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干旱和土壤贫瘠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制定不同喷灌水量的玉米施肥方案,对玉米产量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喷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开展春玉米水肥耦合大田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氮肥用量、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NP×水。春玉米全生育期喷灌水肥耦合最佳组合为:磷肥134.4kg/hm~2、氮肥282.5kg/hm~2、灌水量1 061.0m~3/hm~2,产量为15 853kg/hm~2。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河北省水资源十分紧缺,缺水已严重影响工农业的发展,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农业节水至关重要.近几年来,在冬小麦灌区大力推广了以喷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新发展喷灌面积36.67万hm2,这对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喷灌灌溉制度和水肥配合技术,在灌溉和施肥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喷灌在一些地方有减产的现象,影响了喷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本文根据1997~2000年冬小麦喷灌节水高产优化技术田间试验研究的成果,论述喷灌条件下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及水肥配合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作制中上,下两茬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下限水平,氮,磷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非充分灌溉是农业节水灌溉理论研究中的新课题,非充分灌溉的核心是节水高效。本文以喷灌条件下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田间水分转化规律出发,根据灌溉水量无效消耗最小原则,计算确定最优灌水定额,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制定出高效的非充分灌溉制度。该灌溉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且定量化,经过5年9.33hm^2田间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360kg,总耗水生产率达2kg/m^3。为非充分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豫北地区喷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2个种植密度(D1:187 kg/hm2、D2:262 kg/hm2)和3个施氮频次(F1:返青后追肥1次、F2:返青后追肥2次、F3:返青后追肥3次).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均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 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种植密度增大,冬小麦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孕穗期在100 cm土层深度的含水量D2较D1分别提高29.42%,3.10%和32.04%,灌浆期在80 cm土层深度的含水量D2较D1分别提高29.69%,27.52%和25.71%.当种植密度为262 kg/hm2,施氮频次为1次时,冬小麦产量较高,深层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当季残留较少.综合分析表明,该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为当地冬小麦生育期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圆形喷灌机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赛乌素地区开展了圆形喷灌机喷灌均匀性试验和苜蓿水肥耦合试验,研究了圆形喷灌机水肥耦合对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植5a并每年刈割3茬的紫花苜蓿,年需水量为469.4 mm,其各茬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逐茬递减,耗水量逐茬增加。适当减少灌水量(80%ETc)不会造成苜蓿的产量下降,但当灌水量减少至60%ETc时,产量会显著下降。苜蓿全年3茬均采用80%ETc的灌水处理可获得产量和WUE的最佳组合。第1茬施用90 kg/hm2的磷钾复合肥,第2、3茬施用70 kg/hm2的尿素时苜蓿的肥料偏生产力(PFP)最高,但不同肥力水平对苜蓿产量无显著影响,在全生长季内水肥耦合效应对苜蓿产量影响均不显著。圆形喷灌机尾枪控制面积内的实际灌水量超过其余控制面积的1/3,但产量未相应增加,建议合理配置尾枪以提高苜蓿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喷灌条件下田间水分运移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学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小麦喷灌条件下的灌溉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式,与群众现行的灌水量相比,可节约灌溉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水肥耦合对青椒产量的影响,探讨温室青椒生产水肥最优配比。以青椒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灌水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得到不同因素水平的试验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的青椒产量。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温室青椒产量的影响,氮是主要因素,灌水量次之;在一定范围内,任意两因素之间具有协同促进作用;综合考虑,氮肥45kg/hm2,磷肥29.25kg/hm2,钾肥15kg/hm2,灌水量260mm,为青椒产量达到最优的理想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田试验,研究了喷灌对冬小麦籽粒形成期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逐步下降,而小麦籽粒NR和GS活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步提高,并于花后14 d达到最高,之后逐步下降.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条件下小麦旗叶与籽粒的NR和GS活性均显著提高;开花后0~28 d旗叶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显著提高,开花28 d后喷灌旗叶和籽粒游离氨基酸与地面灌溉无显著差异;喷灌有利于旗叶灌浆前期和中期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以及灌浆期间向籽粒的再分配.喷灌下,小麦籽粒蛋白质上升.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增加,但清蛋白和球蛋白变化不显著.可见,喷灌有利于提高中筋小麦植株氮代谢的关键酶活性,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蛋白质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3.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在喷灌条件下田间水分运移规律,并与实测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学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冬小麦喷灌条件下的灌溉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式,与群众现行的灌水量相比,可节约灌溉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膜侧灌甜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了甜菜膜侧灌水肥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灌溉定额对甜菜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施氮量,最后是施钾量;水肥耦合对甜菜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氮耦合最大,水钾耦合次之,氮钾耦合最小,且水氮耦合具有协同效应,水钾耦合和氮钾耦合具有替代效应;并且经过水肥耦合模型模拟,得到了实现不同产量目标的最佳水肥组合指标,可作为指导干旱地区甜菜施肥和膜侧灌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寒地黑土区水稻水肥耦合效应对产量的影响规律,运用二次饱和D-416最优设计方案,以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分蘖末期土壤含水率占土壤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为设计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因子,编制四因素二次饱和D-416设计表,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拟合、寻优功能,以设计表中四因素为输入层,产量为输出层,建立基于RA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预测和优选。结果表明,当产量最高时水肥耦合的最优方案施氮量为1.01g/盆、施钾量为0.63g/盆、施磷量为0.46g/盆、分蘖末期土壤含水率占饱和含水率的75.2%,此时得到的产量为74.78g/盆,与模型预测的最优个体适应度值73.55g/盆误差仅为1.68%,说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出水肥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产高效冬小麦节水喷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转化规律,以喷灌水量无效消耗最小为目标,提出了节水型合理喷灌定额为40 ̄60mm,,以此为基础,结合田间土壤墒情和麦田苗情,总结出高产高效冬小麦节水喷灌模式,经过两年度田间示范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膜下小管出流压砂地西瓜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西瓜小管出流条件下,不同灌水量、施油渣量和施复合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主因素效应、单因素效应和交互作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灌水定额(x1)>施油渣量(x2)>施复合肥量(x3),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可知,施油渣量与灌水量较高的组合产量较高.经模型寻优,求出了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水、油渣、复合肥最佳组合方案,可以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压砂地西瓜补灌和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 1 997~ 2 0 0 0年在河北省丰润县冬小麦喷灌试验结果 ,提出了在喷灌条件下冬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和河北省主要冬小麦区的节水型灌溉制度 ,并提出了在喷灌条件下以肥激水的新概念 ,保证了冬小麦既节水又高产。这一成果在河北省一定面积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谷是新疆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针对伊犁新垦区面临砂质薄土层的灌溉问题,通过冬小麦生产喷灌试验,确定伊犁新垦区冬小麦生产喷灌最佳灌溉制度和喷灌水肥调控技术。设置4个不同的灌溉定额(4 200、4 800、5 400、6 000m3/hm2)处理,采取统一的灌溉周期:4d,并对土壤水分、冬小麦分蘖、冬小麦产量、水分生产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应用小水量多灌次的喷灌技术,灌溉定额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成正相关,当灌溉定额在5 700m3/h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在伊犁新垦区冬小麦喷灌生产,采用小水量多灌次和生育期内追肥的冬小麦喷灌水肥调控技术,可实现当地冬小麦生产的节水、节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