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行间套播夏玉米,采用滴灌方式和适宜灌水量、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氮磷肥适宜调配等有效技术措施,全生育期追施氮(折纯N)、磷(P2O5)肥量分别保持在168~186kg/hm 2 和132~159kg/hm 2 水平时,可获取9450kg/hm 2 以上产量,水分生产效益达到1.9kg/m 3 以上,显示出良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2.
商丘试验区夏玉米节水高产水肥耦合数学模型与优化方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人要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能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N、P和水三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这个阈值是:N为105kg/hm^2,P2O5为52.5kg/hm^2,灌溉定额1500m^3/hm^2。低于阈值水平,N、P无明显增产效应,WUE值低;高于阈值,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显著。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WUE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高明友  黄俊 《灌溉排水》1998,17(1):56-58
根据水稻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反应的遗传性理论,经过试验研究,提出在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以浅水层淹灌为主,晒田湿润相结合的浅湿型节水灌溉基本模式。在高产和维持相同产量前提下,直播水稻生育期灌水量6676.95m^3/hm^2,节水19.6%,水的生产效率为0.97kg/m^3,“旱育稀植”水稻;厚土层本田灌水量2299.50m63/hm^2,节水59.2%,水的生产效率为3.37kg/m^3;薄土层本田  相似文献   

4.
双低优质油菜苏油1号肥料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低优质油菜苏油1号不同肥料、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苏油1号在本地种植的适宜密度为0.7-0.8万株/667m^2,适宜施氮量为18-20kg/667m^2,最佳肥料密度组合为20kg,0.8万株。  相似文献   

5.
化学制剂及不同覆盖材料应用在夏棉上的节水增收效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播期墒情不足的夏棉种植区,利用化学制剂进行棉种涂层有显著的催芽和促苗效果。采用不同材料对棉田进行覆盖,开花前~拔棵期2个多月内可节水29.8~53.4mm。其中适量(4.5t/hm^2)的秸杆覆盖皮棉产量可达1160.2kg/hm^2,水分生产效益超过不覆盖夏棉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机具市场     
济民-4.5轻快型耕整机该机集轻巧、灵活、高效率等优势于一体,价格较低,速度较快,是济民系列耕整机中最经济实惠的主推品种。主要适用于0.02hm20.6亩以上平整田块。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配用动力:175F-14.5马力柴油机机重:75kg公斤犁坯宽:300mm毫米犁田:013~0.17hm2/h公顷/小时耙、辊宽:1700mm耙、辊:04~0.53hm2/h犁田深度:70~140mm油耗:犁田:6kg/hm2辊耙:1.5kg/hm2济民-4轻稳型耕整机该机重心降低60~100mm,平稳性极好…  相似文献   

7.
分析阐述了“坐水种”的灌溉原理及其效果,并根据其注水浇灌方式及形成覆埋式湿团,将这一灌溉方法命名注灌。研究表明,注灌的灌水定额虽然只有60m^3/hm^2-120m^3/hm^2,但却相当于50mm以上的等效降雨量或580m^3/hm^2的沟灌水定额的湿润效果。而且有更明显的抗旱、耐旱、增温、保苗等效应,和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不板结土壤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坝上干旱地区的高,中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的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及灌溉定额等4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的产量与4项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高水肥春小麦平均产量6750kg/hm^2,中水肥平均产量3000kg/hm6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坝上高寒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一个模  相似文献   

9.
1999年,陕西省西乡县在堰口镇进行示范面积为7-7hm2的水稻机械抛秧获得高产。9月30日,县农机管理站和机械抛秧课题组人员到示范户了解到,相邻地块人工抛秧的产量为8250kg/hm2,机械抛秧的产量为9900kg/hm2,产生了较高的综合效益西乡县水稻机械抛秧示范获高产@王吉祥  相似文献   

