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XJ5挥发性物质对苹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gena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活性。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菌株XJ5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利用平板对扣法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离体接种评价菌株XJ5挥发性物质对苹果褐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XJ5菌株挥发性物质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47.9%~84.8%,其中对苹果褐腐病菌的抑菌率最高为84.8%。SPME-GC-MS检测及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菌株XJ5分泌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十二醛(Dodecanal),具有抑菌活性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2-壬醇(2-Nonanol)、2-乙基己醇(2-Ethyl-1-hexanol)和2-十一醇(2-Undecanol)。其中2-壬醇抑制苹果褐腐病菌的EC50为3.43 μg/mL,且XJ5菌液离体熏蒸与2-壬醇离体熏蒸均可有效抑制苹果褐腐病菌丝生长及病斑扩展,其对苹果褐腐病的离体防效分别在14.4%~71.2%和66.4%~97.6%,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褐腐病菌三种分子鉴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口岸检疫的、可快速鉴定三种褐腐菌,即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核果褐腐菌(M. laxa)和仁果褐腐菌(M. fructigena)的方法,采用Lane等基于形态学特征的方法对采自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的58株褐腐菌进行了种类鉴定,并以这些菌及三个种的标准菌株为材料比较了已报道的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发现,58株菌中有53株是美澳型核果褐腐菌,2株为核果褐腐菌,3株为仁果褐腐菌。采用Ioos等的PCR方法,从3个标准菌株、53株美澳型核果褐腐菌和2株核果褐腐菌中都只扩增出相应种的特征条带,而从3株仁果褐腐菌中的2株中扩增出了两个种的特征条带。采用Ma等的方法,从美澳型核果褐腐菌标准菌株、采自国内的53株美澳型核果褐腐菌和核果标准菌株中,只扩增到相应种的特征条带,而从采自国内的2株核果褐腐菌株中不仅扩增出了核果褐腐菌的条带还扩增出了美澳型核果褐腐菌的特征条带,3株仁果褐腐菌株产生了核果褐腐菌的特征条带,仁果褐腐菌标准菌株中没有得到产物。采用Cote等的方法,只从16株美澳型核果褐腐菌中扩增出该种的特征条带,从其余菌株(包括标准菌株)中没有获得产物。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oos等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美澳型核果褐腐菌和核果褐腐菌;Ma等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美澳型核果褐腐菌,而不适用于检测其它两个种;而仁果褐腐菌的分子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赖萍 《中国植保导刊》2002,22(10):29-29
梅州市是全国最大的金柚生产基地,柚类种植面积4万hm2。褐腐疫霉病是本市柚类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又称褐腐病、褐色腐败病,发生普遍,造成大量落果,一般损失10%以上。1症状褐腐疫霉病可发生在柚果表面的任何部位,但果实成熟中期,多发生在脐部。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小圆斑,后迅速扩展并呈黑褐色水渍状湿腐,病斑变软。一般在感病后5d左右大量落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果实表面可产生稀疏纯白色的菌丝,菌丝紧贴果皮,形成膜层。病果散发出刺激闷臭味。此病病原是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citrophthora)和寄生疫霉(…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菌Mycogone perniciosa Magn.的室内毒力及其中5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室内安全性,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其中6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的药效及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咪鲜胺、噻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及戊唑醇对蘑菇褐腐病菌的毒力均较强,EC50值分别为0.036 9、0.024 5、0.296、0.136、0.036 0和0.058 1 mg/L,福美双毒力较弱,EC50值为88.0 mg/L;多菌灵和百菌清对双孢蘑菇较安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福美双对其有药害风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250、500和1 000 mg/kg,50%咪鲜胺锰盐WP 333、266和200 mg/kg,75%百菌清WP 375 mg/kg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双孢蘑菇生长无显著影响;而采用43%戊唑醇悬浮剂(SC)143.3、86.0 mg/kg防治褐腐病时,双孢蘑菇的减产率分别为20.54%和13.19%,采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WG)33.3 mg/kg时,减产率为4.73%,表明这2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较差,不宜用于防治蘑菇褐腐病;50%福美双WP 1 000 和 500 mg/kg均会造成蘑菇出菇推迟,而166.7 mg/kg的防效较差,因此也不宜用于防治蘑菇褐腐病。  相似文献   

5.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G.Winter)Honey)是核果类褐腐病的重要病原,偶尔也危害仁果。该菌一般发生在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在欧洲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欧洲2001年在法国首次发现该菌,继而在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  相似文献   

6.
