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个小黑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小黑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出384条带,其中79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20.6%,平均扩增条带为20.3条,不同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50~0.833。聚类分析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0.580为阈值,可将10个小黑麦品种(系)分为3类。  相似文献   

2.
苏丹草品种间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苏丹草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标记对14个苏丹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14个品种共扩增出260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6条带,多态性比率达88.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品种间遗传多样性丰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86 ~0.831;1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来自美国的“伊诺”和“布鲁赛”聚为一类;第Ⅱ类把高大型和低矮型聚为两类.结果显示出: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苏丹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薹菜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9份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tai-tsai Hort) 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薹菜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优化的RAPD和ISSR标记体系,对采自山东、江苏和北京的29份薹菜品种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并采用类平均法对29份薹菜品种的RAPD和ISSR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73条RAPD引物中筛选的3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了33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293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7.2%。利用RAPD标记构建了29份薹菜资源的聚类树状图,距离系数为0.63~0.79。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的4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522条清晰的谱带,其中414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79.3%;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29份薹菜资源的聚类树状图,距离系数为0.70~0.86。【结论】基于RAPD和ISSR标记构建的29份薹菜品种的聚类树状图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1、20、21号薹菜与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4.
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标记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后选用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17.0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引种的7个燕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7条作为燕麦ISSR引物,总共扩增出204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条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103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6. 06条,多态性比率为50. 49%。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出7个供试燕麦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 855~0. 945,变幅为0. 09。其中,加燕2号和Hay Wire二者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 945),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差异最小;甘早和青海白燕麦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 855),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最大,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贵州燕麦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信阳稻区水稻育种的主要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7条多态性引物在43份水稻材料中共有126个位点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8条,其多态性比率为93.6%;每个引物可扩增出3~8条多态性条带,平均产生多态性条带5.5条。43个品种(品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02~0.937。基于RAPD标记,利用NTSYS.pc2.11构建了聚类树状图谱,遗传距离为0.68,将43份水稻资源聚成4大类群。该研究为信阳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瓜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技术对22个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黄瓜品种进行了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从2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7条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27条引物共扩增出163条带谱,其中多态性带70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43.10%.9条RAPD引物产生的12个特异性标记可以单一地鉴别9个品种,利用不同引物的组合可将其他品种鉴别出来.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当GSC=0.688 8时,可将22个黄瓜品种分为4个群.22个品种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0.800 4,说明黄瓜的遗传变异较低,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8.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肇庆地区5个柑橘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0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共扩增出45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9条,多态性比例为67.32%。5个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3~0.74。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1时,5个栽培品种可分为2个类群:马水橘独自为1类曰其他4个为1类;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5时,贡柑单独为1小类,砂糖橘、八月橘和酸橘为1小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技术对16份香葱(Allium ascalonicum)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156条重复性好而且清晰的条带,其中11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条带数的70.9%。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07~0.97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的水平上,聚类分析可将16份香葱种质资源分为6类。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从7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10份原产自云南的彩色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ISSR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到101条清晰条带,89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9.24%,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5.93,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823。聚类分析可将10份彩色马铃薯划分为4类,其中S03-2677和S03-2685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而紫云1号和S06-277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同时筛选到1条核心引物AW67776,绘制了10份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够较准确地按亲缘关系划分彩色马铃薯品种,可为我国彩色马铃薯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