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种业》2006,(5):58-58
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这是目前我省唯一的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国际杂交水稻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介绍超级杂交稻未来变化趋势以及超高产最新研究成果时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1.8米甚至2米,3年内大面积超级稻每667米2产量将实现超过1000千克的目标。(曾鹏辉)产权的5个玉米新品种实现多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隆平 《农学学报》2018,8(1):80-82
为满足全国人民21世纪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该计划共分四期。第一期:1996—2000年,10.5 t/hm 2;第二期:2001—2005年,12 t/hm 2;第三期:2006—2015年,13.5 t/hm 2;第四期:2016—2020年,15 t/hm 2。2000年,育成了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其产量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10.5 t/hm 2的指标。21世纪初,以‘两优培九’为主要品种的第一期超级稻最大年推广面积约100万hm 2,平均产量在8.3 t/hm 2左右。第二期超级杂交稻12 t/hm 2的指标于2004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从2006年开始推广。2014年第二期超级稻种植面积接近100万hm 2,平均单产为9 t/hm 2左右。大面积示范目标产量为13.5 t/hm 2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于2011年实现。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于2014年取得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在湖南溆浦县百亩片单产达15.4 t/hm 2。基于上述已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水稻在理论上的产量潜力,启动了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产量指标为 16 t/hm 2。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信息》2011,(11):15-16
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产量达926.6kg/667m^2,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纪录。由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三期目标是,同一生态区两个点连续两年百亩示范片产量达到900kg/667m^2。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稻高产理论与实践初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水稻产量提高和株型变迁时代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水稻株型模式差异的比较,阐述了超级杂交稻“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株型模式的特点。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该模式“有效增源、扩建高库容、高源库水平的协调”、“矮穗层”的抗倒力学及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超级稻超高产实例的分析,率先提出了超级稻实现超高产目标的部分生理指标,重点介绍了适于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7.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兴宁市超级杂交稻示范品种概况,分析了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结果,总结了示范区超级稻主要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市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怀集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确定,推广深优9516、深两优5814、五丰优615和天优3618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并配套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及高产栽培技术累计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收到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6,(9):34-34
由湖北大学和该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这是目前湖北省唯一的超级稻品种。 7月11日,在湖北省监利县召开的“两优287”现场观摩暨产业化研讨会上,湖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宣布了这一消息。“两优287”属杂交早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光合特性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中国超级稻在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超级杂交稻在耐光氧化等特性上具有一定的生理优势,但适应性研究仍然是超级杂交稻选育和应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今年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900"高产攻关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026.7公斤,宣告我国超级稻"吨粮田"诞生。今年,新洋丰肥业推出超级稻专用肥,在超级稻试种区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推广,用于超级稻种植。从收获测产情况来看,普遍高于农业部设定的超级稻预期产量。表明洋丰超级稻专用肥与超级稻"吨粮田"同步通关。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利用水稻"天丰A"与"R998"组配而成的感温型杂交稻强优组合,也是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超级稻品种之一。梅州市于2003年引进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应武陵山区生态特点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加快超级杂交稻的推广和合理布局,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大田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优 1016、两优 1047、两优 339、两优 5 号和两优 342 产量在 800.00 kg/667 m2以上,丰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建议以上 5 个品种(组合)可以在龙山县生态条件下扩大示范,并申报农业部超级稻认定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农业部公开发布的权威文件数据为依据,从国审水稻品种选育、超级稻品种选育和水稻推广主导品种育种3个层面,对我国“十一五”水稻育种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稻育种以杂交稻、籼稻为主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国审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数占总数的77.43%,其中又以三系杂交稻占统治地位,籼型水稻品种占66.32%;水稻育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应武陵山区生态特点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加快超级杂交稻的推广和合理布局,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大田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优 1016、两优 1047、两优 339、两优 5 号和两优 342 产量在 800.00 kg/667 m2以上,丰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建议以上 5 个品种(组合)可以在龙山县生态条件下扩大示范,并申报农业部超级稻认定品种。  相似文献   

17.
超级杂交稻研究的重大突破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课题计划,已获得重大突破。按农业部提出的标准,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在2000年达到了每公顷产稻谷10.5t,较高产三系杂交稻增产15%.达到了农业部的第一期目标,在此基础上,新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义于2003年实现每公顷产12t,较高产三级杂交稻增产30%,基本上达到了农业部的第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即超级亲本选育——超级杂交组合选育——超级杂交制种,并详细阐述了各步骤的标准和实现其目标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水稻光温敏不育机理新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育基因位点(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的高低.按照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的技术路线,成功选育了父本996和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两个超级杂交稻亲本,利用前者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作双季早稻种植的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996,用后者选配出C两优87和C两优396等增产幅度大、极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稻新组合.遵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的技术路线,育成C815S,P88S和9771S等实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我国在超级杂交稻光合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包括不同品种超级稻的光合作用特性。  相似文献   

20.
桃源县超级杂交稻生产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桃源县超级杂交稻生产现状,超级稻示范、推广五项统一实施措施和十项成熟的技术,从九个方面分析了超级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项超级稻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