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对比了4种不同出耳方式对黄背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出耳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浅埋地栽出耳方式能明显提高生物学效率,但占地面积大,耳片质量较差;立体吊袋出耳方式生物学效率最低,但空间利用率高,耳片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黄背木耳是一种大众化食用菌,具有易栽培、抗病力强、经济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全国年栽培量一直稳定在5亿袋左右.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不仅产量高低悬殊,而且质量差异大.笔者在黄背木耳主产区四川省金堂县、简阳县、崇州市以及河南省鲁山县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同样的菌种、同样的配方、等量的干料(约110克),有的每袋产干耳210克,有的则仅50克左右;另一方面同品种的黄背木耳即使是同一潮菇其价格也差异很大.凡是价格高的黄耳都具有色泽好、耳基相对较小的特点.笔者比较各地的栽培技术和木耳品质后,总结出了黄背木耳的无耳基高产栽培技术.在此分别就传统的栽培方式和这种栽培技术作一比较,突出其中的不同点和无耳基栽培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黑木耳棚室挂袋栽培技术具有省地、省水、省工和出耳早、防流耳、易管理等优点,在相同面积下,"挂袋耳"菌袋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6倍。棚室生产环境可控,一个生产周期可省水70%以上。采摘期提前一个月,产出的木耳洁净、无泥沙、品质好、售价高,是一项最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对促进我镇黑木耳产业素质提升,实现健康高效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菌袋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 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选用优良的菌种是最根本的保证。目前市场上推广的白背木耳菌种品名很多,但其产量,质量有很大差异。据湖北省枝江市食用菌协会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认为产量高,质量好的白背木耳品种是“台白背耳43~#和43-1~#”。这两个品种不仅耳片大,叶  相似文献   

5.
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人工培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我国木耳质量好,产量高,是人们喜欢的菌类之一,也是餐桌上的常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野生木耳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量,所以大量人工栽培的木耳涌现市场,同时人们对木耳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农户也更加关注如何可以栽培出高产、优质的木耳。本文总结了木耳栽培技术,为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袋料露地栽培是木耳栽培技术上的又一次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中稻收获后闲置稻田和光热资管理出耳,可节省成本,省工省时,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传统上黑木耳实行露地栽培,一年一作,只能在春季生产,土地利用率低;其实行大划口,大朵栽培,每棒划口8~12个,划口边长2cm,生产出的木耳根部较大,耳片大而薄,形状不规则,转化率低,产量较低。黑木耳小孔多眼单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孔径在3~4 mm,每棒刺孔180~200个,产出的木耳单片无根,耳片小而厚,口感好,食用方便,产量较高。同时,实行立体栽培,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黑木耳朵  相似文献   

8.
程野 《农村新技术》2011,(12):36-37
一、木耳(1)采收方法正在生长的幼耳,颜色深褐(有的品种颜色较浅),耳片内卷,有弹性。成熟后的木耳颜色转淡,耳片舒展变软,肉质变厚,富有弹性。耳根由大变小,耳柄收缩,耳片腹面产生粉末状孢子。对于袋栽的木耳,这时应及时采收并干制;对于段木栽培的木耳,这时应  相似文献   

9.
靳春成 《吉林农业》2011,(11):102-102
黑木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特殊的药用功效,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日常佳肴。黑木耳栽培生产遍布我国的20几个省区市,木段生产黑木耳由于木材原料的减少和昂贵的价格,已经逐渐被淘汰,取代它的是木屑、麦麸、稻糠、玉米芯等代替培养料,因此,塑料袋代料地栽黑木耳已经成为现在黑木耳生产的主要形式。以前袋料栽培黑木耳出耳采用的是大孔出耳栽培技术,割口是割“V”字型口,边长是2.5-3cm,每袋割12—15个口,生产的木耳根部呈疙瘩状,采摘晾晒时需削根、掰片,品质不佳,售价低,食用时口感不好。最近几年我们成功试验推广了小孔出耳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实际可操作性强,由于割的口是小孔,生产出的木耳单片、无根、肉厚、色黑,食用时口感好,由于品质上乘,市场售价此大孔栽培出的黑木耳高30%左右,同时又可节省割口、晾晒时削根、掰片等的人工费用40%。因此,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增加了茵农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吉林省已经把黑木耳小孔出耳栽培技术列为2011年特产行业重点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木耳(1)采收方法正在生长的幼耳,颜色深褐(有的品种颜色较浅),耳片内卷,有弹性。成熟后的木耳颜色转淡,耳片舒展变软,肉质变厚,富有弹性。耳根由大变小,耳柄收缩,耳片腹面产生粉末状孢子。对于袋栽的木耳,这时应及时采收并干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牙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究底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记忆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牙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究底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记忆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相似文献   

