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就陕西而言,城乡居民贷款余额、城镇化率、农业总产值是影响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本地电话用户、农村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4个因素,对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上呈现明显差异;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对陕西村域经济发展影响最不显著。从农村金融制度、县域城镇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村基本建设投资,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村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城乡关联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度地域不平衡性与空间差异性显著,这种空间地域特征与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规律一致;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发展的区域差异变异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3.
提升都市园艺功能构建绿色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都市园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绿色区域经济和和谐社会为目标,从分析都市园艺的经济学属性和基本功能入手,在剖析制约我国都市园艺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有效的原则,提出了提升都市园艺功能,构建绿色区域经济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区域条件、城镇规划及区域发展战略、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城镇土地扩张的影响作用,构建了多尺度综合分析模型,并对扬州市邗江区开展了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研究区城镇土地扩张进行较准确的分析,模型的变化机理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6.
以城镇土地经济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2个盟市2004—2014年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看,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盟市间差异明显;2)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总差异呈现上下波动略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逐步缩减趋势,东部地区较为稳定,内部差异是导致全区总体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3)研究期间,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σ收敛在短时期内呈发散趋势,β收敛呈现长期缓慢收敛趋势,其收敛速率仅为0.24%,半生命周期长达291.48年;从区域收敛稳健性上看,内蒙古收敛稳健值为0.238 7,并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地带性演变特征,这意味着内蒙古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收敛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  相似文献   

7.
陈大鹏  高娟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2-10475,10525
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性的含义。从城市所面临的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危机出发,通过对白水县杜康东路景观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解析了白水县的城市文化背景、项目概况和设计定位、设计指导思想以及总体构思与节点布局,以探讨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本土地域文化,并且以地域文化为重要的创作源泉,吸收其有益的"基因",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的鲜明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城乡关系处理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借鉴日本与韩国地区地域圈域均衡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圈域化运作对城乡统筹的影响,即构筑经济循环与物质循环圈域,完善城乡统筹下的地域城市。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为北京市耕地保护补偿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与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测算区域耕地地块发展概率,据此进行耕地发展概率分区;选取区域征地补偿中的安置补助费作为参照标准测算耕地保护主体机会成本损失;最终由不同的耕地发展概率修正得到全区耕地保护补偿值。基于发展概率差别化测算平谷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结果在空间上具有由中心城区向远郊不断降低趋势,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差额化耕地保护补偿既弥补了种地农户机会成本损失,解决了土地规划与征收所带来的农地发展机会不均问题,又强化其耕地保护意愿。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土地价格协调是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将城镇土地分等和基准地价平衡结合起来,使土地使用价值与价格相匹配,调整城镇基准地价,建立有序的区域土地价格体系。以武安市为例,采用加权计算得到各城镇的综合地价,利用分等结果对综合地价进行平衡,再通过计算城镇土地底价,可得区域协调的城镇基准地价。武安市城镇地价研究表明,通过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能协调区域土地价格,促进区域土地市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滨海城市青岛为例,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及地域特色的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以及凸显城市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及带来城市景观新突破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2.
李宏旭  董雨欣  刘慧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7-10499
在城市特色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分析了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表现方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解析了城市特色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形成"百年古堡,百企百园"的城市特色框架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提出适合于城市自身发展特色和生态特征的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区域大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4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开展,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3.
