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油茶品种果壳及饼粕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宁、皂素、多糖和黄酮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壳和饼粕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因油茶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及岑软3#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3’)为研究对象,参照LY/T 1083-2008测定果壳中的单宁,参照SN/T 1852-2006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皂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多糖和果壳中的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油茶果壳含有的单宁类化合物在含量上有一定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陆川油茶(14.10%),岑软3#油茶(12.21%),香花油茶(11.20%),单宁纯度最高为岑软3#油茶(47.73%),最低为陆川油茶(42.22%);果壳中的皂素含量均在5%以下,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而岑软3#油茶饼粕中的皂素含量高达19.29%;陆川油茶果壳中的多糖高达12.99%,与饼粕中的多糖含量相近,而香花油茶果壳中的多糖仅为1.68%,品种间差异较大;3种油茶果壳中的黄酮含量在4.95%~6.84%之间,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筛选油茶优良品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质食用木本油料树种 ,油茶油含不饱和脂肪酸 98.9% ,长期食用能益寿延年。茶果壳、茶枯饼可提取皂素、栲胶等 ,为林区脱贫致富提供物质基础。全国油茶林面积近 4 0 0万 hm2 ,但由于品种混杂 ,劣种占多数 ,平均年产油不足 37.5 kg· hm-2。福安市现有油茶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闪式提取法提取油茶果壳中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及确认不同品系油茶果壳中单宁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性。此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闪式提取法提取油茶果壳中单宁的工艺条件进行比较选优,并运用数理统计对不同品系油茶果壳中单宁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闪式提取法提取油茶果壳中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3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10时,单宁提取效果最佳,其含量为0.039 mg·g-1;不同品系油茶果壳中单宁含量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为后续纯化单宁等相关研究以及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废弃的油茶果壳为原料,通过炭化及Na OH活化等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吸附性能的油茶果壳活性炭。然而较高的炭化温度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可能导致油茶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大大减弱;因此,优化油茶果壳活性炭制备工艺,对提高其吸附性能及废弃油茶果壳的增值化利用非常重要。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炭化温度和Na OH用量等制备条件对油茶果壳活性炭得率、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油茶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物得率不断降低,活性炭吸附性能先略微升高后逐渐下降;随着Na OH用量的增加,活性炭得率不断降低,其吸附性能先上升后略有下降。在较佳的工艺条件(炭化温度290℃、碱炭质量比3∶1)下制备的油茶果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2 329.1 m2/g,亚甲基蓝吸附量和脱除率分别为1 573.6 mg/g和98.3%。SE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在孔壁上广泛分布有微小的孔道; XRD结果表明,油茶果壳活性炭具有较低的石墨化程度。本研究采用较低的炭化温度和较低的Na OH用量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油茶果壳活性炭,对油茶果壳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果壳的综合利用率,以广西南宁、横州、田阳、来宾4个地区种植的香花油茶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花油茶果壳和果壳芯的总多酚和鞣花酸含量,计算鞣花酸占总多酚的比重.香花油茶果壳和果壳芯的总多酚和鞣花酸含量受油茶种植地域影响较小,果壳的总...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皂荚皂素和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以及温度、盐度、水硬度、pH值等因素对皂素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荚皂素和油茶皂素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CMC)值(20℃)分别为0.1 和1.5g/L,最低表面张力( γ CMC)(20℃)分别为43.292和43.531mN/m,皂荚皂素表面活性高于油茶皂素.质量浓度2.5g/L的皂素水溶液,油茶皂素泡沫高度比皂荚皂素高25mm,油茶皂素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均比皂荚皂素稍强.温度升高,油茶皂素和皂荚皂素的γ CMC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CMC值基本不变;pH值偏低或偏高时,皂素的CMC值略有降低;皂荚皂素和油茶皂素均有较好的耐盐和抗硬水能力.  相似文献   

