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薛志成 《广西植保》2005,18(3):23-24
1.1 症状与发病条件 此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人,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西葫芦在棚内温度20℃~25℃,  相似文献   

2.
丰硕 《植物医生》2002,15(1):19-19
蔬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棚栽黄瓜、番茄、茄子和韭菜等 ,容易发病 ,轻者减产20 %~30 % ,重者损失50 %以上。因此 ,棚室蔬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1发病症状1.1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 ,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20~2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瓜蔓折断 ,引起…  相似文献   

3.
丰硕 《植物医生》2001,14(1):19
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土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轻者减产20%~30% ,重者损失50%以上。因此 ,大棚和温室栽培黄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一、危害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条、叶片、茎蔓。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上扩展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20mm~2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茎部腐烂 ,瓜蔓折断 ,引起烂秧。二、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  相似文献   

4.
丰硕 《湖北植保》2002,(3):15-16
蔬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棚栽黄瓜、番茄、茄子和韭菜等 ,容易发病 ,轻者减产 2 0 %~ 30 % ,重者损失 5 0 %以上。因此 ,棚室蔬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1 发病症状1 1 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 ,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 2 0~ 2 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瓜蔓折断 ,引起…  相似文献   

5.
大棚茄子灰霉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王秀芬(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保定071001)一、灰霉病的发生茄子灰霉病是由一种灰葡萄孢真菌侵染而发病的。病斑上密生菌丝及菌核,菌丝或菌核上形成分生孢子。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残存的病叶或地表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大棚...  相似文献   

6.
甘芳 《植物医生》2002,15(5):21-22
1 灰霉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 ,多从开败的花侵入 ,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 ,以后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 ,呈水渍状软腐、萎缩 ,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主要在土壤表层及病残体上越冬 ,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大棚西葫芦在温度为 2 0~2 5℃ ,相对温度 90 %以上最易发病 ,植株表面结露时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 :(1)在前茬西葫芦拉秧后先彻底清除病株残体 ,然后进行药剂消毒处理。在定植前 ,用4 0 %百菌清烟剂或 10 %速克灵烟剂进行熏烟消毒 ,每 6 6 7m2 用烟剂 2 5 0g ,分点布放在棚室 ,用暗火点燃后熏闷 12~ 2 4h。或用 5 0 …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发生在保护地(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上的一种特有病害,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辣椒和韭菜等蔬菜)。一旦发病,轻者减产30%左右,重者可损失90%以上。该病目前已成为我县危害保护地蔬菜的最主要病害之一。 低温(15℃~20℃)  相似文献   

8.
王润初 《植物医生》1999,12(3):21-21
最近,我们对大棚菜病害进行广泛的调查,发现西葫芦的幼瓜上有三种腐烂病。发病的部位及症状表现十分相似,为帮助菜农识别三种病害及进行防治,笔者特撰文介绍。一、西葫芦软腐病:主要为害幼瓜或成长中的瓜。幼瓜感病,蒂部发生褐色水浸状,后迅速软化腐烂,病害扩展很...  相似文献   

9.
北京郊区春季蔬菜灰霉病发生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霉病,一般认为是一种寄生力较弱的病害。以往在北方春天较难找到标本。然而,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其为害性愈来愈大。据调查,目前在北京市海淀、朝阳、丰台三个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某些温室黄瓜的被害瓜率可达46.15%,番茄被害果率达24%。1980年春季多阴天,气温低,灰霉病较以往发生重。 症状:黄瓜受灰霉病为害,多以开败的花上开始,使花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瓜条侵入,使脐部腐烂,并迅迷向上发展。幼瓜被害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黄,再生白霉,然后霉层转变成淡灰色。被害瓜轻者生长停止,端部腐烂,重者全瓜腐烂。叶片被害一般是由掉落的烂花附着在叶  相似文献   

