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西省城市化对气温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0-2004年山西省7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最高、最低、年平均温度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站和7个乡村站,以城市站与乡村站的平均气温的差值反映城市热岛的变化,探讨山西省城市化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5年来,全省气温倾向率为正,即呈增温的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②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大于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非对称性变化明显;③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最高、最低和年平均温度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6.5%,30.8%,11.6%。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大连市1950年以来气温指标及城市化进程为分析基础,运用函数关系确立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生成大连市年均温变化趋势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图,从图中发现气温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气温变化的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气温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下垫面的性质改变。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郎海鸥  周杰 《干旱区研究》2007,24(4):460-465
对西安市1991-2000年各河流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各河流中未出现过好于III类的水质.河流的污染物主要以石油类和非离子氨为主.选取城市化率、建成区面积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作为西安城市化进程的代用指标.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城市化过程中的5个代用指标均是造成地表水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但各自影响的污染物种类有所差异.90年代,在加强了环保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安市地表水水质污染指数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西安市1961-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与降水资料,对西安市气候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及春、秋、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3 ℃/10 a,0.54 ℃/10 a,0.23 ℃/10 a和0.42 ℃/10 a,春、冬季升温明显。1月平均气温总趋势上升,升温率为0.23 ℃/10 a,20世纪80年代开始7月升温明显。年降水量有减少倾向,春、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其中春季减少率为-14.8 mm/10 a,而夏季降水明显增加,增长率为21.8 mm/10 a,冬季降水小幅度增加。80年代及2001-2009年汛期年均降水较多。春、夏、秋季气温与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全年及冬季气温与降水相关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1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暖突变发生在1987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区域内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到90年代出现最高、最低气温同时上升的现象;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呈升高趋势,冬季气温在1978年出现暖突变,升温趋势明显要大于其它季节,春季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52 a山西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山西省1961-2012年17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数据,运用Mann Kendall突变检验法、EOF、线性趋势分析法,对52 a来山西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 研究时段内山西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在1994年发生暖性气温突变;② 山西省气温变化分布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区升温趋势整体一致。受地形影响,气温变化各自形成中心,呈地形影响型以及因受季风、纬度等不同因素影响的南北分布型;③ 山西省极端最低气温与极端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高于极端最高气温,说明山西省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在全区的气温上升趋势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2010—2012年南昌晚稻大田气温监测资料与附近气象站的同期监测资料,根据气象特征将其分为晴天、多云、阴天、雨日4种天气类型,根据晚稻大田气温的变化特征,以及稻田与气象站气温的关系,拟建立不同天气类型下两者的转换模型。结果表明,(1)稻田的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06:00左右,日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14:00;其中,06:00—14:00为气温上升阶段,14:00—19:00为快速下降阶段,19:00至次日06:00为缓慢下降阶段。(2)各个时次的稻田气温均比气象站低,尤其在晴天或多云时稻田气温偏低更加明显。(3)晴天、多云、阴天、雨日稻田日均气温比气象站气温分别偏低了1.7℃、1.2℃、0.8℃、0.5℃,但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4)多云类型的稻田日均气温转换模型效果较好,晴天次之,阴天、雨日的转换模型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地区气温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乌鲁木齐4个气象站43年(1961-2003年)逐月、逐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应用气候学、气候统计学的方法,对该地区的气温变化状况和城市热岛效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4℃/10 a.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测1961-2003年乌鲁木齐市年平均气温序列的突变,并通过了滑动t检验的信度水平,检测出1974年是突变点.以1974年为分界点,之前和之后的平均气温分别是11.20℃和12.49℃,升高幅度达到1.29℃.乌鲁木齐市冷暖阶段:从43年来看,乌鲁木齐经过了一个偏冷阶段(1963-1974年)和一个偏暖阶段(1974-1990年);1990-2003年,除1997,1998年和1999年有波动外,其余年份气温变化不大.从196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来看,乌鲁木齐地区在4~9月存在热岛效应,其中夏季6~8月的热岛强度最大.针对突变点1974年,对城郊热岛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其与乌鲁木齐平均气温突变点的趋势一致,1974年后的热岛强度比1974年前大.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遥感以及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西安市主城区1988年、1995年及2006年三期土地覆被数据。结果表明:近20年来,西安市建设用地持续增加,2006年建设用地的面积是1988年的3.1倍,增加的用地主要来自城市周围耕地,其以每年13.68 km2的速度在减少。1988年到1995年,建设用地增加了68.65%,耕地减少了15.23%,城市为填缝式发展;1995年到2006年,建设用地增加了80.77%,耕地减少了25.6%,交通用地大面积增加,城市为向外扩张式发展。根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分析,1988年到1995年以及1995年到2006年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07.99 km2以及173.23 km2。城市化驱动因子主要是政策导向以及经济发展,另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主要驱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1951-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34个站点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倾向估计、距平、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内蒙古极端气温事件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近64年,霜冻、结冰、冷昼日数具有显著降低趋势,其变化速率分别为:3.3d/10a、1.5d/10a、1.6d/10a;暖昼日数具有显著增加趋势,变化速率为1.7d/10a。(2)约以1980s中期为界,霜冻、结冰、冷昼日数距平和累计距平分为两段:前期大多数为正距平,累计距平具有升高趋势;后期变化特征与前期相反。约以1990s中期为界,暖昼日数距平和累计距平变化特征与霜冻日数相反。意味着极端低温事件指标(霜冻、结冰和冷昼日数)响应全球变暖时间早于极端高温事件指标(暖昼日数)。(3)结冰、冷昼和暖昼日数分别在1988年、1992年和1991年发生突变。(4)空间上,霜冻和结冰日数分布随纬度和海拔升高逐渐增多,体现地域分异规律。(5)冷昼和暖昼日数较大值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间地带。(6)全区各地霜冻、结冰和冷昼日数均具有减少趋势,暖昼日数具有增加趋势,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人类活动程度较高地区,霜冻和结冰日数减少最显著,故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对夏季高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夏季高温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西安及其属县蓝田历年温度资料,对西安夏季高温及城市热岛效应对高温灾害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夏季高温期范围广,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有明显的年、月际变化特征;西安极端高温事件强度有明显增强的特征;西安城市热岛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西安夏季高温有发生时间提前及高温过程日数延长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在全球变暖大的高温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西安城市高温主要受白天热岛效应的影响,且影响主要集中于春末夏初,作用超过10%。  相似文献   

