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介绍了利用内循环式真空热泵干燥设备和应用变温压差干燥技术对白灵菇切片进行干制的生产工艺及适宜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白灵菇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白灵菇采后出现菇体失水萎蔫、外表氧化褐变和微生物侵染腐烂变质等现象,综合分析导致白灵菇品质及商品价值下降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鲜措施.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林 《中国种业》2004,(11):47-48
白灵菇( Pleurotus nebrodensis)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菇,原产于新疆,由于其菇体肥大洁白,肉质细腻,口感好,香味浓,且营养丰富,故有"摹牛肝菌"的美称.据测定,白灵菇蛋白质含量高达 14.7%,含氨基酸达 18种,脂肪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 V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含硒量高达 6.8%,同时又富含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若食用能消积化淤、清热解毒,入药则具有治疗胃病和伤寒、降低血压、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作用.目前,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同时又是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桑椹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和经济价值的果品。本文介绍了桑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所含的活性物质;分析了桑椹采后生理生化的变化;综述了目前桑椹果实贮藏保鲜主要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桑椹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前景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 贮藏特性 与其他菇类相比,白灵菇属耐贮藏品种.新鲜的白灵菇具有极强的呼吸作用,一旦离开培养基,采后2~3天内菇体水分大量散失,首先菌褶变褐,继而整个菇面发黄变褐,失去外观商品质量,风味也随之劣变,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延长鲜菇运输与上市时间,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烟台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生态农业、持续农业、高效农业的特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珍稀菇种,菇体色泽洁白,肉质致密细腻,风味芳香浓郁,是目前很具发展前景的珍稀菌类.通常白灵菇在采后4天~5天,水分便会散失,风味变劣,导致其商品价值下降,于是延长保鲜时间成为提高白灵菇的经济收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白灵菇简介 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t.nebrodensis),又称白阿魏蘑,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为刺芹侧耳白色变种,因其菇体洁白、形似灵芝而得名。其肉质肥厚、细腻脆嫩、味道鲜美、个头大、口感好、商品性强,是继金针菇、香菇、猴头菇及竹荪之后又一种优质珍稀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青椒保鲜技术的物理和化学贮藏方法,并指出了理化贮藏方法的不足,阐述了天然多糖涂膜方法在青椒保鲜中的应用,讨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我国种植白灵菇的基本状况,我国目前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以及国外消费市场的特点;分析了未来潜在的消费市场规模和容量,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外部环境因素,提出了未来白灵菇消费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回归模型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量为筛选目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对白灵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中的玉米淀粉、黄豆粉、MgSO4·7H2O和麸皮4因素的最优化组合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白灵菇深层发酵工艺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发酵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及各单因子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培养基:玉米淀粉1.50%、黄豆粉1.50%、MgSO4·7H2O 0.16%、麸皮3.50%、KH2PO42%、VB110 m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培养周期8天,培养基装料量100mL/500mL(三角瓶)、起始pH值6、接种量15%、发酵温度25℃、摇床转数160r/min.  相似文献   

13.
杨树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结合微波辅助法提取杨树菇中的多糖,对影响提取杨树菇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提出提取杨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45min,浸提次数为3次,加水量为40mL。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杏鲍菇原生质体产量,以杏鲍菇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培养方式、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对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29℃、菌丝液体静置培养5天,以甘露醇为稳渗剂,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为33.4×106个/mL,为杏鲍菇原生质体技术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低温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的预处理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考查预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漂烫温度100℃,漂烫时间2 min,葡萄糖质量分数15%,糖渍时间5 h。在此工艺下获得的杏鲍菇脆片色泽明亮、含油率低、口感酥脆。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优质高产,采集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杏鲍菇生长发育各时期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及子实体形态等数据,采用生长度日法对杏鲍菇的生长模型进行研究,依次建立了杏鲍菇子实体长度的生长变化模型和杏鲍菇子实体菌盖的生长变化模型,分别为Weibull函数 (R=0.9990), (R=0.9989),通过对观测实际值与数据模型模拟值进行验证,表明上述生长模型能够真实反映杏鲍菇的生长特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长度和菌盖生长发育基本上符合“S”型曲线生长规律,子实体生长属于有限生长型。  相似文献   

17.
八个榆黄蘑菌株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榆黄磨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利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计算了8个榆黄蘑供试菌株间的Pearson相似系数;并采用类间平均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进行系统聚类,对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多态性.菌株pc-5与其他各菌株遗传差异均较大;菌株pc-2与菌株pc-7的遗传差异很小,可能是源于同一种或为亲缘关系很近的变异类型;其余各菌株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液体培养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摇瓶发酵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葡萄糖浓度和C/N分别为4.0%、20:1。最适培养条件是接种量1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