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淡水养殖是最重要的生产方式,2011年淡水养殖总产量达2472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4.12%。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是草鱼、鲢、鳙、鲤等十多个品种,这些品种构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绝大部分。其中草鱼、鲢、鲤、鳙、鲫、鳊和青鱼是我国最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养殖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静水土池塘以鲢、鳙等肥水鱼为主的高效益、短周期养殖方式,已有深入研究。但是,鲢、鳙肉质差、产量低,价格仅为鲤、草鱼等优质鱼类的一半左右,因而鲤、草鱼等吞食性鱼类的养殖日意引起人们的重视。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60)、周加坤等(1966)、雷慧僧(1961)、刘焕亮等研  相似文献   

3.
肥城市有水库、塘坝、河道、池塘及塌陷地水面4万亩,可养殖水面3.2万亩,现已开发利用1.4万亩。肥城市的渔业生产近1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养殖品种由原来的鲤、草鱼、鲫、鲢、鳙几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建鲤、彭泽鲫、鲢、鳙、团头鲂、罗非鱼、美国大口胭脂鱼、胡子鲶、南方大口鲶、草鱼等十几个品种,甲鱼、泥  相似文献   

4.
赵厚军 《齐鲁渔业》2006,23(5):36-36
4月份全省各市根据本地放养情况,对草鱼、鲤、鲢、鳙、乌鳢、虹鳟、牙鲆、大菱鲆、南美白对虾、扇贝、牡蛎、海参、海带共13个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了测报。其中草鱼、鲤、牙鲆、大菱鲆4个养殖品种共测报出11种病害  相似文献   

5.
邓宗觉 《水产学报》1992,16(2):178-178
李思发教授等的科学论著《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资源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我国淡水养殖业近年来的瑰宝之作,现对该论著提出如下述评意见: 鲢、鳙、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当家品种。鲢、鳙为滤食性鱼类,利用天然饵料,生产投资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草鱼是草食性鱼类,食物链短,肉质好,为群众所喜爱的鱼品,且饲料易于解决。这三条鱼在全国淡水鱼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大、居举足轻重地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  相似文献   

7.
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是所有养殖单位和渔家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养殖方式、方法和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若想实现也并非易事。笔者根据各地的经验和养殖中的体会,谈谈怎样降低成鱼养殖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供养殖者参考。一、养殖当地喜爱的优良品种。在养殖前,首先应考虑到鱼产品的销售问题,只有销路看好的产品,才有销售价格,才能谈及效益。一般受人们喜爱的品种就有好的销路,养殖这样的品种能取得好的效益,因而应养殖当地人喜爱的优良品种。目前,鲤鱼、草鱼、罗非鱼等常规品种在大部分地区受人们的喜  相似文献   

8.
对1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严格控制草鱼投放,加大河触放流等高效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养殖实例(一)套养颖鲤1.颗粒饲料为主的养殖1989年湖北省大沙湖农场宗升已1个10亩精养塘,以培育大规格草鱼种为主,投放草鱼种4万尾,鲢2.5万尾,鳙0.8万尾,鲂0.7万尾。5月21日套养3—4厘米颖鲤400尾。年底干池验收,草鱼种平均重50克以上,亩产105公斤,产值1155元;鲢及鳙224  相似文献   

10.
对1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严格控制草鱼投放,加大河蟹放流等高效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6月份,随着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全国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降水天气增多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影响加大,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情况,6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病情预测(一)烂鳃病鱼类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鲢、鳙、鲤、鲫等淡水养殖鱼类,从鱼种至  相似文献   

12.
徐盛丰 《齐鲁渔业》2003,20(2):40-40
鲫是我国最普通的养殖鱼类,但传统上多在池塘中与鲤、草鱼、鲢、鳙混养,鲫作为非主体鱼生长受到抑制,产量较低。为提高鲫养殖效益,我局利用960m2石砌池进行主养彭泽鲫试验,发现鲫的群体增重倍数基本与鲤相当,存活率高,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与以往养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养殖鱼类栖息水层和食性等的不同,多品种多层次混养,既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又能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水产品品种。多层次混养的鱼类,一般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罗非鱼等。草鱼因食草得  相似文献   

14.
一、主养鲢、鳙模式鲢鳙为主养鱼,鲤、鲫、草鱼、团头鲂为配养鱼。适用于淤泥较厚的池塘,比如精养鲤、草鱼2~3年之后的池塘,改变思路,主养滤食性的鲢、鳙。以发酵过的人畜粪便配合化肥肥水,大量繁殖天然饵料,不投喂配合饲料,少量投喂青饲料,草鱼、团头鲂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充分利用。该养殖模式投资少,风险低,效益好,易管理。具体放养模式见表1。表1亩产500千克混养模式二、主养草鱼、团头鲂模式适用于新挖或淤泥较少、注水方便的池塘。草鱼、鲂为主养鱼,鲢、鳙、鲤、鲫为配养鱼。以投青饲料为主,不施肥。该养殖模式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相一致,消化道前2/5部位(G1、G2)的消化酶活性最高,是无胃鱼消化道的主要消化场所。消化道中央部位(G3)的消化酶活性次之,能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进一步消化,而消化道后段(G4、G5)消化酶活性最低。可见,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呈递减形式,食物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吸收,逐渐排出体外。本研究为鲤、鲢、草鱼、鳙4种鱼的营养生理学、高效饲料配比的研制及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泊网围快速养鱼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1985年和1986年进行。1985年鲤、鲫、奥尼鱼、鲢、鳙、草鱼群体增重分别为66.4、35.7、22.4、5、2.5、1.4倍,商品率为98.7%,优质鱼占75.5%;1986年鲤、鲫、奥尼鱼、鲢、鳙、草鱼、鳊群体增重分别为48.95、31.98、31.3、7.25、10.97、3.55、13.28倍,商品率为90.2%,优质鱼占59.3%。本文就湖泊网围快速养鱼中放养鱼类与放养量、放养时间与放养规格、管理技术及捕捞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沙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养殖水域丰富,主要养殖鱼类有草鱼、鲢、鳙、鲤、鲫等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养殖环境条件逐步恶化,主要养殖鱼类的病害也越来越多,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产技术指导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现就山区主养鱼类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归纳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我省淡水养殖主要种类病害防治和应急防控能力,摸清我省淡水养殖病害流行情况,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疫病防控及质量控制创新团队对本省淡水养殖进行了病害监测和调查,以期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1监测内容及方法1.1监测内容针对全省主要淡水养殖品种(鲤、草鱼、鲢、鲫、鳙、虹鳟、鲟鱼、南美白对虾、中华鳖等)的易发  相似文献   

19.
张开志 《齐鲁渔业》2010,(11):34-34
<正>常见的淡水鱼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鲂、鲮等8种,都属于鲤形目鲤科,在生活习性上,既有相似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别。生产实际中,只有创造合适的条件,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这七大养殖品种的产量均占内陆养殖产量的较大比重。据2007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1971万吨,而上述七种鱼的总产量1384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七大养殖品种是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大宗产品的稳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