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地有不少农民利用笼簇式网箱进行河蟹养殖,获得成功。该网箱是制成笼格式,一只河蟹囚于一个小笼内,不可互相攀越、残杀,成活率可达90—100%,而且不用换水,管理容易,起捕方便。每平方米可产商品蟹1.5—2.5公斤。具体技术如下: 一、网箱制作:根据所养河蟹的规格大小,选择网目1—2厘米的尼龙网片缝制成200—400平方厘米大的网格,高1—1.5米,每平方米25—50格左右,格格相  相似文献   

2.
河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历来倍受消费者欢迎。然而河蟹上市季节集中,销售时间较短,既难满足消费者需要,又不利于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养蟹业的发展。为了探讨商品蟹的科学暂养技术,笔者曾于去年9月底10月上旬考察了阳澄湖地区养蟹者利用收割后的稻田屯(暂)养商品蟹技术(以下均称屯养): 一、群众屯养商品蟹的基本做法: 1.屯养稻田的选择和屯养池的建造。用来屯养商品蟹的稻田,必须紧靠水源,水质未被污染。9月20日前后,早稻收割完毕便开始选田建池。先将田埂内侧1.5米~20米宽的田土取15厘米深左右加高加固四周田埂,槌打夯实,达到不漏水。取土区的剩余碎底土铲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河蟹多种模式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蟹规格的重要一环。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大棚建造及准备 1.搭棚建池:土池面积一般0.034~0.067公顷,池深0.8~1.2米,水深0.3~0.8米,东西向为宜,池底平坦,池坡比1:15左右;塑料大棚钢架或竹木框架,两端开门,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稻田养殖河蟹当年养成商品蟹上市规格偏小,效益不高。为了延长河蟹生长期,天津津南区对早繁大眼幼体强化培育,取得了当年养成大规格商品蟹的好成绩。现将当年养成大规格商品蟹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养蟹稻田选在天津市咸水沽镇,这里紧靠公路和河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为2.67公顷。  相似文献   

6.
秋季 ,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 ,预防河蟹死亡 ,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自然死亡 俗话说 :“西风起 ,蟹脚痒。”每年 9~ 1 0月 ,都有一批生长了 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 ,性腺成熟 ,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 ,因已成熟 ,体内渗透压升高 ,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 ,大部分会自然死亡。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抓出售 ,否则会逐步死亡。2 感冒死亡 秋季昼夜温度变化大 ,水温差别也大 ,有时能达…  相似文献   

7.
<正> 河蟹是在半咸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的甲壳类动物(俗称螃蟹、毛蟹、大闸蟹)。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食用佳品,在医药和其它工业中有多种用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水产珍品。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特别在江、浙、皖地区农民河蟹养殖的热情很高。实践证明,河蟹的成活率及单位面积产量,池塘养殖较大水面放养的明显提高。这就为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商品蟹开辟了新路,又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途径。一、河蟹颗粒配合饵料研制河蟹属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喜食螺、蚌肉、死鱼、虾、昆虫、动物内脏等动物鲜饵料。生产中常因鲜饵料短缺而增大养殖难度。我们在研制河蟹配合饵料的工作中,根据蟹喜食物的营养分析,采取模拟法配制了幼蟹、中成蟹的颗粒饵料,进行小试、中试,完善配方,最后筛选出实用配方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8.
池塘鱼蟹混养,以蟹为主养,搭配鱼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能净化水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产实践证明,实行鱼蟹混养,亩可产河蟹150~200公斤,产鱼200~300公斤,比单养河蟹经济效益高。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混养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无污染、排注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要求塘底土质为粘土或砂壤土,淤泥不宜过  相似文献   

9.
秋季9~10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水温在20℃左右,正是河蟹生长的最佳时机。这时期,大部分河蟹经过最后一次脱壳成为绿蟹,性腺发育趋于成熟,河蟹生命力强,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据测定,秋天河蟹的摄食生长期虽只有一生的1/4,而增重却能提高50%~100%。为此,注意加强河蟹的秋季管理,是增加河蟹个体重量,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地有经验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成蟹商品规格,是促进养蟹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欲养殖大规格蟹,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良水面 大水体养蟹,天然饵料丰富,溶氧充足,养成的蟹规格大,色泽好。因此,养蟹水体的面积宜大不宜小,以湖泊、水库、河道等开放型水体围拦养蟹效果尤佳,池塘等养蟹水面也应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蟹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条件。 二、放养”扣蟹” 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繁蟹苗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使河蟹的养殖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河蟹的生长优势,但上市蟹的规格都在只重100克以内。因此,欲养成大  相似文献   

11.
池塘河蟹高产养殖与油菜轮作技术 根据生态循环立体开发、种养互补的原则,利用时间差,采取池塘河蟹高产养殖与油菜轮作技术,比只养殖河蟹亩效益增加20%以上,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一、池塘条件 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要求一个池塘面积以10~30亩为宜,水深1~1.5  相似文献   

