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6日,中国植物园联盟建设启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植物园联盟正式启动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单位之一的福州植物园为例,通过游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植物园的各项服务功能与民众的环境意识间关系进行梳理,为福州植物园未来各项服务功能、环境教育教案设计、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科普宣传方式等方面规划与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园林科技》2019,(2):49-50
2019年4月25日,中国植物园联盟第二次成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刘德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调研员赵丽莉以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郝亚茹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共61个植物园、相关机构的11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12日,北京林业大学联合30余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单位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等。据悉,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着力服务国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日木业联盟于2017年6月在京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对日进出口木业企业以及日本在华的木制品贸易、加工企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有关科研教学机构等组成,为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为落实中日两国林业主管部门双边战略合作行动计划,促进两国木业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条为了更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推进生态绿化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合作机制,创新服务,大力提升企业的国土绿化、生态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中国绿化基金会会同北京青年报联合发起成立"绿色公益联盟"。第二条"绿色公益联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为指导,是一个集咨询、研究、交流、服务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国际植物园界最具学术权威和影响力的盛会——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日前在我国湖北武汉召开。大会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共同主办。这是亚洲国家首次承办的国际植物园界最高规格会议,来自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的726名境外植物、园艺专家,以及252名中国国内代表,就“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木业》2012,(6):20-20
自2011年11月份成立以来,中国人造板流通联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根据企业的需求,联盟也在积极地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例如:企业考察、交流合作、投融资等。为了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造板流通联盟秘书处于5月28日召开第一次电话会议,由李洪帆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苏云 《绿色科技》2013,(12):5-8
指出了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项目是版纳植物园和云南省景东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兼具发展绿色经济的项目。2011年9月21日,景东县与版纳植物园签署了《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以版纳植物园为主、双方共建的方式进行建设。从植物园建设可行性分析出发,主要从亚热带植物园建设趋势、景东县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等多重角度予以思考,结合项目建设目标和效益预测,对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进行了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榆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在河北石家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榆树产业完成了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联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成立创新联盟的目的,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榆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榆树研究相关部门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共赢。同时,将技术交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和大众,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榆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作为我国林草行业的新型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对其联盟成员的考察包括多个方面,如八校净资产和年度收入,科研状况,师生类型、数量和比例,本科教育质量等。从联盟成员资质的角度看,八校是以良好国家政策为条件,成熟战略联盟理论为支撑,共同价值取向为前提,为实现资源互补、提升竞争力、获得国内政策支持和国际认可而寻求合作。Go8的成功运行对中国高校联盟在观念、制度和实践等多层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王敏报道2013年8月24日,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成立大会筹备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筹)主办,长白山森工集团承办。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满,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旅游分会会长、森林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刘世勤,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董事长柏广新,  相似文献   

13.
《广东园林》2020,(1):92-92
2020年1月20日,由广州市林业园林局牵头筹建的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下称"绿化联盟")启动仪式暨2020广州花展春季系列活动之第27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海心沙广场举行。绿化联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生态绿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围绕大湾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森林生态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修复、城市绿化美化、公园体系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等内容,共同促进城乡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合作和共建、共享,提升城市群区域绿化的系统性、总体性、和谐性,形成区域一体的森林绿地体系,为推进大湾区生态文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提升城市群生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宜居环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记者 邵岚 报道 7月11日,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组织机构、章程及工作运行机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由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北京林业大学和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速丰办共同发起组建。联盟立足“储材于林、藏富于民、科技支撑、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有序的高效人工林培育市场体系,提高长效稳定的大径级用材国家储备能力,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绿色公益联盟介绍中国绿化基金会会同北京青年报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公益联盟"(英文名称The Alliance of Green Public Welfare),该联盟在中国绿化基金会指导下,执行基金会章程,由热爱、关注和支持绿化、生态公益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参与组成的松散型免会费的公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木业》2012,(7):20-20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造板流通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在成都国栋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联盟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帆、联盟执行会长兼上海怡黄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小成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7.
经过3年多的建设,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于22日正式宣布竣工。该园从世界各地引种9000多种植物,成为华东地区植物品种最丰富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植物展览温室,堪称植物联合国。上海辰山植物园定位为集科研、科普、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位于上海松江区,占地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8日,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倡议发起的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联盟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紧密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联合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农学院在内的首批25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创建,将共同解决一批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园林绿化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推动新优科技成果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助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世界竹藤通讯》2019,(1):F0002-F0002
重组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联盟理事长单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担任,成员由来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科研单位、高校、协会和相关企业组成,联盟将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充分支持下,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组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参与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现有技术基础和科研条件,通过国家科研项目经费、企业自筹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渠道争取经费支持,联盟将在突破重组材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在创建运行机制、争取条件建设上下功夫,将要依靠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可行性和模式的复制性来实现我国丰富的人工林资源及竹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重组材的产业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品牌国际化,销售订单化,价值创汇化,推动我国重组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增强四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推动四川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大熊猫保护联盟成员关于保护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015年12月27-29日,四川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大熊猫保护联盟培训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支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