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制度角度看,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外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改革征地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是改革单一"国家征地"模式,允许"农地入市".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由于农民对土地的特殊依赖性,建立怎样的农地制度就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我党就始终把土地问题作为农村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不断地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最终确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符合我国现时国情的农地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土地制度仍需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推进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变革,尤其是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使城乡土地资源、资产、资本有序流动,使农民获得土地收益权和财产权。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管理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有关权威人士向媒体透露,城乡统筹将是下一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我国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作为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此,从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土地使用权受限、土地产权残缺、农地征用制度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生产生存的根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土地制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时就会被新的土地制度所取代。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次土地制度改革的梳理,发现土地制度改革的本质都是为了通过制度改革来缓解或消除人地矛盾,土地流转就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重大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基于此,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农民的需求和切身利益,把握人地关系的平衡点,并从农地所有权和农民权益保障、农地交易市场和成本、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功能3个方面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策略,最终使人地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基本制度。当前农村中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土地产权主体模糊等都涉及到土地的所有、使用以及流转问题,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当前的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黔东南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从古至今,中国的土地制度大致经历了氏族共有制、国家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等所有制形态的变迁。从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得知,平均主义思想是长期影响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土地制度改革始终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土地制度改革受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土地制度改革始终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吴钧 《吉林农业》2011,(12):47-47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国家的长期国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广大的农村中农民和土地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重点介绍了《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涉农相关的土地法律制度,进而更好地保护土地,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要在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凤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7-19680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弱势状况,盘剥和占有他们的利益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纠纷不断的不和谐音符。阐述了新的形势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必要性:一是落实农村相关政策的需要;二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与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三是减少土地纠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剖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及其原因:一是农民在土地保有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和承包经营权的缺失2个方面;二是农民在土地流转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征地制度的缺失、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与宅基地流转受限3个方面;三是土地发展权缺位影响农民对土地增值的共享。提出了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一是明晰土地产权;二是规范和完善征用土地制度;三是适度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四是设立生态补偿和土地发展权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县域城市化是中国梯度城市化的重要节点,是推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县域城市化进程受到土地制度的制约和限制,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县域城市化的发展。通过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和进城的障碍,促进农民向城镇的转移,进而推动中国县域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制度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土地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多年来,土地征收补偿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基础理论出发,寻找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征地补偿制度漏洞的方法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议,切实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土地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首次将征地制度改革问题列入报告中,体现了党和政府严格征地制度,深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决心。该文在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激发农村活力,维护农民土地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对楚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产权是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本文总结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在建国后所历经的一系列变革。介绍了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进行的一些改革探索,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的优势。最后对历次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已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邓蓉(北京农学院经贸系,北京102206)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大农民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土地依然是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载体。由于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较科学地选择了家庭经营的十地制度。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亿万农民意愿的土地政策,已经成了现阶段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说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首要的是稳定土地的承包政策。但是,上地作为生产要素,其使用权应该可以流转。  相似文献   

19.
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农户调查情况看,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土地权利不充分,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对土地补偿不满;农民对集体经济满意率低.今后北京郊区改革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土地确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及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的地方实行了大调整或微调,这其中表现出土地产权模糊的现象,农民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从税费改革到现在税费全免还实行农业补偿时期,我们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是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