12.
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及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西安市区和郊区7个站点18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西安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月的变化特征。1985~2003年,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存在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增大的趋势。市区和郊区年平均温差为0.485℃,2002年温差最大为0.983℃,1990年市区与郊区温差最小,仅为0.2℃。西安城市热岛效应春季最强,秋季最弱。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西安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影响顺序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雨量>风速。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影像的兰州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河谷型城市兰州的地表温度和热岛效应,采用单窗算法利用TM5影像对兰州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发现从遥感影像反映出城市温度明显高于以河流为代表的环境温度;同时当地实测温度也显示出同样的现象。然后对兰州市城区、河流及周边环境反演的温度进行差值分析得出结论,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具有一定可行性,该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  相似文献   

14.
1951-2009年西安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1-2009年西安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资料,详细分析了西安年平均气温、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两安的年平均气温与全国同步,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呈增暖趋势,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和冬季的增暖趋势异常明显,日较差整...  相似文献   

15.
16.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1991-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资源压力的最直接原因,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西安城市气候对地表覆盖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安市及周围四个站点1961-200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自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安市的城市气候特征,并在运用相关系数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模型,考察了地表覆盖变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研究表明:1)西安市城市气候具有暖、干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存在"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2)地表覆盖变化对西安城市气...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从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利用城市化水平的人口测量指标,研究了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了1993~2002年间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以及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相关性。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引起西安市耕地资源减少的各种原因,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措施才能够协调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