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世界艺术文化各式各样的语言中,园林设计作为其中一种较为与众不同的审美存在,所反映出来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甚至于不同思想的艺术文化背景,它们各自拥有着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形式。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著名园林中,具体举例说明并比较中国古典式山水园林和西方古典主义园林之间的对比差异,并对差异背后的原因、历史背景、美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黄春兰 《现代园艺》2014,(4):134-134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相似文献   

3.
李骄阳 《现代园艺》2022,(10):131-133
从中西传统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出发,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论述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中西园林特征并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差异探讨其产生原因,并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的优势。结合中国传统园林对西方园林影响的实例,探讨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4.
周曙  吴淑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2,(6):110-111,132
从东西方美学以及哲学自然观角度,分析法式古典园林中的"现代设计观"在中国传统观念下产生的审美经验,得出两国在传统园林审美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下法式风格在中国现今园林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消极反应,了解其顾虑存在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更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中西方园林历史发展的背景差异性,了解中西方园林铺地设计的现状。从铺地纹样、材料以及色彩等方面,分析中西方园林的铺地差异,最后探索中西方古典园林铺地设计对于当今园林设计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园林时期到如今的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植物在园林发展中起到诸多功效的作用。通过对特定时期的中西方植物景观差异性进行研究,以时间为轴线,从植物的景观功能、设计手法、空间营造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同时期下的中西方植物景观在设计手法和空间营造上受当时的人文条件、统治阶级、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植物设计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均反映了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的不同设计理念。旨在为之后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西方古典园林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人文思想中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蕴含了不同的造园思想,形成了2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氛围。通过对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研究,分别从园林的道路、植物、水体、雕塑、取景和空间等6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两者的艺术差异即对自然的崇尚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园林绿化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植物培植与造景的方式就是绿篱,绿篱包含了纯植物密植成行和篱笆植物之间相互构成的垂直绿化形式,用植物做成的绿色雕塑也属于园林绿化绿篱的适用范围。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几何造型的树篱逐渐成为西方园林重要的景观特征。研究探索园林绿化绿篱的种植与养护技术,以期对园林的绿化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红秀  霍艳虹 《北方园艺》2010,(14):125-127
西方现代景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园林的风格和形式。受到现代景观思想与设计手法的广泛影响,景观从传统中逐渐走了出来,并形成了现代园林一些明显与传统形式不相同的特征,该文从5个方面谈论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10.
李子轩 《现代园艺》2023,(10):145-147
园林从宏观角度分为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以我国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西方园林则以法国园为代表的几何形式,受历史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不同,因此园林的表现就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东西方哲学、东西方园林史,从对比的角度切入,探究东西方园林哲学思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园林植物听觉景观的形成、特点进行论述,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声景美的营造方法、植物种类,以及景观效果,并对现代园林中植物听觉景观的应用场所及配置形式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给园林工作者新的设计方法、理念,创造出更为多元化、人性化的现代园林.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和空间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植物包括各类野生或人工栽培的植物,包括从草本到木本,从地被植物到高大乔木。由于各种植物在形态、色彩、质地和性格特征上的差异,植物在园林中绘制出色彩斑斓、变幻多姿的景观画面,构建舒适、实用、能够产生心理共鸣的园林空间。植物作为园林中有生命的要素,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因素。植物在园林中具有观赏功能、建造功能和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从中西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研究中国园林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特点和生态美学价值,不仅是对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也对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园林差异出发,研究中国园林的审美特点以及生态美学价值,希望以此能对中国园林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阐述园林花卉植物的涵义、分类,分析该类植物应用的主要形式有花坛、花境、花丛与花群、花台及花池等,并对园林花卉植物在庐山风景区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类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竹类植物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园林造景中应用原则、配置形式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秦心雅 《现代园艺》2013,(18):178-178
本文主要阐述及分析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在布局上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并正反两面说明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这对日后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创作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体植物景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各自在水体植物方面的应用为基础,从水景形式、植物品种选择、植物造景手法3个方面探讨了它们的各自特点,通过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建议今后园林水体植物景观的发展应该从观赏性、生态性和文化意境3个方面予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静源 《现代园艺》2014,(8):145-145
从园林绿化中立体绿化的作用、立体绿化的植物配置技术、立体绿化形式以及立体绿化植物养护等方面对园林立体绿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植物造景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呈现出比较清晰而统一的手法、模式,但这与中式传统古典园林和西方的造园艺术手法不尽相同,而是吸收了中、西方的美学理论、种植技术及现代科学成果,融入于中国当下的植物造景中。这种新式的植物造景形式,称之为新中式植物造景。本文阐述了新中式植物造景的起源,并且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梳理了其构成要素和原理以及营造新中式景观的手法和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多肉植物在杭州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选取多肉植物应用频次较高的2个绿地及4个生活组团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多肉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应用频次和生长状态。结果发现:共调查到多肉植物36种,分属8科24属;多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为树池、花境、地被、植物雕塑和植物墙;目前园林中应用的多肉植物与生活组团中出现露养的多肉植物在品种上重合度低;多肉植物在杭州市园林应用上还存在种类单一、对多肉植物观赏特性及生长要求不了解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