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以马铃薯克851为材料,通过二年连续试验研究了马铃薯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N.80kg/hm^2、农家肥,104kg/hm^2)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表明增施磷钾肥的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根据实际生产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20kg/hm^2、P2O-80kg/hm^2、K2O-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2.
在隆德县进行了硫酸钾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施纯氮150.0kg/hm^2,五氧化二磷90-0kg/hm^2的基础上.施钾肥45.0~135.0kg/hm^2对马铃薯均有增产效果,增产率为5.4%~9.2%。在降水适中年份,以施K2O 60.0kg/hm^2左右为宜,产量可达23716.0kg/hm^2,增加效益532.1元/hm^2。测定结果表明,施钾肥对土壤养分总体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在施纯氮195kg和P2O5 120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改善小麦产量因素性状(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和提高小麦产量。在K2O施用量0~120kg/hm^2范围内,每增施K2O 15kg/hm^2,可增产小麦91.65kg/hm^2。在新乡市土壤养分含量和常规氮磷施用量情况下,施K2O 120kg/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粒籽粒品质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增施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增施不同量钾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酸钾(150.0-600.0kg/hm^2)可使马铃薯增产4.3%-5.3%,而且能明显提高大中薯率和薯块的淀粉含量,淀粉含量与钾肥施用量呈极显正相关,r=0.9742^**。综合分析施钾肥的经济效益,建议生产上在施用氮、磷肥的同时,以增施硫酸钾15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施用钾肥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春播马铃薯进行增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以600kg/hm^2的钾肥(硫酸钾)施用量最为经济有效,为今后大面积生产的合理化施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3414”试验设计,时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比例与金盏花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鲜花产量影响达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的鲜花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产3045.9—6414.2kg/hm^2;缺氮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58.54kg/hm^2,P2();126.61kg/hm^2,K2()62.80kg/hm^2,最佳产量为33722.58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巨峰”葡萄施氮、磷、钾肥的效应及其对果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泥田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产51.3%、19.5%、26.2%,产投比则分别为14.6,5.6,15.1;适量增施氮、磷、钾肥,配比适宜,可明显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降低酸度、改善其农艺性状;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分别为N 230.5kg/hm^2、P2O5 134.1kg/hm^2、K2O 271.3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6:1.2。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隆德县进行的马铃薯施氮试验表明,在施有机肥15 t/hm^2.P2O5 90 kg/hm^2,K20 60 kg/hm^2 的基础上,施氮可增产24.0%~39.6%。建议在降水适中年份,马铃薯施纯氮量以160kg/hm^2左右为宜,产量可达35662.0kg/hm^2,可增加纯收入5485.15元/hm^2。  相似文献   

9.
贵州中海拔地区水稻高产中的钾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省中海拔地区的紫云县采用水稻平衡施肥技术,水稻产量可达9.88t/hm^2,超过当地平均产量的1.6倍,钾肥与氮肥配施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水稻1.69~2.16t/hm^2,增幅22.1%~27.7%,施钾肥产投比可达1.7~3.7。施钾肥后水稻千粒重增加6.6%,增产以增加千粒重为主,粗蛋白含量增加12.14%,同时水稻品质有较大改善。钾肥施用后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试验认为,高产高效施肥的N:K2O比为100:85~113,即施氮(N)264kg/hm^2,施钾(K2O)225~300kg/hm^2为宜。施磷量应根据土壤中缺肥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获得22500kg/hm^2以上的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kg/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12.
