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中国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南养农业、自然灾害、经济贫困等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提出了黄土高原持续农业开发的原则、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持续农业发展3种模式和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鹿马岔小流域10年综合研究与开发实践,提出了“以肥调水-提高单产-退耕种草-生态-养畜增收-全面发展”的旱地持续农业模式,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持续农业发展要以耕地为主体,粮食为先导,农牧林综合发展,粮食生产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必须双管齐下,旱地农业+补灌提高水分利用率与利用效率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是实现农业与农村要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生产力途径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保证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生物保护技术体系,建立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模式,解决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发展中人口一资源一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为国家对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黄土高原属典型雨养农业地区,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区旱作农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然而,大量试验研究表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则是造成旱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各地在农田蓄水、保水、集水、补水和用水等方面,研究成功许多行之有效的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显示出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分不足是限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地农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等农业气候因子的动态分析,发现5、6月间降水低谷与7—9月丰水季交替重复出现是本区正常的天气现象。这一降水低谷引起土壤水分低值槽现象,造成夏粮作物的“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在该区发展集水农业,雨季蓄集雨水,于次年5、6月间干旱季节进行补偿性灌溉,既可充分利用雨季雨水,又可消除土壤水分低值槽现象,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从气候学角度讲,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实行集水农业是必要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景观分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小尺度空间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优化系统结构、进行系统的景观生态设计、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建立稳定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甘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性。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的客观基础及其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景观类型划分,对各级各类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做出了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图。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态分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合理的生态分区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综合考虑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特点及其所构成的空间组合的相似性和异质性,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分区的原则、依据及指标系统。通过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系统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将黄土高原划分为七个一级生态类型区,并讨论了各区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地分析西北黄土高原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借用系统动态预测方法展示了旱区粮食供需系统前景,在此基础上对旱区农业系统中人口生产与食物生产、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为本区农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及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作物观测地段的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析,以揭示该地域农业水分特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容重从北到南、从浅层到深层呈减少趋势;凋萎湿度地域及垂直分布变化不大;田间持水量地域分布特征明显,陇西黄土高原大于陇东黄土高原;干旱的临界土壤含水量基本上为北部小于南部,最大值出现在陇西黄土高原的中部。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多年的研究和生产治理实践,结合调查资料,阐述了黄土高原的战略地位和农业资源条件下特点,提出了“自给性农业,水土保持性林业和商品性牧果业”的“三性农业”发展战略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方向,以及恢复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发展养殖业等四大主导措施。最后对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模式与治理速度、轮封荒山恢复植被、依靠科技增加政府投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西部城镇发展战略初探——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发展落后,但在新时期新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多方面的动力。本文探讨了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优势,在分析新疆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期新疆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额济纳平原植被衰败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额济纳旗是以牧业为主体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植被衰亡,草场退化,经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重温有大。本文研究探讨该区植被草场的衰败原因和治理措施,对于维护额济纳旗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群落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在群落水平上,从5个方面探讨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理论基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天敌群落种库的多样性,进而加速天敌群落的迅速重建和发展,这对控制早期迁入害虫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多样性高的天敌群落能减轻害虫发生程度,推迟害虫发生高峰的出现。群落内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天敌群落的稳定,增强了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渭北旱塬区麟游县的自然资源特点,在深入分析麟游县种植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麟游县种植业的发展对策:优化种植结构,发挥区域优势;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建立持续发展的种植业三元结构;改善种植业基本生产条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地区包气带浅部黄土中水分运移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水特征曲线测量、水分运移的现场观测以及用^3H作为示踪剂的现场示踪试验被同时用于水分在包气带浅部黄土运移研究之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的包气带黄土中,土壤浅部水的上下运动明显;降水的垂直入渗量甚小,最多约为降水量的1%;而且降水的垂直入渗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研究证实,用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符事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是认识其环境演变的基础。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的植被变化。得出:西周以前及西周战国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保持着天然状态;秦汉时期天然植被仍占较大比重,人类活动尚没有改变黄土高原的植被面貌;唐宋时期河谷、平原地区已无天然森林,丘陵、山地植被也遭到破坏,北部沙漠开始扩张,自然环境处在恶化之中;明清时期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据推算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覆盖率为53%;秦汉时期下降为42%;唐宋时期下降至32%;明清时期下降至4%。黄土高原濯濯童山主要是近600多年来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水稻抽穗前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化学防治次数及用药量,降低对天敌的伤害及农药残留,最终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控,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室内测定了药剂拌种对种子发芽的安全性,并结合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用量下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时长及保叶效果,明确了药剂拌种对天敌蜘蛛的影响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用量30~120 g/hm2拌种时,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出苗均无影响。直播稻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60 g/hm2拌种,播种后110 d,其保叶效果仍高达97.13%;旱育手栽秧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90 g/hm2拌种,播种后108 d保叶效果为82%以上,旱育机插秧模式下按有效成分90~120 g/hm2拌种,播种后90 d保叶效果仍在95%以上;3种模式下拌种处理的保叶效果及持效期均远优于常规喷雾防治。研究表明,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水稻前期及中期稻纵卷叶螟的为害,降低后期田间虫口基数,并且对田间天敌蜘蛛安全性高,同时在收获的稻谷中未检出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残留量低于定量限0.000 8 mg/kg)。在江苏省丘陵地区粳稻区应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可确保水稻直至抽穗初期无需再进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并可显著减少后期稻纵卷叶螟虫源基数,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治。  相似文献   

18.
引大调水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是干旱区至关重要的自然要素,其微小变化将导致整体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要对引大入秦工程全面运营后,秦王川灌区相应的主要环境变化进行了较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指出应对举措,以促使人类活动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代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地区NPP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POT NDVI和多种自然地理要素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光能利用率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变化的自然因素差异及各地貌类型区NPP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98—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NPP物质量平均值为9.884~50.790 gC·m-2·a-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2 gC·m-2·a-1。②影响NPP变化的自然因素差异显著。台塬区保水性好,水土流失强度较低,NPP物质量增加显著,风蚀地貌区NPP水平低,降幅明显;干湿条件是影响NPP变化的重要自然要素,半湿润区NPP增幅量较大;坡度对NPP变化的影响显著,陡坡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NPP增幅明显;微观尺度上水热空间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研究区海拔200~1000 m范围NPP增幅显著,海拔高于1000 m的区域NPP呈下降趋势。③影响NPP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热条件,但决定黄土粱卯地貌类型区的NPP物质量水平正相关的主导因素为高程因子,0.01置信水平下相关系数为0.52;太阳辐射对NPP物质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对气候干旱区域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0.
特色古村镇是物质和精神的复合体,是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古村镇所具有的地域性、乡土性和自然性等特点,其特色显著。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特色古村镇以其独特的人居形式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为保护地方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阵地。特色古村镇的旅游开发作为当前古村镇保护与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多种积极意义。本文依据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总结出陕西省古村镇旅游资源的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陕西省古村镇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进行了宏观探讨,提出了相关开发对策,为陕西旅游业及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