13.
黄背木耳、黑木耳代料生产时做套环出耳,耳基一形成就如乒乓球大小的原基.……  相似文献   

14.
王会龙 《河北农业》2019,(11):19-20
<正>黑木耳棚室挂袋栽培具有省地、省水、省工和出耳早、防流耳、易管理等优点,产出的木耳品质好、售价高,是一种最新的栽培技术。其棚室挂袋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棚室搭建牢固,结构合理棚顶呈拱形,棚高2.0-2.5米,宽6-10米,长度不限,但应作业方便。大棚用钢管或钢筋焊接而成,整体要牢固,防止倾斜坍塌。二、春季抢早覆膜增温2月中、下旬应将棚膜覆上,增加地温,利于抢早挂袋出耳上市。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模式又逐渐兴起,提高了黑木耳的质量、产量和效益,与常规地栽模式相比,越来越受到耳农的欢迎,下面将两种模式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1产品比较1.1质量吊袋黑木耳无泥沙、除草剂等污染,既干净又安全。1.2产量吊袋木耳比地栽春耳提早1个月上市,且采摘期能增加1个月,生长周期长,产量高,卖相好,价格高。2设施比较地栽用地和吊袋棚用地都需要选择远离污染  相似文献   

16.
黑术耳又称光木耳、云耳,属木耳目木耳属真菌,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术耳属中温型菌类,其孢子在22-32℃的温度条件下均能萌发,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2℃,但在5℃以下、38℃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栽培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丰富福建省毛木耳栽培品种,提高福建毛木耳生产品质,比较分析新引自台湾的褐色毛木耳与福建毛木耳主栽品种(漳耳43-28)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褐木耳的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漳耳43-28,E/P值、Fe含量显著低于漳耳43-28(P0.05)。两种木耳的脂肪、灰分、膳食纤维、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木耳均至少含18种氨基酸,褐木耳的单一氨基酸含量(除胱氨酸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甜味类氨基酸、酸味类氨基酸、苦味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硫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均显著高于漳耳43-28(P0.05);褐木耳的AAS、CS和SRCAA营养价值评价均高于漳耳43-28。说明漳耳43-28和褐木耳的营养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褐木耳营养价值优于漳耳43-28。  相似文献   

18.
<正>单片黑木耳是近些年辽东地区新兴的木耳栽培新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等优点。栽培方式适宜地摆,也适宜吊袋。从接种到采耳,如各种气象因素调控管理得当,两个月即可完成。特别在出耳期,如果各种气象因素调控得好,可极大  相似文献   

19.
<正>黑木耳又名木耳、耳子、光木耳、云耳。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不仅有独特的味道,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营养成分仅次于肉、蛋、鱼、豆,而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因此,人们把黑木耳比作"素中之荤"的保健食品。近几年黑木耳代料栽培发展成产业规模,数量和面积逐渐增多,黑木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的大朵木耳出现大量积压现象,而小孔木耳供不应求,价格高很受市场欢迎。小孔黑木耳外观好、质量优、口  相似文献   

20.
1林地栽培木耳的特点和优势 利用林地自然生态条件栽培木耳,可使林木与木耳相互促进生长。林地内空气清新,可以有效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林木的枝叶形成的自然遮阴,可满足木耳对光的需求,一般不用搭设遮阴棚,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树龄偏小,郁闭度差的可适当用遮阳网遮阴)。而且从林木表面及地表蒸发出的大量水分,保持了林地内的湿润。同时林地昼夜温差大,可获得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高产优质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