7.
油茶果壳作为茶油加工的副产物,一直被视为农林废弃物。利用油茶果壳部分替代杨木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是油茶果壳工业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采用挤出成型的方法,探究了不同质量油茶果壳替代杨木对W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果壳替代杨木的比例由0增至1/2,制得的WPC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替代量为1/6时,其弯曲和拉伸强度最大,分别提高了5.39%和3.67%,冲击强度升高;WPC的热解起始温度变低,最大失重速率减少31.59%;储能模量逐渐减小,损耗角正切值和复数黏度增大;当油茶果壳替代量为1/2时,其7天吸水率降低了35.41%。用油茶果壳部分替代杨木制备WPC,既能保证抗弯强度,还能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尺寸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8.
油茶饼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油茶饼皂素的提取精制方法,测定了油茶饼中油茶皂素、蛋白质、糖及脂肪等的含量,为油茶饼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66个薄壳山核桃实生单株果实性状变异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京地区20世纪50-60年代引种的66个薄壳山核桃实生单株果实性状测定表明:单株间单果质量、出仁率、含油率、果型指数、果壳厚度、果横径、果宽度、果纵径性状均有显著差异,具有明显选择改良潜力;果型指数与单果质量、出仁率、含油率、果壳厚性状间无相互制约关系,可按果型指数分类、选择.经果型指数性状分类进行综合坐标法评选,从11个大果型指数类群中选出4个优良单株,其果型指数、单果质量分别比对照群体均值增加11.90%~17.26%、2.81%~21.84%,果壳厚度除Ⅱ东27外,多数小1.96%~13.73%,单果出仁量增加8.01%~24.33%,单果含油量增加6.14%~31.14%;比江苏省地方优良品种钟山25号果型指数大39.26%~45.93%,单果质量一般增加7.39%~17.80%(Ⅵ西19与对照2相近),出仁率增加8.56%~15.44%,果壳厚度小0.97%~14.56%,平均单果出仁量增加8.01%~24.33%,单果含油量增加6.14%~31.14%.从44个中果型指数类群中选出9个优良单株,除个别单株外,其单果质量、出仁率多数分别比对照群体均值增加12.95%~25.43%、2.51%~7.68%,果壳厚度小4.90%~14.71%,含油率一般增加1.56%~6.35%,平均单果出仁量增加8.01%~ 26.71%,单果含油量增加15.35%~33.77%;比钟山25号单果质量一般增加12.36%~24.27%,果型指数大11.85%~37.77%,果壳厚度多数小5.83%~15.53%,出仁率增加4.17%~14.36%,除个别单株外,含油率多数相近,平均单果出仁量增加10.98%~30.18%,单果含油量增加15.35%~33.77%.从11个小果型指数类群中选出3个优良单株,其含油率与对照群体均值相近或略高,除个别单株外,单果质量、出仁率分别增加17.32%~24.96%、1.10%~29.30%(个别单株除外),果型指数小11.33%~17.86%,平均单果出仁量增加10.68%~26.11%,单果含油量增加6.14%~33.33%;比钟山25号品种果型指数大2.22%~10.37%,果壳厚度多数小0.97%~6.80%,单果质量一般增加13.42%~20.81%,出仁率增加5.14%~37.33%,平均单果出仁量、单果含油量分别增加13.72%~29.57%、6.14%~33.33%.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供嫁接扩繁与无性系测定及品种选育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陈香椿种子简便识别方法: 1.把握住“眼”关。一是新种子色泽光亮,颜色淡黄微褐;陈种子色泽灰暗,颜色褐里发红,有走油现象。二是新种子混杂少量果壳、梗茬面较新;陈种子混杂的果壳、梗茬面灰暗陈旧。三是无论种子还是果壳,新种子无霉  相似文献   

11.
外界生态因子对油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明  刘厚培 《林业科学》1990,26(5):389-395
对21个地区58个油茶物种(或优良品种)进行了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碘值和粗蛋白质等化学品质的分析。通过选取14个不同地区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品质与19个生态因子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纬度成明显的正相关;种仁蛋白质含量与8、9月份的降雨量呈负相关的趋势。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物种之间,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果实的大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  相似文献   

13.
沤置后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采摘后的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规律。把形态上已经成熟的油茶鲜果进行沤置处理,测定结果表明沤置后能使油茶果实产生后熟作用。沤置5—7天后油脂积累达最高水平(50.07%),继续沤制时油脂含量下降;沤置后的油茶果其油脂组成也发生了变化,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该研究结果为采摘后的油茶果如何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出油率和油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调查在江西6个县油茶自然林分中初步选择的单株优树的产量及其干籽含油率,比较分析不同地理起源的油茶优树产量与干籽含油率差异。结果表明:油茶自然林分优树存在地理种源上引起的干籽含油率与产量差异,且差异显著,抚育管理对油茶自然林的产量可产生明显效果;而对青黄果色的油茶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对干籽含油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油茶籽含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索氏提取法分析的30份油茶籽的含油量值为化学法测定值,结合相应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多种预处理方法和回归方法建立了较精准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经"一阶导数+SG+MSC"预处理组合最好,校正相关系数(RC)和校正标准误差(RMSEC)分别为0.925 67和2.53;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cv)和交叉检验校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油茶种植,提高油茶产量,研究了江西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结果表明:①通过花期观察,确定赣55、赣无1、赣无2、赣无16和赣无24花期基本一致。②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粉生活力均达到50%以上,在油茶种植配置上花粉活力不会成为油茶高产的限制因子。③通过比较分析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确定赣无1、赣无16、赣无2、赣无11、赣55、赣190和赣无8混栽为科学合理的配置模式。④综合考虑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授粉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以赣55、赣无1、赣无2和赣无16为主栽品种进行油茶种植,是最佳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国际国内的大量调查与实验表明:占工业化国家中死亡和发病首位,并在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的心血管病疾病,与膳食结构中的脂肪来源有密切关系;并且,在中、老出  相似文献   

18.
油茶对于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稳定生态体系至关重要。笔者从黄冈市基本概况、发展油茶的重要性、发展油茶的历史和现状、油茶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油茶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油茶优树脂肪酸组成和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复选出的24个油茶优树,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优树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组成,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已在油茶无性繁殖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3种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