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与产量表现1 996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用自育恢复系盐恢 559与 2 9A进行初次测配 ,获杂交种350g。 1 997年 2 9A×盐恢 559组合进入本所测恢鉴定圃 ,进行优势鉴定 ,表现杂种优势明显。 1 998年 2 9A×盐恢 559组合参加本所杂交稻新组合鉴定试验 ,小区产量 9980kg/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1 5 .2 %。 1 999年 ,将 2 9A×盐恢 559组合取名为早优 559参加江…  相似文献   

2.
遮光对彩色棉的色泽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棕色棉和绿色棉不同发育时期棉铃的遮光处理,研究了遮光对彩色棉的纤维色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棕色棉和绿色棉在-5~55 DPA(开花后的天数)遮光后,其纤维还表现各自的纤维色泽,但其纤维色泽鲜艳度和稳定性在不同遮光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棕色棉在25DPA以前遮光的纤维颜色比对照变淡;绿色棉在不同生育期遮光后颜色比对照深。遮光对彩色棉和白色棉纤维品质的若干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在5~15DPA遮光的纤维都比不遮光的对照粗,在30DPA遮光的纤维长度和强度都较好,35DPA以后遮光的纤维长度和强度随遮光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差,在45~50DPA套袋遮光后的纤维长度、强度和整齐度都比不遮光的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3.
王岩 《小麦研究》2009,30(1):11-13
选育抗病、高配合力,具有良好制种性状的恢复系,恢复系的恢幅度达到90%,并建立三系杂交小麦高效制种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大面积制种产量达到250公斤/亩,制种的纯度达到98%,杂交种的发芽率达到90%,育成超高产杂交小麦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5%,产量潜力在500公斤/亩以上,加工品质优良,抗赤霉病强的杂交小麦品种,创制春性不同细胞质(T、K、Yen型)不育系;培育出春性异源细胞质恢复系;将恢复系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提高不同胞质的春性小麦三系水平;将超高产强优组合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4.
冯克云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81-181
用天然绿色棉GC1011(Gossypium hirsutum L.)和白色海岛棉324(Gossypium barbadense L.)配置杂交组合,F1各单株之间性状稳定一致,F2疯狂分离,经5年连续选择,获得了四个较稳定的杂种新品系,即G324-1、G324-6、324-15和324-24,其纤维品质优良,纤维天然绿色。纤维长度、衣分、及籽棉产量都比GC1011有所提高,其纤维长度分别为28.3mm、27.8mm、28.5mm、28.1mm,衣分分别为25.5%、25.2%、25.8%和28.4%,平均籽棉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962kg、4936.5 kg、4929kg、和4956 kg,均超过了绿色棉亲本GC1011,并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和抗蚜虫能力,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和推广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杂交稻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使推广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探索杂交稻制种的高产途径,近年来以新组合“中丹二A×恢6”为对象对有关制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概述如下毫  相似文献   

6.
高品质陆地棉与不同类型品种杂种的遗传及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比较分析了高品质棉与高品质棉、常规品质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两类杂种的子棉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高×高杂种的株铃数和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显性效应,高×常抗杂种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两类杂种的纤维品质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但显性效应对纤维长度也起较大作用。高×高杂种的F1子棉产量和株铃数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高×常抗杂种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两类杂种的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具有较小的正向平均优势,比强度具有负优势。高×高杂种可以在保持亲本良好品质的基础上,利用产量和产量性状的正向超亲优势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 200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棉花恢复系的恢复力与花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gst基因棉花恢复系"浙大强恢"克服了传统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够强的缺陷,用此种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其花粉育性强,杂种优势明显.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造孢细胞增殖、小孢子减数分裂和花粉成熟3个时期,转基因恢复系花药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比受体恢复系花药中的都有极显著提高.与受体恢复系配制的F1相比,转基因恢复系  相似文献   

