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从陕西分离得到61株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7个分离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PDA、PSA、PMA和PE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好,但在PDA上的菌落颜色和产孢情况差异很大。各分离株均能在5~32℃生长,但对35℃以上高温的适应性差异较大;所有分离株均能在pH4~9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5~6;光照对各分离株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分离株均可在Cza-pek培养基及供试的其它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氮源。采用烫伤接种的方法,分别以菌饼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苹果离体枝条,两者均可侵染发病,但各分离株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菌落颜色为黄褐色的菌株致病性强。因此,根据菌落颜色、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可将这7个分离株划分为3个类群:Ⅰ型为黄褐色强致病类群,但各分离株的产孢量有差异;Ⅱ型为乳白色不产孢的弱致病类群;Ⅲ型为灰褐色易产孢弱致病类群。其余54株分离物均属于Ⅰ型,这些结果说明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多样性和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近缘毛壳菌Chaetomium subaffine菌株LB-1的生防效果及其生长适应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含毒培养基法和菌落直径法测定其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分析其生长的温度、致死温度、光照、pH范围和对干旱胁迫、盐胁迫的抗耐性。结果表明,菌株LB-1对供试的玉米大斑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均具有拮抗作用,PDA平板对峙培养抑制率分别为63.38%、60.59%、60.05%、52.53%、50.46%和44.10%。菌株LB-1的培养液对6种供试病原菌菌落扩展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供试病原菌在含菌株LB-1培养液的PDA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瘠薄稀疏,菌丝层溶解明显,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0.45%,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为12.33%。菌株LB-1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7℃,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60℃;pH范围为5~13,pH 7时生长最好;持续光照对菌株LB-1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PDA平板中PEG 6000含量低于25%,NaCl含量低于1 mol/L时,菌株LB-1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表明菌株LB-1是1株具有广谱抑菌特性的生防近缘毛壳菌,对光照、温度、pH有很好的适应性,对干旱及盐胁迫有极强的抗耐性。  相似文献   

3.
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供试PDA、PSA、2%水琼脂、Richard、番茄煎汁、燕麦片和番茄燕麦等7种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2%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2~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0℃,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3~10,最适为5~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7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产生菌核;菌核在10种供试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0℃,致死温度为59℃,10min;菌核萌发pH范围为3~10,最适为7。  相似文献   

4.
以南丰蜜桔黑斑病菌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在5~35℃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适宜pH值范围为5~7,最适pH值为6;在不同培养基中,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OA培养基上菌落周围产生一定量的黄色素;光照时间长短对菌丝生长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甜瓜黑点根腐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等培养条件下,测定甜瓜黑点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多种瓜类作物致病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甜瓜黑点根腐病菌MC8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燕麦粉琼脂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燕麦粉琼脂和玉米琼脂粉这3种培养基可产生子囊壳;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但乳糖可显著促进子囊壳产生,该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报道;MC8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5~7,菌丝和子囊壳生长最适温度为30℃。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MC8菌株可侵染西瓜、甜瓜、南瓜和葫芦多种瓜类作物。咪酰胺和嘧菌酯在PDA上对瓜类黑点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苜蓿假盘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苜蓿假盘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苜蓿假盘菌较困难 ,试验应用离心稀释分离法获得纯菌株。培养基为V-8碳酸钙琼脂培养基 ,适宜子囊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pH为 3~8和 4~6(最适为5)。在人工培养基上病菌生长缓慢 ,生长 40d的菌落直径只有 2.5~3.5mm ,在培养基上经过20d后才能形成成熟的子囊盘。苜蓿假盘菌子囊孢子萌发温度为 6~25℃ ,最适温度为 15~20℃。芽管生长温度为 10~30℃ ,最适温度为20℃。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在蓝莓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长椭圆形。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枝进行组织分离,经单孢纯化后得到菌落形态一致的7株致病菌,对供试菌株的ITS与EF1-α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与Diaporthe phaseolorum处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本文首次报道Diaporthe phaseolorum引起蓝莓茎溃疡病。  相似文献   