包红静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4+22476-22394,22476
[目的]探讨钾肥的适宜用量,以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增产724~1464kg/hm^2,增收843~1365.TL/hm^2;施用钾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钾肥的效应方程为Y=6988.2571+13.40l9x—0.0334X^2(R^2=0.9635),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1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60kg/hm^2,最高产量为8321kg/hm^2,经济产量为8278kg/hm^2。[结论]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应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东农303马铃薯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N80kg·hm-2、农家肥104kg·hm-2)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kg·hm-2同时增施磷肥、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磷钾肥配合增施较单纯增施效果明显,其中以N120kg·hm-2、P2O580kg·hm-2、K2O170kg·hm-2、农家肥104kg·hm-2的施用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7个不同的肥料配比处理.研究肥料配比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对花生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生荚果、籽仁产量均有显著增产,增幅为5.25%-18.31%和4.64%-17.62%。在氮、磷、钾施肥基础上,增施氮肥处理5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883.25kg/hm^2、3349.95kg/hm^2,增产18-31%、17.62%;增施磷肥处理4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744.35kg/hm^2、3245.25kg/hm^2,增产14.94%、13.94%,两处理之间荚果与籽仁产量均不呈显著关系。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在氮、磷、钾肥施用一定基础上,增施氮肥、磷肥能显著地提高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钾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对马铃薯施钾的肥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黄泥灰泡土施用钾肥,小区试验马铃薯增产3.93~8.63t/hm^2,增产幅度为16.75%~36.79%,每1kg氯化钾可增产马铃薯9.86~35.36kg;大田对比试验施钾肥,马铃薯增产8.93~9.24t/hm^2,增幅37.54%~58.60%。结果还表明,施钾可以增加马铃薯薯块中钾与淀粉的含量,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间接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干旱山区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干旱山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乐薯1号为材料,在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0、60、120、180、240 kg/hm^2)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后马铃薯的产量均高于对照。施钾肥后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分别较对照高21.1%-49.6%和2.8%-11.8%。在一定范围内,钾肥用量越多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越高,但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随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呈下降趋势,当钾肥用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50 544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较对照增收7 775.28元/hm^2)。[结论]钾肥用量与马铃薯的效应方程为y=2 193.01+227.82x-12.65x^2,由此求出干旱山区马铃薯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13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钾肥用量为130.5 kg/hm^2。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优化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新品种“巴09—520”进行“3414”肥料运筹试验,建立“巴09—520”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数学统计模型和氮、磷、钾单因子用量模型;掌握各个施肥单元的优化施肥数量和施肥方法,获得“巴09—520”产量的最佳施肥量方案为施氮216.55kg/hm^2、磷172.33kg/hm^2、钾90.36kg/hm^2,此产量为7656.94kgmm^2;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棉花“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维明  潘琴  王亚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23-724,727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3414”设计原理,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田间试验,并运用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施氮增加了棉花株高、果枝层数和成桃数;施磷对株高和果枝层数无显著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成桃数;施钾导致果枝层数有所减少,对株高无明显影响。施氮棉花增产943.2kg/hm^2,增加纯收入3567.6元/hm^2;施磷最高增产284.4kg/hm^2。增加纯收入1129.2元/hm^2;施钾最高增产359.3kg/hm^2,增加纯收入1092.7元/hm^2。[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效果最好,钾肥次之,施磷有一定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棉花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193.5kg/hm^2,P2O5 46.5kg/hm^2,K2P 132.0kg/hm^2,由此得出最佳产量为3741.0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优质冬小麦品种邢麦4号为材料,在相同生态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N、K、P配制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适宜的配比用量为A282C3D1,即施纯氮239.88kg/hm^2,底、追各50%,底施五氧化二磷149.92kg/hm^2,底施氧化钾164.91kg/hm^2。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制约天水市贫困山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以播种密度、农家肥和化肥施用量为主因素,以本所脱毒马铃薯品种175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进行试验并建立了产量和商品率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寻优得出175产量达2.89万kg/hm^2的高产高效栽培农艺措施为密度8.19万株/hm^2,施农家肥1.14万kg/hm^2、马铃专用肥284.1kg/hm^2;商品率达72.4%的农艺组合为密度6.51万株/hm^2,施农家肥3.90万kg/hm^2、马铃薯专用肥40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