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地松幼林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西水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 ̄45%、52% ̄109%、119% ̄195%、29% ̄49%。湿地松连年生长的比较反映出,施P或配合N、K,造林施肥的当年肥效极为显,H、GBA、较对照分别增长26% ̄55%、119% ̄195%;其后效在第2年也极显;  相似文献   

2.
两年试验观测表明,湿地松幼林施基肥效明显优于迫肥,施NP、PK、NPK等配比肥优于单一肥种,P肥肥效估于K、N肥,追施N、K肥出现负效应;对其生长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幼林生长呈双峰趋势,4月和7月为生长高峰期,造林当年施入NP、NPK等配比肥,次年生长可维持3个月的高峰期,造林当年施入NP、NPK做基肥或次年4月份前施入适量P肥,均可使肥效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杉、松、桉幼林两年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 湿地松1~6年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尾叶桉、湿地松1~6年生幼林施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缺P的立地上,施P肥的效应极其显著。施P各处理在1~6年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对照,其中以施NPK全肥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分别增长35%,69%,243%。而施NK肥的生长与对照差别不大。湿地松1~2年生的幼林施肥效果不大显著,3~6年生时才达显著差异,其中以施NPK全肥的效果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仍分别增长13%,18%,52%。2.尾叶桉、湿地松施P肥的各水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N、K肥的只在个别年度有差异。3.偏相关和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施肥肥效主次顺序是P、N、K,湿地松是P、K、N。两树种均在5,6年生时,N、P、K的肥效最高。4.最优施肥配方:尾叶桉1~3年生以施N3P3为好,5~6年生以施N3P3K2为佳。湿地松1~2年生不用施肥,或薄施N肥;3~6年生以施N1P3K1较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湿地松施肥试验林第3年追肥的生长效果施P或配合N、K,树高和全林底面积当年生长较对照分别增长8-24%,24-75%;造林时施以P为主的肥料,其后就在第3年仍有极显著的表现,在GLD、DBH、H、CW等叫生长量指标上,分别较对照超出22-43%,54-77%,34-45%、29-51%;同等剂量时追肥比基在第3年的后效要差、一次基施比基追或追各半为优。氮肥在一次追施量罗大时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要对N、P、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  相似文献   

7.
杉木北带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杉木北带河南鸡公山花岗岩母岩发育的黄棕壤上,人工杉木幼林施肥后2年效应十分明显,第3年效应下降;施NP2K1混合肥(100N+100P2O5+100k2Okg/hm2)效应最好;在阳坡试区,施肥后3年,树高生长增加68%,地径生长增加78%;P2K1(100P2O5+100K2Okg/hm2),P1K1(50P2O5+100K2OK2Okg/hm2)和NP2(100N+100P2O5kg/hm2)处理效应也较显著;单施N、P肥,前2年也有效应,但肥效低于NPK混合肥,单施K肥效应不好。林分本底值对幼林生长影响极显著,干扰肥效  相似文献   

8.
杉木幼林施肥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时间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相比第3年分别提高20.0%和64.4%,第4年分别提高16.2%和42.1%  相似文献   

9.
林木相关值法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尾叶桉、湿地松林分进行相关值法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尾叶桉:不施肥的幼林需P肥,1,6龄林需N肥,2龄林要慎施N肥,应施有机肥;1~4龄林不必施K肥,至5,6龄林时要补充K肥;2,6龄林需Ca肥,3龄林较需Mg肥。需肥顺序是P、N、K。施肥处理的以施N100kg/hm2的适宜;施P量100kg/hm2为足够,施50kg/hm2的偏低;4龄林后需补充K肥。尾叶桉施P肥效果最为显著。2.湿地松:不施肥林地较需P、K肥,林地高P时需施N肥,Mg、Ca养分足够。需肥顺序是P、K、N。施肥处理的以施P200kg/hm2的更有利于促进湿地松6龄林后的生长成材。施P肥后,均能促进幼林对N的需求,并随着施钙镁磷肥量的增大,需N量和Ca,Mg—K的拮抗交互作用也增大。湿地松施肥肥效不显著。3.林地土壤养分库存量下降的趋势及顺序与相关值诊断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个护林成功的典型案例,在探究其成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指出,牛羊为害一般并不会直接致死幼树,但放牧反复为害,会严重削弱幼树的整体光合作用,破坏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协调性,紊乱营养生长与次生代谢过程相互关系,导致幼树一步步走向衰弱死亡,幼林地永无成林的希望。所以,新造林地必须严格禁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2008年8月(10级)热带风暴和9月(15级)台风之后,雷州半岛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受害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各林分受害程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杂交组合间受害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各无性系、杂交组合具体的受害程度差异。胸径和受害程度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杂交、无性系、粗皮桉、韦塔桉林分胸径与受害程度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1年生杂交和无性系林分胸径与受害程度间呈微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定植3年的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进行5个处理和1个对照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15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75.4%,胸径生长量增加43.15%,最差的施肥配方是:50g尿素+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12.3%,胸径生长量增加8.12%。  相似文献   

14.
天然幼中龄林立体经营试验结果表明:乔——药立体经营模式每公顷年可获纯利润5 037元,乔——藤立体经营模式每公顷年预测纯利润6 595元;试验林分目的树种的胸径和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地林木年平均生长量提高了131.3%和132.9%;主要目的树种的比例增加,林分质量和生产力得到改善和提高,达到了对天然幼中龄林科学经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网棚桁架式栽培条件下,使用苯莱特(50%WP)、粉锈灵(15%WP)、恶霉灵(95%WP)2000~3000倍液淋灌土壤,防治香荚兰扦插幼苗根腐病,3种农药施用3个月内均有防效,其中苯莱特效果最好。粉锈灵表现出对幼苗生长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6.
用草灌净片剂除草抚育比人工除草抚育具有效果好、进度快、劳动强度小的特点,还能降低抚育总成本。草灌净片剂仅适用于常绿针叶树种,并且施用时要远离农田作物。  相似文献   

17.
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良绥 《防护林科技》2005,(5):24-25,29
通过采用不同药剂对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森泰能有效地灭除杉木、马尾松林的多年生恶性杂草五节芒、苦竹、刚竹、芒萁骨等;以草甘膦为主剂,Goal、Oust为辅剂的草甘膦混剂也能灭除五节芒等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和92%以上。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减少用工56.1%~61%,同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19.
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幼龄材木材密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应团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3):77-79,84
对生长于湖北长岭岗林场陡坡地及平缓地两种立地条件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林的木材密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为:两种立地条件下日本落叶松幼龄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在α=0.05水平下差异均不显著,其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443g/cm^3,变异系数为2.22%;气干密度为0.537g/cm^3,变异系数为1.71%;全干密度为0.502g/cm^3,变异系数为1.79%。  相似文献   

20.
核桃子苗砧嫁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在北京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研究了核桃子苗嫁接技术和核桃子苗砧嫁接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 000 mg·L-1GA3浸泡种子、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砧木茎粗度;愈合环境温度控制在26 ℃,锯末含水量控制在410 g·kg-1,箱上打孔,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子苗展真叶1 ~10片时,IAA、GA3、ZR含量与IAA/ABA值相对较高;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与IAA/ABA值先降后升再降,PPO活性呈相反趋势,IAA、GA3、ZR含量先降后升,ABA含量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