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开 1 0月份以后淡水鱼起捕高峰期 ,以银鲫专养塘一年养殖二茬的方法 ,6~ 7月份起捕大规格商品银鲫。 7月中下旬养殖银鲫片子 1 2月份起捕鱼种后放足大规格老口银鲫鱼种 ,这种养殖方法具有放养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高产高效益等特点。笔者于1 999年在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淡水养殖场进行了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池塘试验池面积为 42亩 ,池壁系块石砌成 ,池形长方 ,底泥厚 30~ 40cm ,池塘蓄水最大深度为 1 .5m ,进排水方便。于 1 998年 1 1月底干池用 5 0 0kg生石灰在食台四周及有积水处泼洒 ,一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池塘单位效益,我们在水产试验场进行了以银鲫为专养一年两季的试验。1999年12月份放银鲫鱼种,待2000年6、7月份起捕大规格商品银鲫后,7月下旬放养银鲫片子,11—12月份起捕鱼种。具体情况见表。下面就此次试验作一简单介绍。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情况试验池面积为4.5亩、块石护坡、98年刚清过塘、池塘淤泥较少、最高水深为2.5米、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配有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北河庄渔场在1997年开始摸索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取得了成功。具体办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方式:采用池塘培养银鲫,搭配部分红出鱼。级培育2.养殖工艺:引苗分塘二级培育培育分塘成鱼起捕。1997年4月23日从南方引进银鲫县花10万尾放人2亩池  相似文献   

4.
李超 《内陆水产》2001,26(5):35-36
建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发病少,易饲养等特性,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池塘养殖建鲤已广泛兴起,尤其是网箱养殖建鲤迅猛发展。但大规格建鲤鱼种的缺乏,阻碍了网箱养殖建鲤的发展。为提高水面利用率,推广利用流水池塘放养网箱培育鱼种技术,笔者所在单位于1999年4月~12月,在平邑县铜石镇彭家泉流水池塘(2.47公顷),设置4只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进行大规格建鲤鱼种培育试验,1999年12月起捕,共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7 280千克,单产113千克/米2,尾重100~150克,养殖成活率达91%,效果很好。现把此项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鲫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辉 《淡水渔业》2001,31(1):12-13
由于鲫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目前已成为北方地区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根据我们公司从1994年到2000年近6年的研究和实践,并结合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的鲫鱼养殖实践,总结出鲫鱼养殖的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使用:1 池塘主养鲫鱼技术11 关于放养密度①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g。②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g。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规格大小进行增减,池塘面积大,规格小,降低密度,池塘面积小,规格大,增…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提高产量和效益出发,于1996~1997年在余杭市东塘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淡水青虾池塘养殖高产高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报道如下:一、试验们况1996年试验池塘12只,每只池面积3~5亩,6月10~15日放养自繁自育虾苗464万尾,每亩放养8万尾,规格为l.5~  相似文献   

7.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淡水渔业》2002,32(4):20-21
鳜鱼是当前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其养殖模式有多种 ,现将其技术要点分别介绍如下。1 池塘主养1 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清新 ,底泥少或无 ,池塘面积 1~10亩 ,以 2~ 5亩为宜 ,水深 2米左右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1 2 饵料鱼培育(1)饵料鱼品种 根据适口性、经济性原则 ,可选择银鲫、鳙、草、鲂为饵料鱼 ,有条件引进鲮鱼则更为理想。(2 )饵料鱼养殖利用鳜鱼池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 ,可自繁银鲫苗或在鳜鱼放养前 10~ 2 0天投放家鱼苗 ,苗放养量 4 0~ 6 0万尾 ,其饲养方法宜用豆浆或其它饲料 ,不宜过多施肥。中后期饵料鱼则…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成鱼池混养乌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海平  王忠 《内陆水产》2001,26(2):31-31
1养殖池塘的条件  池底部有适当的淤泥,但不能太厚,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这样既满足乌鳢潜伏于淤泥中的习性,又便于冬季起捕,保证冬季干塘捕尽。池塘要加宽加高,池埂高于池水最高水位40~50厘米以上,防止乌鳢跳上池埂,进出水口安置好防逃设施,排灌要方便,便于更换水体,调节水质和排干起捕。2乌鳢鱼种的放养2.1苗种规格  乌鳢十分贪食,凶猛,可吞食相当自身1/2大小、甚至2/3大小的其它鱼类个体,所以套养到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至少要比成鱼鱼种规格小一半,否则会造成鱼池中的乌鳢鱼种吞食成鱼鱼种现象,影响成鱼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9.
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面积以5~20亩为宜,面积过大,起捕时规格差异大,养殖时投喂饲料规格难掌握;面积过小,产量低。水深以1.5米以上为宜,1米左右亦可养殖。  相似文献   

