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指出,苹果梨综合性状优良,是很好的梨育种种质资源;以苹果梨及其后代为亲本已选育出30余个新品种,大大丰富了梨种质资源;苹果梨的大果、耐贮、小果心、抗寒等优良性状在后代品种中有较强的表现;以苹果梨与多倍体品种杂交后代为多倍体的比率较高。并展望了苹果梨在今后育种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干基湿腐病”是由真菌类疫霉属恶疫霉菌引超,主要为害苹果梨幼树及苗木,7—9月发病最多,使其干基部变黑、坏死、干缩,直至全株死亡,发病周期短(7—10天),为害严重。此病在夏季炎热季节如遇连续阴雨,长时间树干周围积水,以及干基杂草密集,间作物匍匐树干,均利于发病。为了防治此病,我们自1977年起,对该病采取了渗灌防治试验,使苹果梨发病死亡率下降到0.5%以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谓渗灌,是指加防水圈和垄栽两种方法。加  相似文献   

3.
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为研究对象, 对其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特性的研究表明, 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是4. 6 , 最适温度是40 ℃; 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柠檬酸对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 硫酸钠几乎无抑制作用。不同底物和同底物不同浓度影响多酚氧化酶特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授粉品种影响苹果梨果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研究用7个授粉品种对苹果梨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车头梨、大长把梨能较大的影响苹果梨的果型,授粉后果型表现明显较正.  相似文献   

5.
苹果梨套袋技术及前后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振玉  丁桂岩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62-163,180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辽宁省优质苹果梨生产基地,现有苹果梨0.33万hm2。经过5年系列化管理实践表明,套袋是提高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文章介绍苹果梨套袋技术及前后的管理措施,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就苹果梨在四平地区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西部风沙区不适宜发展苹果梨;中部平原区适宜发展苹果梨,但可利用的土地有限;东南部低的丘陵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苹果梨的发展,而且土地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张掖地区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主要的苹果梨生产基地.生产的苹果梨以其个大、皮薄、质脆、味甜、汁多而闻名全国.近年来,随着苹果梨栽培面积的增大,苹果梨在生产和需求关系上,已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如何提高苹果梨的品质,是当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梨为研究对象,采用4个河北梨、5个延边当地梨为授粉品种,比较了不同授粉品种在苹果梨上产生的果实直感效应.结果表明:各组合的坐果率几乎都达到了100%.不同授粉树对苹果梨果实性状的影响差异很大,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可用蜜梨、京白梨作授粉树,生产上结合喷施膨大剂以提高单果重,也可用鸭梨、雪花梨做授粉树,同时结合喷施增糖剂提高果实含糖量.以期为提高苹果梨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苹果梨果实皮孔陷斑病的发生及其与钙素营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梨果实皮孔陷斑病的发生与果实钙含量低、N/Ca比、K/Ca比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中心亲本的7个杂交组合做试材,对228株杂种后代的童期和主要果实经济性状做调查分析,研究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童期长短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结果年龄广泛分离。成熟期均以晚熟为主,早中熟较少。果实大小受环境因素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后代平均果重小于亲中值。果实形状广泛的分离,但以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11.
‘苹果梨’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剑  曹后男  宗成文  金灿  刘淼 《果树学报》2012,(5):800-803,965
【目的】为了给梨转基因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NN69作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暗培养时间及外植体类型等因素对其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苹果梨’不定芽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结果表明,较适合‘苹果梨’分化的外植体为继代4次以上(含4次)的组培苗叶片,适宜分化的培养基为NN69+1.5 mg.L-1TDZ+0.4 mg.L-1NAA,结合20 d的暗培养,再生频率达到71.00%,平均再生芽数为2.21。【结论】影响‘苹果梨’离体叶片再生的最关键因素是外植体的继代次数。  相似文献   

12.
‘苹果梨’原产于吉林延边地区。该品种果实较大,风味独特,品质上,抗寒性好,耐贮藏,有"北方梨中之秀"的美誉。目前在辽北已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在贮藏过程中腐烂、褐变及各种生理病害时常发生,形成和完善‘苹果梨’果实贮藏配套技术及相应的果实品质评价指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果品采后特征品质是指既能表示果品的品质又能够表明果实成熟衰老的程度,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苹果梨’采后品质,延缓‘苹果梨’的衰老过程,拟找出适宜的贮藏温度,故开展了本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用大砧苗高接苹果梨建园经验@张英¥内蒙古东胜煤田绿化公司用大砧苗高接苹果梨建园经验苹果梨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果实品质好。但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高寒少水,当年定植的苹果梨幼苗,越冬后抽条十分严重。我通过五年来的实践,总结出先定植大砧木苗后高接苹果梨的经验,其具...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日本苹果梨的产生、栽培概况及鉴定结果。日本苹果梨是梨的偶发实生植株,与延边苹果梨比较的结果表明:两者属于不同来源的梨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苹果梨果皮为试材,根据Genbank上已经登录的蔷薇科植物的PAL核酸序列,利用DNAStar-MegAliga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确定它们的保守区,参照西洋梨PAL序列(GenBank:DQ230992.2)设计了1对苹果梨特异的PAL引物,运用RT-PCR技术对苹果梨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成功获得了苹果梨PAL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yPAL,GenBank登录号为JQ247318.1.序列分析表明,苹果梨PAL cDNA全长2 160 bp,为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其编码719个氨基酸,与鸭梨和西洋梨PAL基因的同源性均高达95%以上,所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5%以上.成功构建了含有PAL基因的重组质粒PBI121-PyPAL的植物表达栽体,转化到根瘤农杆菌LBA4404菌种中形成工程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梨果实着色调控基因及其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来稿摘登     
<正> 苹果梨防腐保鲜贮藏试验初报苹果梨具有果大、美观、丰产、肉脆、味甜、汁多等特点,但贮藏期果皮易变黑腐烂失去经济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从1984年起开展了苹果梨防腐保鲜纸贮藏试验. 试验用保鲜纸由吉林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室提供.纸材为食品包装用软质白纸,所涂药物均为  相似文献   

17.
李楠 《西北园艺》1995,(4):18-19
苹果梨是一个十分优良的晚熟品种,以个大皮薄、核小、汁多、酥脆、酸甜适口畅销国内外。甘肃省河西地区特别是民乐、张掖、武威、临泽、高台等地,苹果梨面积迅猛增加,但部分果园管理粗放,已经出现品种退化质量下滑的局面,严重影响苹果梨的声誉。为此,提高品质,已成为苹果梨生产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河北省苹果梨的主要产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当地大量发展苹果梨,目前尚有30年生以上的苹果梨670余hm2,由于管理不当,产量、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均不理想.平泉县近几年采取了苹果梨大树"三步走"的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延长了苹果梨的结果寿命,同时使果品品质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提高30%~60%.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使苹果梨早结果、早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从1981~1987年进行了苹果梨座地苗高枝接的不同密植丰产技术研究。通过7年试验结果,苹果梨座地苗高枝接后,2~3年陆续见果,第四年投产,第五年丰产,其中1.5×3m;2..5×2×4m的密度分别达到亩产2234.7~3125.8公斤,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延边地区主栽品种苹果梨为试材,探索了不同贮藏方式下,热处理和钙处理对采后苹果梨果实主要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冷藏还是在窖藏条件下,各种处理均能明显降低苹果梨果实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生成速率,有效增加SOD活性、提高苹果梨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POD活性,其中以热和钙结合处理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