密度为18.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辽红小豆8号’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