10.
鱼虾双季养殖,就是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中养殖一季鱼和一季虾的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水产品市场淡季的有效供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现将试验情况作一总结。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条件试验池为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宝基地12号池,面积12亩,水深约1.5米。该地位于长江边,水质好无污染,进排水较方便。1.2鱼种放养鱼池在放种前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用3%食盐水和20X10“’晶体敌百虫消毒后再放入池中。其中银鲫共放18ap尾,135o千克,平均尾重对克,花白鲢共放12op尾,10o千克,平均尾…  相似文献   

11.
肖志国  王秀兰 《水产科学》1993,12(11):19-21
在池塘条件相同情况下,改养方式以鲤为主,试验池搭配鲢,镛,团头鲂,银鲫,鲶鱼,对照池仅搭配鲢,鳙鱼,亩投饲量相同,试验池亩产量,亩盈利,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对照池,总产饲料系数,kg鱼饲料成本明显低于对照池,试验结果表明,多种鱼混养更能充分地利用池塘水体和饵料,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但由于草鱼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等原因,近几年养殖数量下降于其它品种。笔者为探索大规格草鱼鱼种培育高产技术,在本市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试验。1997年养殖试验面积26亩,总产15990kg,亩产615kg,亩净产大规格草鱼鱼种410kg(4510尾),养殖成活率达88%。总结几年来的养殖经验,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的基本条件:面积2~5亩,水深1.5~22m,排、灌水方便,池底平坦,并有10cm左右的淤泥,有利于保水保肥和拉网操作。2池塘的情整、消毒:鱼种下塘前,一定要做好池…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2011年10月,我站在三明市三元区新坑坂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先科巨鲫养殖试验示范,获得高产高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是经过改造后的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标准,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面积为7.3亩,水深2.5~3米,池底平坦,为沙壤土,淤泥少,泥厚15~20厘米,有独立  相似文献   

15.
孟庆智 《科学养鱼》2003,(11):23-23
鲫鱼起捕多集中在秋、冬季节,由于上市集中,货丰价跌,而每年的五六月份鲫鱼市场价格高,相同规格价格可提高20%~30%。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渔场指导养殖户把湘云鲫养至0.4千克以上再贮养到翌年五六月份出售,接着放养湘云鲫夏花鱼苗育成冬片鱼种,这种养殖方法,两年中一年成鱼一年鱼苗,可有效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介绍这种养  相似文献   

16.
3种鲫鱼养殖对比试验小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工健  程献 《内陆水产》1999,24(3):20-20
湘云鲫(原名工程鲫)、彭泽鲫、日本白鲫是我国目前养殖较普遍的3种鲫鱼,为了更好的弄清湘云鲫与彭泽鲫、日本白鲫在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差异,自1998年5月12日起进行了这3种鲫鱼不同池的对比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选择试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池塘主养乌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Channaargus)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生长快、个体大,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经济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海鲜杂鱼、鸡肠子为食,饲料容易解决,适合池塘主养。为探索北方地区规模化养殖技术,笔者于2003年在辽阳县黄泥洼镇二场进行了池塘主养乌鳢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期为淡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试验池1口,面积0.67hm2,池深2m,最大水深1.8m,底质为沙壤土,淤泥15cm,水质呈弱碱性,进、排水方便。放鱼前注水1m,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1.5g/m3。1.2鱼种放养试验用乌…  相似文献   

18.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0,(10):36-37
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淡水白鲳的饲养期一般从 5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池塘尚有 5~ 6个月的空闲期,可以再轮养青虾。为了保证淡水白鲳能尽早上市,青虾有足够的生长期,可投放大规格的淡水白鲳冬片鱼种,养至 8月底前起捕上市,然后再进行青虾秋季暂养及春季养殖。这样全年可进行三季生产,每 667 m2产淡水白鲳 500 kg,青虾 70~ 100 kg,利润可达 4 000~ 5 000元。比单养淡水白鲳效益提高 30%~ 40%。现将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技术介绍如下。 1淡水白鲳快速养殖 1.1池塘准备 …  相似文献   

19.
优化沿海滩涂淡水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沿海滩涂淡水养殖试验和实践,确定了以银鲫为主体鱼,每公顷净产2500kg的多种鱼类、多规格、适当密度的混养模式。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可利用各种食性鱼之间的互利作用。充分发挥“土、水、鱼、料”的生产潜力,再辅之以科学管理,适时起捕等配套技术的革新,每公顷可获纯收益达7500元,比传统养殖模式每公顷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同时土壤脱盐加速,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我们于2000年从广东省引进淡水石斑鱼大规格鱼种进行养殖试验,基本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于2001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人工繁殖a.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江苏省现代渔业(西山)科技示范园内,试验池2只,面积各为1亩,池塘编号为5号、6号,池深1.8m,水深1.5m,淤泥5cm左右,池塘底部平坦,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b.亲鱼培育:此次繁殖用的亲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