7.
广州栽培菠萝上发现果实褐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友林 《植物保护》1996,22(2):52-53
广州栽培菠萝上发现果实褐腐病菠萝果实褐腐病,又称菠萝青霉果腐病、小果心腐病、革质袋病,病原为Penicilliumfuni-culosum。近年在法国马提尼克、秘鲁等地区发生危害较重,导致菠萝鲜果和加工果的重大损失。近年,笔者在广州栽培的卡因(Smo...  相似文献   

8.
施保功处理柑桔防病保鲜效果好施保功50%可湿性粉剂(Sporgon50WP)与施保克25%乳油(Sportak25EC),为艾格福公司在我国注册产品,据资料介绍此药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柑桔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炭疽病,瓜类炭疽病,磨菇疣胞霉病、褐...  相似文献   

9.
果树褐腐病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腐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严重危害核果类及仁果类水果生产的真菌性病害。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人们对褐腐病的认识有了长足进展。本文从褐腐病的病原菌种群组成、生活史及危害症状、分布及寄主范围、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大小及形状、孢子萌发特征及致病力)、分子检测技术、抗药性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便进一步认识果树褐腐病及其病原菌,提升褐腐病的防治水平,保障果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吴品珊  严进  国立耘 《植物检疫》2007,21(4):215-216,F0002
本文根据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形态学、生物学培养性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确立了检疫鉴定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南昌高尔夫草坪虫害调查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保利(南昌)高尔夫球场草坪害虫种类和密度,其中以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和水稻切叶野螟、斜纹夜蛾、淡剑袭夜蛾等地面害虫对草坪造成严重危害。果岭草坪上的主要虫害是氮甲和蛴螬;发球台草坪的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以及地上害虫;球道和高草区草坪上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水稻切叶野螟、淡剑袭夜蛾、斜纹夜蛾等。掌握各功能区主要害虫的数量消长情况,可对高尔夫球场各功能区虫害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从而减少害虫对高尔夫球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与麦红吸浆虫滞育相关的蛋白,采用双向电泳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和滞育期的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滞育前幼虫的双向电泳图谱上平均可检测到蛋白质点约300个,其它时期约275个,其中多数分布在分子量8.0~50.0kD、等电点4.0~9.0的区域。在所检测到的蛋白质点中,26个在滞育前特异表达;3个在滞育前缺失,其它阶段表达;2个在滞育后200天特异表达;3个在滞育前和滞育解除后表达,滞育期缺失;34个在所有时期均表达,但各时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为害水稻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在重庆巴县白市驿设置了三种不同肥力水平180个一代二化螟自然为害及18个控制螟害的隔离小区,4月30日至6月29日每隔5天系统调查了苗数、枯鞘株数和枯心株数的发生情况,收获时考种,建立了不同生育期苗数、枯鞘、枯心数对产量损失的二次回归模型。详细讨论了苗数、枯鞘和枯心数的消长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毛菜属(Salsola L.)是藜科中最大的属之一,在新疆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猪毛菜属32种植物的果时花被片附属物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果期花被片附属物可分为两类,其中具翅状附属物的形态更加丰富;②得到4种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包括C3-SYMP型、C3-C4中间型、C4-SALS+H型和C4-SALS-H型。依据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判断,新疆猪毛菜属中C4植物占绝大多数;③在新疆分布的猪毛菜属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其生境主要以旱生和盐生环境为主;④猪毛菜属植物分布在新疆的6个地理分布地区,其中以准噶尔亚地区分布最多,塔城伊犁亚地区分布次之;⑤新疆猪毛菜属植物与国外邻近地区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国内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沙地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垂直分布及影响微生物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分布为秋冬季多于春和夏季,真菌数量的季节动态为夏季达到最高值,其他季节变化不显著。(2)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表层土壤(0-10cm)微生物数量是下面3层(10-40cm)的1.05-9.79倍。(3)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明显,且细菌>真菌>放线菌,R/S值介于1.16-3.76之间。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季节变化为春、夏季高于秋和冬季。