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及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于花后15 d 对果实套袋,观察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石细胞团分布,测定 石细胞、木质素及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以期探讨套袋对梨石细胞发育和 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下降31.6%,石细胞团数量减少28.0%, 石细胞团直径减小45.8%。木质素含量下降13.9%,木质素含量与石细胞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梨果实发育 的整个时期,套袋果实中PAL、C4H、4CL 和CAD 活性受到抑制,木质素中间代谢产物肉桂酸、香豆酸、 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降低。套袋使木质素合成减少,石细胞发育受到阻碍。砀山酥梨果实木质素合成可 能主要是通过香豆酸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选用了18种不同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后砀山酥梨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显著降低,平均比对照分别降低10.57%,11.74%,27.96%;套袋梨果的石细胞含量比对照降低10%~52.7%;套三层果袋的果实内在品质比套双层果袋和单层果袋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更显著;套袋对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明显改善,三层果袋和双层果袋效果显著优于单层果袋。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橙、绿、蓝、紫色滤光膜制作果袋(单层袋外套一层透明塑料袋),对‘砀山酥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分析不同光质对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滤光膜套袋果实石细胞含量最少,比对照减少28.85%,鲜质量与干质量的比值最大,达到3.54,Ca和Zn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34倍和1.49倍;紫色滤光膜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5.11%,果形指数最小,鲜质量与干质量的比值比对照提高9.38%,石细胞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分别减少22.83%、14.29%和14.88%,Fe、Ca、K、Zn的含量是对照的1.09倍、1.26倍、1.24倍和1.4倍;红色滤光膜套袋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减少7.33%和31.27%,Fe和Zn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3倍和1.37倍;橙色滤光膜套袋果实石细胞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14.87%;蓝色滤光膜下果实单果质量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0.19%和19.62%。综合分析认为,紫色滤光膜下蓝光透过率高,红光/蓝光值较小,有利于降低果实石细胞含量,相比其他处理更能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矿质元素的含量,且果实硬度、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比较理想,果实品质较高,建议在‘砀山酥梨’的套袋栽培中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对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供试品种43个。通过对苹果梨、南果梨、丰水梨,伏茄梨四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形成过程的观察,及43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中石细胞团大小和分布的观察测定发现,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形成从花后15d左右开始,花后2个月内基本结束,梨果实中石细胞团分布一般以近果皮处和近果心处密度高、直径大,中层果肉中石细胞团密度低,直径小,果实中石细胞团直径较大,密度高的品种肉质较  相似文献   

5.
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与薄壁细胞发育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 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形成、石细胞团增大及薄壁细胞膨大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梨石细胞先由果肉细胞壁不均匀加厚, 进而形成厚壁细胞。石细胞形成始于花后15 d, 此后一周内形成大量石细胞; 花后23 d, 石细胞聚簇, 石细胞团大量出现, 石细胞团直径增大;花后67 d, 石细胞团直径最大, 此时薄壁细胞以长条状和椭球状两种方式膨大。梨果实发育过程中, 石细胞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花后51 d, 石细胞含量达18.95% , 以后石细胞含量下降。石细胞含量的下降是由于果实生长和薄壁细胞膨大引起的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6.
选用黄白袋、双黄袋、灰黑袋3种不同类型果袋对砀山酥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面果点变小,光亮洁净,颜色变浅,甚至变为黄白色;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三种果袋相比,黄白袋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绿色果皮,但果面微微泛白,糖酸比下降最大;双黄袋对果实单果重影响最小,对外观品质有明显改善,果皮颜色稍微变浅,对内在品质的影响较小,糖酸比在3种果袋中最高,是生产绿色梨果的首选优质果袋;灰黑袋对果实外观品质有很好的改善,果实呈黄白色,是生产黄色果实的优质果袋。  相似文献   

