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调查了2012—2014年昌黎产区酿酒葡萄"赤霞珠"霜霉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在昌黎产区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7—8月是发病高峰期;对葡萄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温度、降雨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较大,昼夜温差和日照时数对该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的病原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露地栽培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霜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拟定了山东胶东葡萄产区霜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的病害之首,因其危害严重、危害范围广、危害部位多和防治困难,是危害葡萄的第一大病害,被广大葡萄栽培者认为是葡萄病害防治的"难点"和"重点"。每年因葡萄霜霉病的危害,造成葡萄园早期落叶、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劣变等。虽然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葡萄栽培者对该病发生规律缺乏认识,导致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自2007年以来,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霜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很广。也是我国葡萄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葡萄霜霉病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影响很大,是冷凉高湿型病害。多雾多雨天气,有利于霜霉病发生,果园积水,植株过密,棚架过低,枝叶过挤,通风不良,加重病害发生。葡萄霜霉病主  相似文献   

5.
新疆木纳格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南疆地区葡萄主栽品种木纳格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不同栽培管理、不同架面、品种、气候等因素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水平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显著,管理好、发病轻.南疆气候条件对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影响,降雨、浇水多、田间湿度大,发病重.不同架面、不同品种对该病影响差异小.通过采取不同防病措施试验,选择出最佳防病技术措施,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清徐县2016年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找出了导致清徐县葡萄霜霉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同时提出了预防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眉县近年葡萄霜霉病发生严重,经济损失惨重。从发病症状、病菌繁殖方式、传播方式、发病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陕西省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部分葡萄品种葡萄霜霉病田间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年份发生较重.2002年,葡萄霜霉病在北京地区大面积发生,病情较严重.我们于2002年秋,对我所葡萄资源圃内的113个葡萄品种(品系)的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辛集市张古庄镇、位伯镇等北片葡萄产区多个葡萄园调查,发现前期防治不到位的果园,葡萄霜霉病今年发生严重,不但花穗和叶片发生侵染,甚至果实上也发生侵染,对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有很大影响。1今年霜霉病发生严重的原因多年来,春天干旱少雨,花期很少发生霜霉病,果农往往麻痹大意。但今年春天气候反常,雨水比往年多几倍,很少防治霜霉病或用药不到位的葡萄园,霜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兵团第七师葡萄霜霉病成为葡萄最重要病害,该病严重流行时,对葡萄品质和产量均有很大影响。本文概括了兵团第七师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并综述了葡萄霜霉病的农业技术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技术的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葡萄霜霉病的主要发病条件是雨水,多雨潮湿的天气容易造成霜霉病流行,连续阴雨天气是葡萄霜霉病的多发期,因此连续阴雨天霜霉病将成为葡萄病害的主要防治对象。主要从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葡萄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 ,长江流域地区发展了数千公顷葡萄园 ,但部分地区霜霉病严重为害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观察和试验 ,现将长江流域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 症状与危害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 19世纪 80年代 ,法国人A Millardet观察到喷洒过硫酸铜和石灰混合液 (即波尔多液 )的葡萄叶片没有发生霜霉病 ,于是在 1883年发表了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经典报告 ,拯救了当时法国面临危机的葡萄酿造业。我国葡萄霜霉病分布极广 ,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害严重 ,沿江、沿海、滨湖地区是重病区 ,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利于葡萄黑豆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致使葡萄落叶、落枝、烂果甚至死亡。因此,夏季多雨季节要加强葡萄的管理,及时防治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叶片为试材,葡萄霜霉病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用抗生素2%武夷菌素300倍液、2%春雷霉素200倍液、3%多抗霉素1 000倍液、20%井冈霉素1 000倍液4种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菌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武夷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3种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5.97%、57.89%和70.18%,井冈霉素无明显预防效果,春雷霉素对葡萄霜霉病菌有治疗作用,脂溶性渗透剂对春雷霉素治疗葡萄霜霉病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的主要病害,由真菌侵染引起,该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普遍发生,对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损失较重。目前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已经导致葡萄霜霉病菌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防治也变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16.
以"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在温室中增施1 200mg·L~(-1) CO_2对葡萄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1 200mg·L~(-1) CO_2,"维多利亚"葡萄提前8d采收;与不增施CO_2相比,葡萄横径增加了35.07%、纵径增加了7.37%、平均单粒质量增加了17.39%、前期商品果产量增加了24.88%、商品果总产量增加了46.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0.61%,差异极显著;葡萄霜霉病害发病率及发病指数降低了50%以上,防控效果显著。说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CO_2可使葡萄提早采收,显著增加葡萄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兰州、天水地区的葡萄为试材,利用孢子捕捉仪对2个地区葡萄生长期田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定点系统调查了田间霜霉病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6月下旬或7月初,7—9月为扩散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从田间捕捉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开始,若环境条件适合,7d后霜霉病陆续发生;葡萄生长期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相关系数为0.90以上,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扩展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品种"巨峰"和"美人指"为试材,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和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黑暗、湿度100%并加入2%乳糖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条件;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经4℃低温刺激0.5h,用2%乳糖置于15℃黑暗条件下培养,孢子囊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延安市棚栽业的规模性发展,葡萄温室栽培日益增多,目前全市已有1500多棚,但在高温、高湿、密闭的温室条件下,葡萄霜霉病发生特别严重,发病率超过93%,严重影响了树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使葡萄产量低、品质差.为此,为了探求防治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004年初,我们进行了5种不同药剂防治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调查及无公害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食葡萄"红地球"为试验材料,调查其霜霉病发生时间、发病原因及发病危害程度,比较5种杀菌剂在葡萄霜霉病发病前后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开花前和幼果期使用松脂酸铜、阿米西达进行有效预防,可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在发病后及时选择优秀治疗剂可杀得2000、抑快净,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