8.
绿豆叶斑病病菌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的绿豆叶斑病病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菌丝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豆叶斑病病菌为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 Ell.et Martin);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是PSA培养基.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不同.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病菌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9.
从为害海南省茄子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雌虫体内分离获得一株对根结线虫具致病性的真菌菌株PLHN,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同时,克隆分析其r DNA-ITS区序列,并测定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PLHN在PDA上菌落呈淡粉紫色,富生粉质状分生孢子,菌落背面中心呈炒米黄色;分生孢子梗上轮生2~6个瓶梗,大小为(2.81±0.43)μm×(6.27±1.18)μm;分生孢子近圆形,无色,大小为(2.60±0.40)μm×(2.63±0.38)μm。该菌株rDNA-ITS区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淡紫紫孢菌(淡紫拟青霉)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均达99%~100%。因此,将PLHN菌株鉴定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该菌株最适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7.0,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8℃,黑暗有利于该菌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及福建蓝莓产区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棕黄色至棕黑色,严重时引起蓝莓整株枯死。对病样进行分离得到具有致病性的36个分离株。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研究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致病菌鉴定为Diaporthe hongkongensis,本文系国内外首次报道D.hongkongensis危害蓝莓。对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菌落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对光照不敏感。采用菌饼刺伤接种活体枝条的方法对10个蓝莓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蓝莓品种对该病菌表现出敏感差异,其中‘爱国者’、‘瑞卡’、‘日出’、‘奥林匹亚’、‘都克’、‘托柔’、‘蓝丰’相对抗病;‘北陆’、‘埃利奥特’、‘达柔’相对感病。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灰葡萄孢对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敏感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将9个不同敏感型菌株在无药PDA平板上继代培养10代后,测定其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在PDA平板和离体叶片上测定了其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性,以及其对温度、pH值和葡萄糖的敏感性,并对其编码琥珀酸脱氢酶的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显示:从田间获得的2个低抗菌株、2个中抗菌株和2个高抗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变异指数在0.60~1.15之间,而通过室内药剂驯化获得的高抗菌株BLH5F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变异指数为0.23;除低抗菌株WP8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低于2个敏感菌株,以及中抗菌株WP6和高抗菌株WPE9的产孢量显著低于2个敏感菌株外,其余各抗性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7个抗性菌株在对温度、pH值和葡萄糖的敏感性方面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基因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室内药剂驯化获得的高抗菌株BLH5F SdhB基因的272位由组氨酸变为了精氨酸 (H272R),田间获得的低抗、中抗和高抗各2个菌株均为SdhB基因的225位由脯氨酸变为了亮氨酸 (P225L)。综合分析表明,灰葡萄孢对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敏感型菌株具有相似的适合度。因此,推测在药剂的选择压下,抗氟唑菌酰羟胺的灰葡萄孢菌株在田间容易形成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pH要求不严格为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 孢子致死温度为55 ℃(10 min)。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25%丙环唑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25%戊唑醇乳油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山葵墨入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葵墨入病病株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山葵茎点霉菌(Phoma wasabiae Yokogi)。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该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不同的温度、pH、光照等条件对山葵茎点霉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该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9-25℃,最适温度为22℃;适宜生长的pH为6.0-9.0,最适pH7-8;该菌在黑暗条件下比在光照和光暗交替处理下生长快,且产孢的能力相对强;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辣椒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未使用过咯菌腈的5个省份的102株腐皮镰孢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咯菌腈对102株腐皮镰孢的EC50范围为0.029 0~0.183 4 mg/L,平均EC50为(0.106 2±0.031 5)mg/L,敏感性频率分布为连续单峰曲线,所以可将其作为供试5个省份腐皮镰孢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通过药剂驯化和紫外诱导并结合抗性遗传稳定性最终共获得4株腐皮镰孢抗咯菌腈突变体,抗性水平在6.94~32.43倍之间,突变频率分别为3.51×10-4(SDWF1914-Y336和SDWF1914-Y017)和7.41×10-9(SDWF1914-ZR717和JSXZ1906-ZR496)。腐皮镰孢抗咯菌腈突变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表明,抗性突变体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与致病力方面与亲本菌株不存在显著差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显示,腐皮镰孢对咯菌腈与嘧菌酯、醚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均无交互抗性。结果表明,供试腐皮镰...  相似文献   

15.
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木霉菌在玉米纹枯病防治上的作用,研究了从雅安郊区大田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18个木霉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玉米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这些木霉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为39.44%~84.98%;而木霉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为13.48%~85.81%.对峙培养和液体发酵滤液的抑菌测定相结合,筛选出木霉菌株T8、T2、T13,经鉴定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用这3种木霉的固体培养物作进一步的田间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62.75%、64.48%、68.52%,比井冈霉素(49.68%)效果高;T13菌株的发酵滤液的防治效果仅为40.07%.3株木霉固体培养物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增产率依次为29.77%、43.37%、54.21%.  相似文献   

16.
红海榄赤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来自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赤斑病同一病斑上获得的2个菌株PⅠ-1和PⅡ-3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Ⅱ-3菌株的致病力比PⅠ-1的稍强;2个菌株均具有一定的寄主专化性。经形态特征观察与rDNA-ITS序列分析,2个菌株均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光照对2个菌株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大,生长温度均为10~32℃(最适25℃),pH值为3.0~10.9(最适4.0);孢子萌发温度均为10~35℃(最适25~28℃),pH值为2.5~8.0(最适3.0);黑暗条件有利于2个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但2个菌株的产孢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PⅠ-1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而PⅡ-3为20℃;PⅠ-1产孢的最适pH值为5.1而PⅡ-3为9.0;PⅠ-1产孢对光照不敏感,而PⅡ-3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产孢。另外,在相似条件下,PⅠ-1产孢量比PⅡ-3大,而PⅡ-3菌丝生长速度比PⅠ-1快,孢子萌发率也比PⅠ-1高。由此可见,2个菌株PⅠ-1和PⅡ-3虽属于同一个种,但某些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植物源活性成分芪类化合物在农业病害防治中的前景,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白藜芦醇(Ⅰ)及其衍生物(Ⅱ~Ⅴ)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菌丝形态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叶片法和温室盆栽法研究了白藜芦醇的防病作用原理。结果表明:5个供试化合物对6种供试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均对番茄早疫病菌 Alternaria solani 的抑制活性最高,其中又以3,5-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Ⅲ)的抑制活性最高;白藜芦醇可造成番茄早疫病菌菌丝体畸形,并可抑制该病菌孢子的萌发,但未引起孢子形态改变。叶片法和温室盆栽法试验的结论一致,即白藜芦醇能够抑制病原菌的侵染,对植株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