7.
梨果套袋是目前梨生产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先进技术。笔者1993年从河北农科院引进梨果实套袋技术,在酥梨生产中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1994年全县推广66.61hm~2酥梨套袋,1995年推广133.3hm~2,一举成为全国酥梨套袋第一大县。实践证明,酥梨套袋经济效益显著,是生产“无公害”梨的重要方法,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2 0 0 2年5月11日在枝江市砂梨主产区百里洲镇付家渡村1组,选择李先权的12年生湘南梨进行果实套袋试验。设:湖南产1号袋(16cm×19cm ,外黄内黑单层袋) ,2号袋(16cm×19cm ,外黄内黑、内外粘连双层袋) ,3号袋(15cm×18cm ,外黄内红、内外层分离双层袋) ;山东产1号袋(15cm×19cm ,外灰内黑双层袋) ,2号袋(15cm×19 5cm ,外黄带蜡内黑双层袋) ;河北产1号袋(15cm×19cm ,外灰白内黑单层袋) ,2号袋(15cm×19cm ,外花内黑双层袋) ;湖北产袋(16cm×19cm ,外花内黑双层袋) ;青岛产袋(15cm×19 5cm ,外灰内黑双层袋) ;新疆产袋(15cm…  相似文献   

9.
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砀山酥梨果实套袋栽培,可明显改善外观质量,以外黄内白的双层纸袋效果最好。适宜套袋时间为落花后20~27天。为提高套袋效果,必须加强套袋前后的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及病虫害防治。采前10~15天解袋和适当延迟1周左右采收,可显著提高套袋果的含糖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梨果实套袋与裂果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早酥”品种套袋果实裂果率为7.50%,不套袋果裂果率则高达63.41%。套袋果实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高于对照。果肉中的氮、磷、钙含量低于对照,钾的含量、K/Mg、K/Ca Mg的比值高于对照。分析了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增强梨果实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果袋对黄金梨果实套袋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在西北高原地区栽培条件下对黄金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改善黄金梨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质量.套袋黄金梨果实硬度较对照提高4.47%~17.91%,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0.73%~8.45%和1.99%~7.81%.综合比较认为,在7种供试果袋中,以爱农小蜡袋 双层纸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黄金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金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过程中套袋黄金梨果实的糖含量、淀粉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果实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都有所降低,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而蔗糖舍酶、蔗糖磷酸合酶活性下降.因此,套袋可能通过影响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调控果实的生长发育、糖分积累和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鸭梨果实内含物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辛贺明  张喜焕 《果树学报》2003,20(3):233-235
试验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及IAA、GA3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和未套袋果实淀粉、糖、酸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整个发育时期,套袋果实糖和酸的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采收前糖的快速增长时期,套袋果晚于未套袋果。盛花后130d这段期间,套袋果淀粉含量低于未套袋果,采收时稍高于未套袋果。套袋果肉中IAA、GA3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阶段均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14.
以4年生贵妃枇杷高接换种树为材料,研究不同负载量和不同套袋材料对果实形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载量可以提高果实的果形指数、肉厚、单果重和可食率,每穗负载量为2个果时,果实形质最好;单层报纸和杧果双层袋套袋的果实形质较优,牛皮纸次之,双层报纸套袋的果实形质最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果袋对新西兰红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新西兰红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善新西兰红梨果实外观品质,单果质量增加,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也会使新西兰红梨果实的可滳定酸有所降低,不同类型果袋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或提高.在5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2和D-4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锦丰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丰梨套袋的试验,探索外观品质好,农药残留少的果品生产有效途径及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层和单层两种纸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纸袋均能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套袋后果实的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及总酸含量略有下降,双层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苹果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及光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探索套袋果实微域温湿度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套袋栽培技术。本试验中采用温、湿度自动监测仪, 研究了套袋及除袋技术对果实微域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和除袋方法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袋内微域温湿度及其果实表面温度。在一天中不同时刻除袋, 套袋果表面温度与气温和裸露果表面温度有所不同。除袋方法对果实温度有一定影响, 分次除袋更有利于果实对强光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沙田柚幼果期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商品果袋在沙田柚幼果期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套袋显著地改善了柚果的外观品质,防病虫效果显著,并使单果重明显增加,虽然套袋使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略有下降,但贮藏后的果实风味更佳,其中以B型果袋对提高沙田柚果实商品价值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光照对云南红梨着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梨果实套袋处理,测定其果皮花色苷含量和着色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蔗糖含量,以探讨光照对云南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梨32号、红梨35号和云红梨1号果皮着色指数与光照时间和光照质量有关.相同光照条件下,摘除果袋后果皮着色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云红梨1号>红梨32号>红梨35号,且着色指数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变化趋于一致;自然光、桔黄色光和白色光是诱导果皮花色苷合成的主要色光,其中自然光对果皮着色影响最大.随着果皮着色指数增加,红梨果肉中蔗糖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