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草原是最大的"地球之肺"、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资源宝库"、国家安全的"保护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战场".因此草原保护建设大文章是亟需尽快实施的宏观工程.为此,就做好草原大文章的意义、当前主要存在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为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大文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大文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切实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大文章,是实现我国草原生态全面好转和草原经济大发展的根本,要有大手笔、硬措施:(1)从国家发展全局高度统筹草原保护建设;(2)完善惠及农区和牧区的大农业政策;(3)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步伐推进草原建设;(4)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措施加快落实草原承包;(5)将减少草原人口压力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6)加快建立健全而有效的草原发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谈对做好草原大文章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广袤的草原功能多样,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核心,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学利用草原为前提,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偿为保障,以推进草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强化草原法制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实现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草原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做好草原大文章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1 做好草原大文章的提出 2008年8月20~22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内蒙古就农牧业发展、草原保护与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时强调指出,我国草原面积多达60亿亩(4亿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关系国家生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要求紧迫,各级农牧部门、广大草原牧区一定要全面落实党在牧区的基本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实行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制度,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草原"绿起来"、草原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切实做好草原保护与建设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及其在我国的合作状况。指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给我国草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并就我国草业如何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其发展提出了五点对策:(1)加强草原碳汇功能的宣传,明确草原的战略地位;(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草原碳汇观念,提高自觉保护草原的意识;(3)加强草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高碳汇草原生态系统;(4)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保证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草原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为积极践行"8337"发展思路,加快推进自治区草原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草原生态建设成果,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安全辱障,做好"十三五"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年5月13日,内蒙古农牧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永志同志,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李青丰教授、卫智军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海山教授,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草原站、草原勘察规划院、饲料草种监督检验站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就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座谈与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8日)我国有60亿亩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草原执法监督,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题中应有之义。"十二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75万起。为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精准扶贫、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做好"十三五"时期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加快草原生态改善,推进草牧业发展,2016年12月,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  相似文献   

9.
努力谱写草原保护建设新篇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概述草原保护建设的意义和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实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目标及采取的五项具体措施:(1)以完善政策推动草原保护建设;(2)以重大工程支撑草原保护建设;(3)以生态规律指导草原保护建设;(4)以科技进步提升草原保护建设成效;(5)以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总结新成绩新经验,坚定做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信心2009年以来,草原工作年年有突破,草原这篇大文章终于破题了,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草原认识定位达到新高度。草原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农牧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长期以来,受农畜产品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强调草原生产功能多,重视草原生态功能少;强调草原开发利用多,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阈值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金  魏彦强 《草业学报》2017,26(1):195-205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干扰和损害,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风险或安全评估已成为全球变化和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其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生态安全阈值的判别和认知是生态系统风险或安全评估的关键和核心,更是全球变化胁迫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生态系统不同胁迫要素为切入点,对生态安全阈值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显示通过提高生态安全阈值的判别和预估水平,不仅可揭示生态系统稳态转化与气候变化、碳氮循环、土地和草地利用、区域政策制度等胁迫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对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意义重大。当然,鉴于不同胁迫因子及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健康性及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判别的复杂性,生态安全阈值厘定和预测能力极为有限,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草业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观点。提出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全局,要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草的生态屏障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充分发挥草的经济功能,确保草业产业化顺利推进;充分发挥草的人文社会和其他功能,促进资源利用,推动社会进步;加大宏观政策研究力度,促进现代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草原监测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  杨季  刘帅  陶伟国 《草业科学》2010,27(11):166-170
草原监测是草原保护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长期观测,可以准确获取草原资源与生态等动态变化数据,为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决策参考。简要论述了澳大利亚草原监测体系的发展和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认为澳大利亚草原监测工作具有稳定的投入机制、重视长期固定监测点建设,以及监测内容丰富等特点,值得我国草原监测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生态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生态建设和治理国土的基本材料-牧草种子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草地生态建设,沙尘暴治理,退耦还林(草)和大面积的草原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都迫切需要大量适应性强,能防沙治沙的优质牧草种子,巨大的需求必将刺激牧草种子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天然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草原利用不合理,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加重,在此背景下给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草原鼠害是危害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流行,不但会降低草原的载蓄量,使得优质牧草的显著下降,且还会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一步加重人、畜、草地之间的矛盾,影响草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内蒙古亚克石市草原除害的防治现状,并提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但长期以来由于农牧民的过度利用,使得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输出输入失去平衡,造成大面积草地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生态恶化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建植作为畜牧业发展兼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稳定性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查阅近20年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人工混播草地暂稳态学说,明确暂稳态内涵及意义,完善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暂稳态维持技术体系,为我国畜牧业健康持久发展和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e need for a unified mechanistic ecological framework that improves our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predicts vegetation change, guid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toration, and fosters learning is substantial and unmet.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integrating various types of ecological models into an overall framework has great promise for assisting decision making in invasive-plant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vercoming barriers to adoption of ecologically based invasive-plant management will require developing principles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a useful format so land managers can easily understand the linkages among ecological processes, vegetation dynamic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ssessment. We have amended a generally accepted and well-tested successional management framework into a comprehensive decision tool for ecologically based invasive-plant management (EBIPM) by 1) using the Rangeland Health Assessment to identify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need of repair, 2) amending our framework to include principles for repair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that direct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3) incorporating adaptive management procedures to foster the acquisition of new information during management. This decision tool provides a step-by-step planning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assessment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with process-based principles to provide management guidance. In our case-study example, EBIPM increased the chance of restoration success by 66% over traditionally applied 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in an invasive-plant–dominated ephemeral wetland ecosystem. We believe that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BIPM and will enhance our ability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sustainable invasive-plant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9.
临夏市近几年来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2019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栏牛1.09万头、羊2.99万只、猪0.97万口。全市玉米种植面积2.17万亩,而玉米秸秆利用率却在70%左右,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减少优质玉米秸秆饲料的浪费,笔者通过实际制作并多方调查研究得出玉米秸秆袋装青贮技术为我市提供了大量优质粗饲料,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减少养殖场饲养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为我市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是其一大特点。通过加大实验力度、强化临床实践及以就业为导向引入校企联合等措施,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