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漳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福建漳平市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产业。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工作主题和茶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茶产业发展,采取"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优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漳平茶产业,打响"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和"官田铁冠"三大特色品牌,有力推进全市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西棉花》1994,(2):1-2
积极推行棉菜套种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江西省棉花生产办公室我省广大棉区自1991年以来,在大力发展棉花生产的同时,为了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组织群众积极探索发展"三高"农业新路,大面积推广棉菜套种等新的种植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棉菜...  相似文献   

3.
祥云县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其后经历了70年代的"四自一辅"和80年代的"四化一供"的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祥云县于80年代初建立种子公司,专门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经营推广、技术服务、种子管理三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全县粮食增收的发展史,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太D"商标荣获"武汉市著名商标"和"湖北省著名商标"、"华惠"牌太D系列产品荣获"武汉名牌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看到这无数的荣誉,人们无不对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5.
浙江茶情(2)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11,37(2):130-131
1 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实施"十二五"桑茶果转型升级方案,3月31日,省农业厅在杭州召开全省桑茶果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浙江茶产业发展思路,即以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为主线,以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为重点,以茶叶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培育四大优势区域(龙井茶产区、浙北白茶产区、浙南早茶产区和浙西优质茶产区),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实施产业转型,推进产业升级,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五新"科技成果,推动我省茶产业持续发展,福建省发改委、省农办、省农业厅联合在政和县召开"农业‘五新'茶产业项目成果专场对接会"。这是福建农业界和茶叶界重大的科技活动!更是政和县难得的好机遇。借此机会浅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花生学报》2011,(2):36-36
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于2011年5月5日在青岛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专用花生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及各协作单位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相似文献   

8.
阐述根据地域特点发展差异化产品,以特色和精品实现农业增效;统筹整合涉农组织,在产业链的利润中维护农民利益;发展热带特色农业观光园区,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在海南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全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王静 《北方水稻》2013,43(3):73-75
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和优化农机装备水平;实施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机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以“三大平台”建设提升闽台农业合作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稻麦科技》2011,(1):12-12
2010年闽台农业合作持续拓展,保持先行。全年全省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75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闽台农产品贸易达到5.96亿美元,增长63%。为提升闽台农业合作层次,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在2011年着力建设闽台农业合作、推广和交流"三大平台"。  相似文献   

11.
茗皇茶扶贫模式及品牌营销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是集名茶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基地位于湛江市廉江长山镇的晒谷嶂、仙人峰等山脉,引种名茶1万多亩,基地被确认为"省有机茗皇茶标准化示范区"、"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依托龙头企业发展水稻产业化,抓好技术服务,阐述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等创造绿色稻米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农业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萍  蒋佐升 《作物研究》2010,24(4):274-276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十分紧迫的农业信息服务,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新技术,创建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建立以网络新媒体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站、农业信息短信、农业手机报、农业电子信箱、农业呼叫中心、农业电子显示屏、农业电子触摸屏、农业电视节目专栏、农业网络视频、农业信息专用接收机等多种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有利于做好现代农业的信息服务工作,更好的为政府农业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包括城镇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林康 《中国茶叶》2010,32(10):4-5
近年来,松阳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产业成为繁荣一方经济和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09年,松阳全县有茶园面积10.9万亩,茶叶总产量8460吨、总产值4.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32.2%;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4.2万吨、交易额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0%、85.1%。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  相似文献   

16.
沈国琴 《茶叶》2010,36(3):191-193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在积极发展国计民生的基础上,该如何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此为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增添更具品位、更趋现实意义的内涵便成为众多文化传播机构的历史使命。当代博物馆作为"既反映社会又服务于社会"、"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传承和展示人类文明的最好载体,是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文化资源,是国家、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强调和突出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和服务功能、扩大教育外延和服务内涵以提升市民的品质生活便是博物馆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经两年研究、示范与推广,"超级稻-无限生长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开发冬季田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农业效益目标,有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深化.  相似文献   

18.
竹君 《中国茶叶》2011,(10):28-30
今年4月28日,奉化市林特总站高级农艺师方乾勇,荣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宁波茶界继陈洋珠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的又一崇高荣誉。此前,他已先后获得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奉化骄傲——我身边的文明之星"等荣誉称号十多项。  相似文献   

19.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随着"种子工程"、"国家优良工程"、"良种补贴"等项目的实施,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尤其是"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普遍提高了农民对优良品种新的认识.良种购买率大幅提高,从而形成良种销售量大幅上升趋势。加强良种推广建设工作,对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缓解世界粮荒等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种黄华占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属籼型常规稻,株型集散适中,熟期较早,茎秆较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浙审稻2010014),并列入省"0406"计划新品种展示示范计划。为探索该品种原生态生产栽培技术,加快示范推广步伐,由云峰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遂昌县种子管理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