黄维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16-7917,7926
阐述了城市特色的概念,并以南宁、柳州等地为例,具体呈现了广西的地域特色,突出其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强调只有进一步加强地方城市特色的塑造,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只有对城市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才能使城市广场的建设富有特色。城市广场的选址必须尊重以人为本、整体性、景观性、经济性、生态性以及风水理论原则,其建造应该注重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特色,既要继承当地的历史文脉,又要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此外,城市广场中可运用民间艺术元素,将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广场的主题中,还可将物质化艺术元素提炼、概括为一种艺术审美,体现在具体的建筑造型中。城市广场特色创新设计应尊重规划,从城市实际出发,立足自身特色,兼顾市民意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体现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影响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The data and argument we have presented converge on three points. 1) With the decline and abandonment of Teotihuacan by the end of the Metepec phase (Teotihuacan IV), the valleys of Mexico and of Puebla-Tlax-cala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eramic culture that was represented, on the one hand, by obvious Teotihuacan derivations in presumably ritual ware and possible Teotihuacan derivations in simpler pottery of red-on-buff, and, on the other hand, by elements that seem to represent a resurgence of Preclassic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is explained through a measure of outside influence or as a local phenomenon, the direct derivation of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complex from Classic Teotihuacan is unmistakable. This transitional horizon predated the arrival of plumbate tradeware in highland central Mexico. 2) The transitional horizon coincided with (and no doubt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an alteration of Classic settlement patterns so drastic that it must bespeak political disruption.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Postclassic center of Tula represented a significant force in the highlands at that time.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center of Cholula, which may even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abandoned during the previous period, was able to exert any force at this juncture; it appears more likely that Cholula was largely reoccupied after the abandonment of Teotihuacan.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of domination by Xochicalco or any other known major foreign center, although some ceramic traits suggest that relatively minor influences may have emanated from Xochicalco; unfortunately, the state of research at that center does not permit a determination at this time. Thus the most reasonable view on the basis of present evidence is that the abandonment of Teotihuacan was not the direct result of the strength of another centralized power, although some outside populations may have been involved in a minor way. Whatever the proximate cause, however, it is now clear that the abandonment of Teotihuacan led to a period of Balkanization in which no single center, or pair of centers, were dominant in the highlands. 3) The transitional horizon saw the immediat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Valley of Mexico and the Valley of Puebla-Tlaxcala, a distinction in which differential degrees of outside cultural influence may have played a part. This distinction was magnified in the early Postclassic, with the rising power of Tula on the west and of Cholula on the east, and Balkanization ended with the growth of empire.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在都市与区域农业互动耦合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影响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30 m×30 m的栅格尺度研究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1年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功能价值总量及密度均呈现从都市圈边缘区向核心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功能值密度高值区域分布较稳定,中值区域趋于零散化,低值区域面积收缩明显、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剧,并且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都市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空间演化格局是区域人口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高冬平  王佳佳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55-15757,15760
简述地域特色及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概念,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形成因素和塑造原则,并从遵从地域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场所精神、合理地选择材料和技术工艺3个方面,结合四川成都活水公园、浙江湖州下渚湖湿地公司、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及西溪湿地等相关实例,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景观特色衰退的问题,以城市公园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文化设计表达上的常用手法对地域文化进行分类,参照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市的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地域文化的丰富度不高,地域文化中缺少地域历史遗迹的保留。在5类地域文化中,艺术再创造类景观占有绝对优势,生活场景再现类景观的数量、多样性及文化表达等各项指标值都最小。地域文化艺术再创造和历史题材的借鉴类景观在设计与表达方面效果很好,表现形式主要为雕塑及景墙,文化题材丰富,但地域文化的表达在景观要素上种类单一,缺乏对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地域文化内在含义挖掘不够深刻,多为表面形式展示,而缺少对文化的深层挖掘与传达。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分形理论,以山西省晋中市为研究区域,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和GIS技术,测算了晋中市农村城镇化体系的分形规律,并利用经济发展盒子维数和关联维数,讨论和分析了晋中市内各县(市)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分形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农村城镇化体系呈现了自然科学所特有的分形特征——城市规模分形;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地域分布高度相关,也具有分形特征,且城镇体系规模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快慢受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比较大,并指出要消除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仅要依靠区域内经济的带动、国家经济开发项目的支持及其力度的增大,而且还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开展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挥区域条件互补的优势,提高区域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张恒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83-385,389
城市群的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最好的城市群,对推动整个西部的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概况,探讨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