12.
河蟹养殖中春放蟹种占有较大比重,多年来的蟹种市场行情告诉我们,春节后蟹种(1龄蟹种,俗称“扣蟹”)的价格较之冬季的价格相比,至少要高出一倍以上;加之较高气温条件下蟹种运输的存活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尽管春放蟹种已被一些专家所推崇、养殖户所认同,但确实存在比冬放蟹种在资金与技术两方面具有更高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最大可能地消除这些风险因素。 一、注重蟹种质量 1龄蟹种质量是近年来河蟹增养殖中倍受关注的技术问题。由于长江河蟹资源的严重衰退、蟹种市场混乱,至使相当部份的养蟹经营者因种子原因而出现高额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年底时值隆冬,早已过了河蟹上市季节,然而安徽省天长市界牌镇民兵渔场5000多千克的河蟹仍暂养在网箱里。当地养殖户告诉笔者,他们不急于将这些河蟹出手的原因在于:很快就要到春节了,现在市场上的河蟹行情看涨,150克规格的雌蟹价格已由刚上市的每千克60多元升到了120多元,  相似文献   

14.
(一)合理调整水位蟹池的水位一般以平台的地方为准,控制在0.8米左右,蟹池四周沟槽的水位有可能保持在1.5米左右。经过长时间的饲养,蟹池水质变老、变肥,对河蟹生长不利,因此要定期加注新水,以改善池塘水质。初夏每10~1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6-9月份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30%~40%。(二)控制水色与透明度蟹池中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通常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饲料污染主要是由于投喂过量的饲料、溶失于水中的饲料营养成分和未消化吸收的养分,尤其残饵是水产养殖中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刘家寿(1997)统计国外资料表明,池塘养殖虹鳟时残余饲料可达投喂量的1%∽30%,淡水网箱养殖虹鳟可达30%,海水养殖鲑鱼时可达15%∽20%。饲料未被鱼、虾、蟹吃掉的主要原因是适口性差,过度饲  相似文献   

1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螃蟹。根据地理位置、种群的不同,有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和瓯江水系之分。从近几年养殖效果看,长江水系河蟹生长快,个体大,群体增重倍数高,易捕捞,光泽、口感好,是三类水系河蟹的上品。瓯江蟹养殖成活率低,据湖泊单养、混养试验证明,回捕率不到1%,养殖效果差。辽河蟹的养殖效果属中等水平。 鉴别这三类不同水系的河蟹,必须从购蟹的产地上严格把关。现将这三类水系河蟹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养殖效果介绍如下: 长江水系河蟹,近似正方形,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质量上好的长江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蒸熟后呈淡红色。第4步足长而宽,多刚毛,前额齿4个,尖锐。一  相似文献   

17.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18.
林道 《饲料研究》2003,(10):21-21
河蟹甲壳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时间暂养过程中 ,蟹体遭受创伤后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 :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病斑 ,严重的病斑中间 ,轻戳即可穿过 ,有的步足末端还往往溃烂成黑色 ,严重影响到河蟹的生长。对河蟹甲壳病的防治方法是 :(一 )在放养之前 ,彻底清塘 ,消灭病原菌。 (二 )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暂养时 ,防止伤及蟹体。 (三 )苗种入塘前进行药浴 ,避免创口感染。 (四 )扣蟹入塘后 ,用强氯精(0 .4mg/kg)或二氧化氯 (0 .2~ 0 .3mg/kg)全池泼洒 ,也可以用土霉素 (0 .5~ 1mg/kg)或…  相似文献   

19.
河蟹甲壳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时间暂养过程中,若蟹体遭受创伤后容易发生该病。其主要症状是: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有的步足末端溃烂成黑色,严重影响河蟹的生长。河蟹甲壳病的防治方法是:在放养之前,彻底清塘,消灭病原菌;在捕捞、运输和暂养时防止伤及蟹体;苗种入塘前进行药浴,避免创口感染;扣蟹入塘后,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一旦发现河蟹患甲壳病,可用强氯精、二氧化氯、痢特灵交替使用,连续2~3次;强化饲养管理,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病、抗逆能力。〔江苏省盐…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蟹,如何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山东省济宁市数十位养蟹大户的答案是:强化夏季河蟹生长发育旺季的管理,对河蟹严抓“四环”。第一环:强化水质管理在炎炎夏季,水温高,水质极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活、爽、嫩,溶氧高,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具体方法: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养殖辽蟹的池塘,水深要达2.0米以上,以免灼伤蟹体。二是高温季节,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40厘米,最好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态。换水时应保持水位稳定,遇到恶劣天气,水质变化时,要加大换水量,尽量加满池水。换水前要捞去池中的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