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燕麦也疯狂     
燕麦系列产品是以燕麦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碎、过滤、调制、高压均质、高温杀菌等加工过程,制成的乳白色奶样液体。然而随着人们对燕麦口感的多样化追求,以及现代工艺的进步,传统燕麦已经演变为形形色色的产品,如燕麦全浆、芝麻燕麦奶、调配酸燕麦奶、果汁燕麦奶,市场上形成疯狂的燕麦局面。  相似文献   

2.
芹菜汁豆奶复合饮料是以大豆、芹菜汁为主要原料,适量添加糖、奶粉等调配而成的新型保健饮料.芹菜汁豆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是芹菜汁与豆浆体积比为1∶8,白糖为1.7%,奶粉为2.3%.该饮料具有豆奶和芹菜的复合香味,口感细腻爽滑,是一种天然、高营养、新口味的新型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3.
《保鲜与加工》2001,1(2):33
以优质大豆为原料,经脂肪氧化酶、酶法提取、分离、超高温内蒸脱腥、调配、高压均质、二次灭菌技术精制而成的大豆植物蛋白系列饮料,因加工工艺及配方的不同,分为奶香豆奶、巧克力豆奶、果汁豆奶等品种。产品口感风味好。包装可采用HDPE塑料、彩印复合膜袋、玻璃瓶、复合纸包装等多种形式,保质期为常温下19个月(与产品的包装形式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4.
1.影响我国豆奶业发展的原因 (1)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豆奶的前期发展中,主要是以豆浆的形式存在,作为传统的早餐饮品,档次较低。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市场投入很小,对于豆奶品牌及其营养价值的宣传较少,使得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好产品没有好销量。  相似文献   

5.
在常饮的豆奶中加入酸味剂,能改善豆奶的风味。但大豆蛋白遇酸易变性,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从稳定剂、乳化剂、酸类型和添加量及调酸方法等角度,对豆奶的稳定性和风味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药桑为原料制备药桑汁,分别采用高压均质、巴氏杀菌、微波+膜处理进行杀菌,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其微生物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杀菌方式处理的药桑汁均满足果汁微生物指标的规定,其中微波+膜杀菌处理更彻底,未有微生物检出;与药桑原汁相比,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药桑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总酚含量均升高,VC、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经巴氏杀菌和微波+膜杀菌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经过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均则表现出增强的趋势;感官品质评价表明,高压均质杀菌处理的药桑汁与药桑原汁最为接近,且优于药桑原汁,说明高压均质杀菌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较好地保持药桑原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咖啡豆奶加工工艺,采用感官评定确定了咖啡豆奶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3%的接种量,豆奶发酵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乳糖3%,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h;咖啡豆奶的最佳配方为:酸豆奶55mL,咖啡量0.5g,水45mL;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海藻酸钠0.01%。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豆奶配比条件下酸奶的品质和口感。采用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实验方案来制作SOD型酸豆奶。发酵后加入SOD,可使酸奶中的SOD保持最大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对驯化的乳酸菌种进行发酵,制成营养丰富和酸甜适中的酸豆奶。研究大豆的处理方法、菌种的驯化方法和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得到酸豆奶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蔗糖加入量为7%,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用乳酸菌接种发酵,再加入草莓汁等各种果汁,制作的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的乳酸豆奶饮料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由安徽省宿州科苑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砖型纸盒豆奶饮料生产线,是将无杂大豆通过烘干、冷却、脱皮、浸泡,而后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脱臭、调配、过滤、均质、超高温灭菌等工艺处理,然后再通过砖型包装机进行无菌包装,包装后的产品进入贴管机粘贴吸管,通过托盘机装箱后进入热收缩膜包装机进行热收缩膜包装。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嗜好性良好的豆奶制作方法,探讨豆乳与牛奶比、蔗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和卡拉胶添加量对发酵酸度和感官总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比为豆乳牛奶比1∶3,蔗糖添加量7%,乳酸菌接种量0.015%,卡拉胶添加量0.1%。在此参数条件下,发酵豆奶的感官评分达91.6分,具有普通发酵酸奶特有的酸甜可口风味,还有特殊的豆香味,组织细腻,质地均匀,无分层,口感好,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种嗜好性良好的豆奶制作方法,探讨豆乳与牛奶比、蔗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和卡拉胶添加量对发酵酸度和感官总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比为豆乳牛奶比1∶3,蔗糖添加量7%,乳酸菌接种量0.015%,卡拉胶添加量0.1%。在此参数条件下,发酵豆奶的感官评分达91.6分,具有普通发酵酸奶特有的酸甜可口风味,还有特殊的豆香味,组织细腻,质地均匀,无分层,口感好,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利用紫薯资源,丰富布丁的营养和口味,开发以紫薯、原料乳、蛋黄、魔芋、明胶、琼脂为原料的紫薯奶黄布丁。工艺流程为制胶、均质、注模、成型、杀菌,利用感官评定法研究溶胶工艺、均质工艺和配料工艺对布丁性能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优化配方为紫薯牛奶、复合型保护胶、蛋黄与蔗糖的配比为50∶10∶30∶2。结果表明,紫薯奶黄布丁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型乳制品。  相似文献   

15.
以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甘油三酯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对发酵酸豆奶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发酵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酸豆奶品质的影响显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在此条件下发酵酸豆奶为乳白色,口感细腻嫩滑,酸度为83.6°T,总活菌数为4.36×108 CFU/g,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0.01%和39.23%.  相似文献   

16.
<正>芹菜汁豆奶复合饮料是以大豆、芹菜汁为主要原料,适量添加糖、奶粉等调配而成的新型保健饮料。试验就芹菜汁豆奶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关键工序进行了研究,采用天然物质掩盖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出一种天然、无豆腥味、高营养、新口味的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甜玉米为原料加工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加工方法,得出了影响甜玉米浓浆饮料品质和稳定性的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保持甜玉米浓浆饮料稳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原料在授粉后20 d左右采收的甜玉米,调配使饮料pH值在6.2~6.8,在70℃,高压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为25~35 MPa,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食品杀菌方法相比,高压脉冲电场非热处理技术因具有处理时间短、温升小、能耗低、杀菌效果明显、能有效保存食品营养成分和天然色、香、味等特征成为目前食品杀菌工艺中研究最为活跃的技术之一。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杀菌作用机理、杀菌特点及其杀菌影响因素,着重综述了高压脉冲电场近10年来在食品工业(食品杀菌、增鲜、护色、解冻及其酒类催陈等方面)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对高压脉冲电场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传统低温热杀菌、超高压杀菌2种不同杀菌方式对酱牛肉感官品质变化、微生物变化等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00 MPa,10 min超高压杀菌技术处理产品,感官评价分值最高,保质期最长。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有效延长酱牛肉制品保质期的杀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简述银杏叶的药用和保健功效,对银杏叶和核桃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为银杏叶核桃仁保健复合饮料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原料处理、调配、高压均质、灭菌、灌装、封口、二次杀菌、制作配方、技术指标等方面介绍了银杏核桃复合饮料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