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3.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蟹种的性早熟是指当年生产的蟹种中有一部分个体较大,通常规格在20克以上,其性腺已发育成熟。上海朱文祥(1990)指出,当年蟹种培育中存在性早熟现象,池塘培育的蟹种,当年大约有20%左右的蟹种达到性早熟。据湖北徐兴川(1994)报道,用性早熟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死亡...  相似文献   

5.
蟹苗池塘培育蟹种技术操作要点赵明森(江苏省水产局210009)利用人投蟹苗(或天然蟹苗)池塘培育蟹种,是发展河蟹养殖解决蟹种来源的根本途径,也是完善河蟹养殖技术的重要标志。为搞好河蟹有种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益,现将蟹苗池塘培育蟹种主要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  相似文献   

6.
『三控三调』培育优质蟹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各地养殖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经验来看,放养的一龄优质蟹种要求规格在 80~ 160只 /公斤。用这样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成活率高,生长快,出池的商品蟹 90%以上都可达 150克 /只,品质优越,深受市场欢迎。但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存在的最大技术难点就是,蟹种的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的蟹种比例过多,蟹种的单产水平偏低,现已成为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笔者认为,要搞好一龄优质蟹种的培育,关键是要在养殖技术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广“三控三调”培育一龄优质蟹种的新方法。   所…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蟹技术(下)七、苗种放养1.放养时间。稻田养蟹有几种方式:暂养成蟹、养殖成蟹、培育蟹种,它们放养时间早迟不一。暂养成蟹和培育蟹种一般都在6月中旬以后,购进成蟹和Ⅲ期左右的幼蟹,这时秧苗已经栽插并已成活,因而购进后可直接放入稻田。而稻田养成蟹、蟹...  相似文献   

8.
蟹种强化培育水化学因子周年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河蟹产业主干中的蟹苗和商品蟹养殖均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做为承前启后的蟹种阶段始终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蟹种培育风险较大,蟹种培育技术还不成熟,致使蟹种培育成活率平均只有5%-10%左右。本工作通过摸清池塘蟹种规模化强化培育阶段池塘主要水化学因子的周年变动规律,探索蟹种产业化培育技术和模式,寻找蟹种强化培育比较合适的水化学指标,为提高蟹种培育成活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蟹业的高速发展,天然蟹种越来越少,近几年,已接近枯竭,蟹种的来源多靠人工培育而得。进入冬季、人工培育的蟹种只有进行并塘越冬,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成活率及回捕率不会降低。蟹种的并塘及管理,是养蟹户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为蟹种并塘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河蟹养殖要适应市场变化形势,适时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现有大眼幼体孵化和蟹种培育(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成蟹养殖生产,实现大眼幼体孵化、蟹种培育(养殖)、成蟹养殖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池塘培育蟹种试验近年来,养蟹业迅速发展,衰退的长江蟹种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养殖业的需求。为此,利用有限的长江幼蟹进行人工培育蟹种已成新的重要课题。为了摸索幼蟹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生活习性、产量及经济效益,我们于1993年在我县中闸乡河口村进行了试验,现...  相似文献   

12.
在河蟹育苗、幼蟹培育中,常见蟹体表有纤毛虫寄生,稍有不慎,即造成蟹大批死亡。笔者在塑料大棚培育5期幼蟹工作中,针对纤毛虫病的发生,进行了福尔马林等3种药物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病蟹症状附着有纤毛虫的幼蟹行动迟缓,食欲降低,体质瘦弱。镜检可见幼蟹的附肢...  相似文献   

13.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个蟹市场价一路走低,大个蟹一路走高且供不应求。欲养大个蟹,必须有无公害蟹种作保证。各地对无公害蟹种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将无公害蟹种稻田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池大眼幼体(Megalopa)培育优质扣蟹(Juvenile Crab)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蟹培育是河蟹养殖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的是一种扣蟹培育新方法-利用土池大眼幼体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秦南镇胡村青年农民胡加喜,根据市场蟹种供不应求的行情,在1公顷低产农田中进行幼蟹(俗称蟹种)人工培育试验获得成功,共培育幼蟹400多公斤,创产值近10万元,纯利5、8万元。现将其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蟹种出地规格偏大、性成熟比例过大的问题,从而给蟹种越冬带来困难,造成第二年开春大批蟹种死亡。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对蟹种性早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原因1投喂饵料过多过精,特别是动物性饵料过多,再加上培育地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生性贪食的河蟹一方面加速了生长,形成了一大部分大规格蟹种,另一方面促进了性早熟。2有效积温增加,促使性腺发育加快。特别是池塘、稻田培青蟹种时,由于水体较小,水位较浅,水温回升比湖泊、河道、草荡等大水面来得快。再加上培育蟹种一般在夏秋高温…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繁蟹苗(或天然蟹苗)池塘培育蟹种,是发展河蟹养殖解决蟹种来源的根本途径,也是完善河蟹养殖技术的重要标志。为搞好河蟹育种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益,现将蟹苗池塘培育蟹种主要技术操作要点介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定浓度的骨条藻藻液培育河蟹的胚胎,使河蟹的胚胎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培育相比,生态环境中培育的胚胎,没有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河蟹的胚胎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挂笼前无须使用高浓度的药物对种蟹进行消毒处理,种蟹的成活率高,蟹卵质量好,排幼集中,平均每只蟹的出苗量高。  相似文献   

20.
任德甫 《内陆水产》1995,21(4):23-24
河蟹育种技术用蟹苗(大眼幼体)直接养殖成蟹,成活率极低,产量不高,效益也不理想。因此,采用网箱和池塘,育成蟹种(扣蟹)后投放,是提高养殖成率的重要措施。现将培育蟹种的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池要求培育池水面为1/15—1/5公顷,最大不要超过2/3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