(4)微生物分布与水热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细菌数量与水热组合条件共同作用有关,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放线菌对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蒙古100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日降水数据,选取气候变化监测与指数专家组(ETCCDI)推荐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Sen’s斜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以及空间地统计方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区域平均的全部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显著;分区的年际趋势有所差异,即东部地区潮湿日数(NW)呈增加趋势,其余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持续干燥指数(CDD)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中部地区所有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年总降水量(PRCPTOT)减少趋势较明显;西部地区持续湿润指数(CWD)、强降水量(R95)、单日最大降水量(Rx1day)、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呈减少趋势,其余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从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呈上升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郊不同种植制度菜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文章报道了1990年6月—1991年5月对重庆市郊13种不同种植制度菜地昆虫群落的调查研究结果。凋查中发现47种昆虫,按发生数量、时间和为害程度,可将害虫区分为3类。优势害虫主要是珠砂叶螨、菜缢管蚜、小菜蛾和菊潜叶蝇。各种菜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趋势,即昆虫目的多样性[H(O)]大于目内科的多样性[Ho(F)],又大于科内种的多样性[H_F(S)];均匀度都低,优势种十分突出,模糊聚类分析表明,13种菜地昆虫群落可划分为5个亚群落,各亚群落在蔬菜种类、换茬方式以及昆虫组成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的表型特征,本研究对所采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生理小种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测黑龙江(46株)和吉林(48株)两省的菌株均为 A1 交配型.黑龙江省被测菌株甲霜灵高抗、敏感菌株各占50%;吉林省被测菌株中高抗、敏感菌株分别占70.8%、29.2%;两省均未发现中抗菌株.其中采自吉林敦化菌株均为高抗菌株,采自吉林榆树的菌株均为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感比例地区间差异明显.在被测33个黑龙江菌株中发现24个生理小种,而吉林49个菌株中发现19个生理小种,其中9个生理小种两省共有.另外,两省被测菌株中还发现了18株“超级毒力小种”.因此,建议加强种薯监测,防止 A2交配型传入;在生产上使用甲霜灵类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该以菌株的抗性监测数据为依据;进一步加强生理小种监测,合理布局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取野外调查、网筛分选和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山区野生樱桃李天然林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密度和生活史型、垂直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试验鉴定出的幼苗共有48种,隶属于19科,且一年生植物多达20种(41.7%),地下芽植物为15种(31.3%);② 种子库中种子的数量自上而下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有超过90%的种子分布在距地表5 cm以上的表层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近90%的樱桃李种子分布在距地表2 cm以上的表层土壤及枯落层中;③ 土壤种子库中草本层物种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乔木层和灌木层,种子库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④ 野生樱桃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为0.315,表明地上植被对土壤种子库的贡献较大。但是,由于过度放牧,使得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五省(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西北地区耕地等别分布特征及在全国耕地等别中的整体水平,以西北5省(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西北地区耕地等别数量特点、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和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中、低等地分布广泛,面积比例高达93.04%,耕地平均等别比全国平均等别9.8等低2.1个等别;西北地区各自然质量等地和利用等地分布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高等地主要分布在陕西(60.82%和86.48%),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50.99%和50.54%),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53.4%、31.76%和46.87%、26.31%),青海和宁夏耕地面积较小,且以中低等地为主;各经济等地分布略有不同,即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85.12%),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陕西(60.86%和26.98%),低等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48.95%和30.74%),青海省以低等地为主,宁夏以中低等地面积比例较大;西北地区耕地质量主要受到地貌结构、土壤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3类因素的影响,且各类影响因素在西北各省域内的分布差别主要决定于各省(区)主导因素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控制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