9.
黔恢3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当地强恢复系R 785和重穗型恢复系R 894杂交选育而成的重穗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植株壮实、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性;利用自育抗稻瘟病不育系黔79 A与重穗型黔恢35所配组合黔优35经过2年区试及生产试验,于2018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隐性红色颖壳资源是杂交水稻混播制种理想的遗传工具。为选育优质高产适用于混播制种的杂交新组合,本次研究探讨了‘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以‘隆科638S’为母本,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为父本,基于正交设计法设计了3个因素:父本处理方式(抛秧和干处理)、播种方式(机械混直播、人工混撒播)、父母本比例(6:1、9:1、12:1、15:1),母本结实后进行小区测产,并通过五点法随机取5株样本考种,事后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中父母本比例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参数为机械成条形播、父母本比例(6:1)、父本抛秧播种,此时制种产量最高,为4157.85 kg/hm2,异交结实率为66.8%。初步得出结论该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产量高,异交结实率高,基本符合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本试验为机械化混播制种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有经济价值的易位系,探讨小麦-黑麦间产生易位的频率,本研究以小麦-黑麦代换系DS5R/5A和DS6R/6A为母本,以小麦-黑麦易位系克珍(Kezhen)和带有杀配子染色体的代换系DSGC1为父本,分别进行田间杂交。结果表明:DS5R/5A、DS6R/6A与DSGC1(2S)杂交结实率低,平均为27.7%,与克珍(T3B.3R)杂交结实率高于前者,平均结实率为59.3%,二者均好于远缘杂交的结实率,这也表明带有杀配子染色体的亲本影响结实率;对选出的54株DS5R/5A×DSGC1、DS6R/6A×DSGC1杂种后代与80株DS5R/5A×克珍、DS6R/6A×克珍杂种后代进行C-分带、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鉴定后发现,二者的易位频率分别为11.1%和8.8%,并且多为染色体端部小片段易位,这种小片段易位可能是代换系间杂交部分同源染色体交换产生的。此外,也表明杀配子染色体在引起染色体断裂后可发生染色体易位。本研究共获得T5RL.5AS、T5RS.5DL、T5RS.5BL、T6RL.6DS、6RL.6BS以及T6RS.6BL等13个易位系,平均易位频率为9.6%。  相似文献   

12.
甜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某些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阶段的4个时期,保持系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其相应不育系;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在块根分化形成期,不育系中的活性高于其相应保持系,而在糖分积累期则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35对SSR引物分析40对不同的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每对引物扩增得到的条带数在2~12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分别为2.306、0.891和0.519。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遗传距离。聚类结果显示,除供试材料22与其他材料的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单独为一类群;其余的供试甜菜品系可分为4个类群;共有14对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完全聚合在一起,说明经过回交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细胞核基因组之间几乎达到一致,纯度较高,今后可以直接应用于甜菜育种中;另有26对纯度较低,遗传距离较大,还需要继续进行回交至纯合。80份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462,最小为0.120。14对聚合在一起的原配组中的不育系之间遗传距离各不相同,今后可选择14对中遗传距离较大的不育系和其异型保持系配制二元不育系,用于杂交种中的母本。加大培育出甜菜新品种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育种工作中的盲目性,有效的提高了甜菜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4.
K. Hanson    P. Huci  R. J. Baker 《Plant Breeding》1994,112(3):183-19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somaclonal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lines developed through culture of somatic embryos. Twenty-nine breeder lines of the spring wheat cv. ‘HY320’ were compared to 51 somaclonal lines of the same cultivar. Somaclonal lines were derived from 27 individual embryos (with up to four lines in each “family”). Somaclonal and breeder lines were evaluated in five field experiments in western Canada. Somaclonal lines were more variable than breeder lines for most agronomic, yield component and quality characters, suggesting that variability among somaclonal lines resulted partly from the tissue culture process. Somaclonal lines yielded, on average, 11 % less than breeder lines. Somaclonal lines had 3.8 % fewer spikelets per spike, 6.5 % fewer kernels per spike and kernels which were 2.7 % lighter. Somaclonal lines had greater test weight,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sedimentation values, and harder kernels.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结球甘蓝2号单体、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2n=3x=29)与二倍体大白菜(AA,2n=2x=20)回交一代BC1F1及其自交后代BC1F2为试验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和核型分析,于BC1F1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于BC1F2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双体异附加系,并对其进行了减数分裂与植株形态学观察.该异附加系的获得为分析大白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获得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易位系、代换系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玉米生产中有许多高产、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培育出来。但是有一些大田表现较好的新品种在制种时因其父本花粉量小,制种产量不高,种子商品性差等原因,实现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试图通过对产单4号玉米姊妹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退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自交系是玉米制种的基础,没有高质量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就不会配制出高质量、高产量的玉米杂交种。文中概述了玉米自交系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在育性、孕性和一般配合力等方面的差异,为新胞质在高粱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7个不同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之间不育特征明显不同,不育程度A1C02、A5C20、A6C21最为彻底,其次是A2C12。育性恢复按A1C02、A6C02、A5C20、A2C12、A4C17、9EC18、A3C14愈来愈难恢复。一般配合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6C21、A1C02、A2C12、9EC18、A3C14、A4C17、A5C20。研究认为:除A1C02、A2C12胞质系统可广泛应用外,A5C20、A6C21同样可以应用于育种和生产,且恢复源容易找到,应用前景广阔。A3C14、A4C17、9EC18皆因花药饱满,不育机理尚不清楚,恢复源难找,近期内直接利用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丁立国 《种子科技》2008,26(3):56-57
自交系是配制杂交种的基础。为了繁育高质量的亲本自交系种子,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繁育程序,始终采取严格隔离和彻底去杂的过硬手段,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选派认真负责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