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草原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草原植被具有覆盖地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旱防涝、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但多年来,人们忽视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对草原掠夺式经营,盲目进行草原开垦,导致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荣  包晓虎 《中国草地》2000,(1):16-19,34
草地生态环境是草地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综合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提出按不同依据划分草地生态环境类型,阐述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探讨和确定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质量标准和不同尺度上的评价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地是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草地生态环境发生严重退化。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这对今后草地环境退化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养羊业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那么羊是怎样破坏生态环境羊为什么要破坏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羊属于草食动物,嘴尖牙利,喜食脆硬的饲草和饲料,在枯草期或在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在纯放牧的条件下,羊无草可吃,为了生存,就掘草、啃树皮,对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荒漠化进程,恶化了生态环境。所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禁放宰羊或限养的提法就应运而生。那么,有人会问,养羊能不能不破坏生态环境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羊有草吃或不放牧时就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有人会问,我国有草喂这么多的羊吗回答…  相似文献   

5.
甘孜州天然草地的生态地位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初  兰伟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0):12-12,17
四川省甘孜州地处长江源头区,天然草地是全州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地因疏于管理与保护而被不断开垦、掠夺或放牧利用,导致生产力严重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已成为全州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甘孜州天然草地是长江上游地带性植被,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了当地高寒的严酷生态环境,对于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与建设已成为综合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1甘孜州天然草地的生态地位概括地讲,甘孜州天然草地左右着长江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地行了分析,以退化快、等级高、范围大3个特点、阐明呼伦贝尔草原正在加剧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日渐变差。另外,盲目开垦草原,毁林毁草也使人类生存环境变劣。说明了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利用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岷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通过实施国家“三大工程”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林草并举是保护岷江源头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草原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指出盲目开荒、建设缓慢、管理不当、执法不严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承包责任制、加快摹建设速度才能使摹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草业是青海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拉元林 《草业科学》2002,19(4):7-10
分析了青海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失调产生的问题及生态环境失调的主要原因,指出在经济发展中忽视生态环境治理和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实行重林轻草违背自然规律的失误,草业是青海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分别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GIS表述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方法,运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及分析功能,对青海省2004、2006和200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GIS表述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2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值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年全省EI均值分别为27.43、27.73和29.97。EI值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从西北到东南呈逐渐增大趋势,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转。通过对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得出:《GIS表述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评价效果更好,其评价结果可以精确到1 km2范围之内,这种结果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及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决策专家系统的技术流程。应用多种数据源、多种决策分析方法,建立生态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库,确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模型,依据专家系统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分析生态环境适宜度,决策生成植被恢复的布局方案和优化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2.
天然雨水汇集与青海东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青海东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采用人工汇集雨水是东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途径,介绍了天然雨水的汇集与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植物合理布局的重要意义,指出生态环境的建设还要处理好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肉羊饲养管理存在的十二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许多人认为二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禁牧成为治理环境的一项措施,过度放牧确实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绝不是惟一关键的影响。关键是人为因素:人口膨胀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增加引起的生存压力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式经营,由无限制地乱开垦和乱挖掘造成的沙尘暴,以及虫害、鼠害、干旱等自然灾害,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祸根。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同时,如何防止污染、搞好生态建设,是关键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本详细介绍了我国、特别是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并提出了搞好西部生态建设的建议,可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地是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草地生态环境发生严重退化,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这对今后草地环境退化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草业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青海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冰川湿地退缩,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农村能源短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试验示范不够、缺少治理规划、种苗供应混乱、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需要加强治理规划工作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紧密结合生产结构调整及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需要依据草业科学的原理,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重视生态工程设计的应用,对治理区按照草地农业系统四个生产层次统筹考虑优化生产结构,发挥各系统和层次间的耦合效应。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为草业科学原理的实践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环境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察右后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是草场退化、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保护和改善察右后旗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内蒙古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资料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内蒙古生态防线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开发中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西部地区辉煌的历史和落后的现状,指出这种历史变迁是由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从而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地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指明生态环境建设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果洛州高寒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出发,着重阐述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今后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