10.
3发生规律目前对灰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灰葡萄孢上。因此,本文所述主要是灰葡萄孢引起的各种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但所有的灰霉菌具有相似的发生规律,在防治其他种引起的灰霉病时,可参考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3.1侵染循环灰霉病菌主要以病残体中的菌丝、菌核和分生孢子越夏。飞散出的游离孢子一般寿命较短,用玻片法测定灰葡萄孢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8h,因此不可能起到越夏的作用。而埋在土中的病果上的菌丝和菌核寿命可达70~80d,对越夏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有人对灰霉病菌在土中的越冬方式进行了研究。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温室大棚蔬菜的不断发展,蔬菜上的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有了较大的变化,如西葫芦灰霉病已经成为西葫芦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西葫芦生产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据调查,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可达80%以上,甚至造成毁棚。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12):21-22
近年来,义县保护地蔬菜生产快速发展,棚室生产的主要蔬菜西葫芦的栽种面积全县已达3 300hm2,年产西葫芦25万t,产值5亿元。然而,由于西葫芦灰霉病的为害,严重阻碍西葫芦生产的发展。据调查,一般年份,西葫芦灰霉病发病率达15%~20%,高的50%左右;重发生年份,发病率达30%~50%,高的100%。由于灰霉病的为害,一般减产10%~20%,高的可达30%~40%。笔者在多年棚室西葫芦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温室西葫芦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城关乡、九道岭镇等西葫芦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推广面积2 000 hm2以上,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年可免回产量损失1.5万t,增加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花冬梅 《植物医生》2003,16(2):17-18
近年来草莓的反季节设施栽培发展较快。农民在可观的经济效益促使下 ,常年在保护地内重茬种植 ,致使灰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尤其是草莓灰霉病 ,发生普遍且直接为害花器和果实 ,给种植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希望下文的介绍能使各地农技人员更好地了解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1 病原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 (BotrytiscinereaPers.)。菌丝体白色 ,有隔膜 ;分生孢子梗丛生 ,分生孢子簇生于顶端 ,孢子聚集时呈淡褐色 ;菌核黑色。以无性态侵染植物 ;有性时期在灰霉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邻烯丙基苯酚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邻烯丙基苯酚(银果)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影响。通过培养观察发现,邻烯丙基苯酚可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促进灰霉病菌菌核的形成及苹果腐烂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光学显微观察表明:用50μg/mL的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后,菌丝伸长缓慢,分支间距缩短,分生孢子形成受到抑制。电镜观察表明:经邻烯丙基苯酚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内液泡增多,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细胞壁增厚,小麦纹枯病菌菌丝中内质网处泡囊增多。  相似文献   

15.
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据笔者近几年对该病的研究,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及栽培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调节棚室环境和加强管理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蓖麻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灰霉病病原菌为葡萄孢属Botryti sp.,主要危害蓖麻幼花、幼果。果实受害变褐腐烂 ,或病果干枯、籽粒空瘪 ,一般减产20%~60% ,严重达 80%以上。 8月中下旬遇连阴雨 ,相对湿度80%以上持续时间长 ,灰霉病迅速流行全田。蓖麻植株高大、茂盛 ,药剂防治难度较大 ,应提倡轮作、合理稀植、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等控病健身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或腐烂病 ,是近年保护地韭菜的常发病和主要病害 ,常导致叶片大量腐烂 ,降低品质 ,减产 2 0 %~ 30 %。1 症状灰霉病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squamosaWalker。发病后在叶片上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白点、干尖和湿腐 3种类型。白点和干尖型病初在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灰白色或浅灰褐色的棱形或椭圆形小斑点并由叶尖向下扩展。许多个小斑点汇聚形成斑块 ,致叶片焦枯 ,高湿条件下枯叶表面长出稀疏的霉层。湿腐型发病后在高湿环境下 ,叶片上无白点 ,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绒毛…  相似文献   

18.
金瓜又名金丝瓜 ,是西葫芦的 1个变种 ,经过冷冻或蒸煮后剖开搅拌 ,瓜瓤如金丝状 ,质脆 ,味清淡 ,含有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 ,也是调节蔬菜淡季的品种之一。近几年 ,保护地也发展金瓜栽培 ,但由于保护地的特殊气候条件 ,造成了金瓜灰霉病的严重发生。通过调查试验 ,现总结出一套无公害防治技术。1 主要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以被害 ,但主要为害花、叶、幼果 ,严重时为害较大的果。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入侵 ,初为水渍状 ,逐渐向幼果扩展 ,使幼果变软 ,萎缩腐烂 ,产生灰绿色霉层。病花落到叶面上 ,易引起叶片发病 ,形成大圆斑 ,潮湿时生出灰霉。烂…  相似文献   

19.
菌核病是我县油菜后期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据测定,受害植株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始发,终花期盛发。花、叶、茎、角果均能发病。剖开病茎内部腐烂成空心,并有白色菌丝缠结成团,最后形成黑色鼠状菌...  相似文献   

20.
灰霉病是茄果类作物生长期的主要病害,多发生在中温、高湿的秋冬和早春季节。灰霉病暴发流行的适宜条件是气温18~23℃,相对湿度90%以上。秋冬和早春季节茄果类栽培棚内恰好满足了灰霉病的发生流行条件。在生产上,每年都因防治灰霉病不力而造成一定损失。2004~2005年,我们试用先正达公司生产的2.5%适乐时SC(通用名称咯菌腈)蘸花防治茄果类灰霉病,先后在隆冬茬茄子上,冬春茬西红柿上进行了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适乐时SC蘸花,平均防效达96.2%。具体使用方法,是在茄果类花期,每2~3kg水中加入10ml2.5%适乐时SC混合均匀,用毛笔涂抹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