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盆栽浇盐的方法对3个树种盐胁迫后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不同树种相对生长量和生物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各指标在胁迫浓度下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树种对盐胁迫的响应浓度有差异。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出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综合法评定树种耐盐性依次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枸杞(Lycium barbarumL.)白榆(Ulmus pumila)。  相似文献   

2.
3个树种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以卫矛、沙枣和美国白蜡实生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对盐胁迫下各树种的形态表现、生理指标响应和矿质元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植物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生物量都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盐胁迫后,Na+含量在根茎叶中逐渐升高,而K+在不同部位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在根中逐渐减少,在茎中无明显的变化;在叶片中,3个树种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卫矛>沙枣>美国白蜡,这与根据盐害症状表现的排序结果相一致.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耐盐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株高相对生长量、膜透性、脯氨酸、根茎叶中的Na+和K+含量是与耐盐性评价有重要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浇盐的方法,以"宁杞一号"为试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对盐胁迫下枸杞生长表现和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枸杞生物量下降;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POD)含量、可溶性蛋白先增后降,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一直增加,通过各指标的分析,说明:"宁杞一号"抗盐性树种,适合在中度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盐雾胁迫对7种海岛树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1月,采用18‰盐度盐雾喷雾,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柯(Lithocarpus glaber)、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滨柃(Eurya emarginata)进行0、0.5、1、2 h/d胁迫试验,连续喷雾35 d,测定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分析盐雾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红楠、普陀樟、滨柃、舟山新木姜子柯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峰值或大幅上升出现的时间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有所提前,而全缘冬青、厚叶石斑木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各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峰值一般出现在前中期,至胁迫结束,厚叶石斑木叶绿素含量上升明显,舟山新木姜子上升不明显,柯、红楠下降,其他树种无明显规律;全缘冬青和厚叶石斑木相对电导率增幅较小,受试的其他树种增幅较大,最大值出现在胁迫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6.
采用Hoagland营养液+MnCl2·4H2O为胁迫溶液,以用营养液培育的幼苗作为对照,设置T1中度低锰(20%营养液)和T2重度低锰(5%营养液)作为胁迫处理。分别在第10 d和第20 d取样,进行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等指标的测定,以探索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在低锰环境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降低,江南油杉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锰浓度的降低,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逐渐下降,细胞受损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叶绿素总含量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在短时间内随锰浓度降低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含量逐渐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在短时间内随锰浓度降低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含量逐渐下降;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1年生七叶树幼苗抗旱性,采用盆栽称重控制土壤含水量下限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处理水平,测定其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七叶树幼苗叶绿素总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在短期胁迫下CAT、SOD、P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长期胁迫下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短期胁迫下随胁迫程度加深先升高后降低,长期胁迫下其含量先下降后升高;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总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复水试验表明各生理指标均有恢复,表现出较强抗旱性,七叶树可以作为干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容器苗施加不同质量分数黄腐酸钾(FA-K)后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揭示FA-K缓解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差异性,为冬季北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桧柏的管理维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2年生桧柏容器苗开展盆栽试验,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设置0.7%NaCl和0.7%CaCl2 2种盐分,每种盐分设置0、0.05%、0.10%、0.30%和0.50%5种质量分数FA-K处理,测定各处理下桧柏苗生长指标(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 0.7%CaCl2胁迫对桧柏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0.7%NaCl胁迫;0.7%CaCl2胁迫下桧柏苗除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NaCl胁迫外,其他生理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NaC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金丝楸幼苗生长、光合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楸树耐盐碱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法对金丝楸幼苗进行不同盐碱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物量、光合及生理指标对不同盐碱响应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盐碱胁迫对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盐碱胁迫下,金丝楸幼苗叶片受伤害程度为Na2CO3>混合盐碱>NaCl;新增株高和地径、地上部和根的干质量和鲜质量、生物量、根冠比均受到明显抑制,并随盐碱浓度增加而抑制加强,但生长胁迫指数均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都随胁迫浓度增加而不同程度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转录组测序共产生约60.4 Gb原始数据,组装得到55 793个Unigenes,其中29 534(52.93%)个Unigenes获得了注释;通过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3个比较组(CK vs NaCl,CK vs Na2CO3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广东含笑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法,以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1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不同时间低温胁迫环境(6℃)对嫁接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苗木恢复生长48 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但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与MDA含量均有所下降。2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广东含笑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水分利用率(WUE)均持续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上升;恢复生长48 h后,Ci有所下降,其余均不同程度回升。表明广东含笑嫁接苗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轮廓的精度控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4种忍冬属植物花粉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长白山4种忍冬属植物长白忍冬(Lonicera ruprechtiana)、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黄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蓝靛果忍冬(Lonicea caerulea L.)的花粉形态结构,并对有关分类学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