10.
保雨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向天空要水,与蒸发夺水,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在作物需水不足时,提取地下水补充灌溉。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雨灌溉比常规井灌年均节水2081mm/hm^2,增产粮食2020kg/hm^2,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稻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反应的遗传性理论,经过试验研究,提出在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以浅水层淹灌为主,晒田(中干)湿润相结合的浅湿型节水灌溉基本模式。在高产和维持相同产量前提下,直播水稻生育期灌水量6676.95m3/hm2,节水19.6%,水的生产效率为0.97kg/m3;“旱育稀植”水稻:厚土层本田灌水量2299.50m3/hm2,节水59.2%,水的生产效率为3.37kg/m3;薄土层本田灌水量4782.00m3/hm2,节水46.6%,水的生产效率为1.54kg/m3,在节水灌溉方面,达到北方寒冷稻区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01年,51团大力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使用高密度铺膜机35台,播种棉花5333hm2,比上年每公顷均增产籽棉565.5kg,共增产 301.6万kg,增效820万元。 1999年,该团使用普通铺膜机,667hm2理论株数13150株,收获株数11000株,平均籽棉单产3405kg/hm2。 2001年,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667hm2理论株数14013~15140株,收获株数13738株,每公顷籽棉单产最高4201.5kg,最低3619.5kg,平均籽棉单产3970.5kg/hm2,每公顷增产…  相似文献   

13.
1 基本情况小麦9523系江苏省丘陵地区农科所利用杂交本K258选育而成的花皮、中抗穗发芽、品质好的新品系。1998年秋播在丹徒县高资镇引种0-24hm2,平均产量5002-5kg/hm2(333-5kg/亩)。1999年进一步扩大示范。现将其引种观察的生育特性和初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2 9523生育特性2-1 产量较高据实产测定,在同等条件下,比扬麦158增产7-44%。其产量构成为穗多,千粒重高。据考察,9523每667m2有效穗26-5万,每穗33粒,千粒重42g,比扬麦158有效穗25-…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N、P和水三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这个阈值是:N为105kg/hm2,P2O5为52.5kg/hm2,灌溉定额1500m3/hm2。低于阈值水平,N、P无明显增产效应,WUE值低;高于阈值,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显著。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WUE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日本水田机械化新技术(上)日本的水稻生产。自1945年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水稻产量已由3000kg/hm2提高至5000kg/hm2;年需作业时间已由2000h/hm2减少至400h/hm2,而先进的规模较大的农户甚至降至100h/hm2。截至199...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测法进行了相同灌水时间和次数、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量与棉花产量关系试验,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指导、分析、计算了棉花最高产量灌溉定额,节水经济灌溉定额,高效用水灌溉定额,棉花需水临界期。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灌水量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节水经济灌溉客额不仅与棉花水分生产函数有关,而且与皮棉价格、单方水价格、生产要素不变费用及水费征收方式有关。在现状条件下,渭干河灌区棉花合理灌溉定额为2655~5394m^3/hm^2,最高产量灌溉定额为5394m^3/hm^2,节水经济灌溉定额5370m^3/hm^2,高效用水灌溉定额为2655m^3/hm^2;棉花需水临界期是花铃期和蕾期。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坝上干旱地区的高、中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的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及灌溉定额等4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的产量与4项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高水肥春小麦平均产量6750kg/hm2,中水肥平均产量3000kg/hm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坝上高寒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18.
豫北临黄河故道的轻砂壤土质地区,花生为当前秋季的主要种植作物。以节水高效为目的,1997年在新乡县古固寨镇节水试验示范区对花生、玉米间套种植的技术和效益进行了探索。结果说明,采取适宜的节水农业技术措施,花生和玉米产量分别达5342.1kg及3090.0kg,其产值为20268.45元/hm2,水分生产效益达4.28元/m3。充分显示出了立体间套种植的节水、高效优势。  相似文献   

19.
花生玉米间套种植的节水增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北临黄河故道的轻砂壤土质地区,花生为当前秋季的主要种植作物。以节水高效为目的,1997年在新乡县古固寨镇节水试验示范区对花生、玉米间套种植的技术和效益进行了探索。结果说明,采取适宜的节水农业技术措施,花生和玉米产量分别达532.1kg及3090.0kg,其产值为20268.45元/hm2,水分生产效益达4.28元/m3。充分显示出了立体间套种植的节水、高效优势。  相似文献   

20.
节水灌溉水稻高产优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控灌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根系,茎杆、叶片、分蘖等生态指标和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土壤理化状况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水稻发病及倒伏指标。结果表明,控灌水稻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水稻单产10398kg/hm^2,增产幅度为5.3%,节约灌溉用水量7057.5m^3/hm^2,节水幅度达38.8%。稻米品质也相应提高,控灌水稻粗蛋白含量提高0.21%,整精米率提高1.59%,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