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我国将启动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三合一"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粮食生产的作用。农业"三项补贴"的调整,使我们想到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  相似文献   

2.
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农业部、江西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为工作主线,以提高耕地地力为基本要求,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调动农民增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的重要工作。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是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通过实施粮食适度规模补贴政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等多项要求的重要项目。两项补贴得到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3):F0002-F0002,I0001
一、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 26号)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标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确保广大农民直接受益。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探索将补贴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挂钩的机制,引导农民自觉提升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价格监管、应急种子储备、地力培育等政策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正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粮食生产方式转变,财政部从农资综合补贴中安排6亿元资金,下拨给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和江西5个粮食主产省,用于5省继续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补贴原则上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实施,主要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帮助种粮大户改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日前制定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补贴)的使用作了重要规定。《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出范围。其中,涉及农机的资金支出范围格外引人注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直接发放给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农机购置补贴、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绿色  相似文献   

8.
正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将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制定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牢牢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切实稳定了粮食生产,有效减少了耕地撂荒,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等问题,促进了四川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补合一"改革,明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装备》2004,(10):24-24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恢复粮食生产,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部决定对广东省在粮食生产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马镇顺等30位同志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并各奖励新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款5000元。广东省各级农业(农机)管理部门把对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的种粮大户进行表彰和奖励,作为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鼓励种粮大户发展机械化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全省各地全面做好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奖励资金的落实和积极协助种粮大户做好…  相似文献   

10.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价格监管、应急种子储备、地力培育等政策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免征农业税,建立适应农村税费新制度的农民负担监管机制,继续抓好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加强和完善农村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坚决查处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摘自广东省政府省长黄华华《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广东省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1基本看法 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175亿元资金用于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与种粮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家电下乡补贴等一样成为国家的强农惠农项目之一。应该说,农机购置补贴比种粮补贴更合理,比家电补贴更实在。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惠民补贴兑付工作,支持春耕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绵阳市全面启动了2014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兑付工作。2014年,绵阳市共下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44 46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3 99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0 475万元。全市核实的种粮面积达29.49万hm2,直接受益农户112.56万户。为提高效率,防止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市农业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监督和管理,坚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粮食安全,四川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农户资金问题.2021年12月底,四川省及时下达中央财政提前安排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轮作休耕等资金115.9亿元,支持建设45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大耕地地力保护力度,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落实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全面推开,我省种粮大户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土地的相对集中,农户对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的购买联合收割机热潮就是这种需求的反映。 联合收割机用于稻麦收割,不仅减轻了农民的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近年来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省的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模型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贵州省2004~2013年的粮食生产变化、耕地压力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最近10年贵州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都大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粮食生产与供给处于不安全状态,提高粮食生产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贵州省的耕地压力与粮食平衡系数二者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耕地压力的增大会以某种方式将其负的效应传导至粮食生产与供给平衡领域,从而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规范土地用途、加强耕地保护,探索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道路,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稳定粮食价格、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粮食安全为核心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等措施来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生产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一、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粮食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仅2014年,落实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一喷三防、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惠农资金过亿元;农户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单产、总产逐年上升,农业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省拨付任城区基层农机推广补助项目  相似文献   

17.
(1)设立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专项基金。基金来源为市财政支农资金、农业发展基金、粮食补偿金等。1995年共安排28万元(包括省拨粮专资金8万元),用于补助种粮大户购置农业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机化》2012,(3):12-14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现将国家近期出台的政策措施汇总如下,供参考。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共  相似文献   

19.
政策·数字     
<正>国务院: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普及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综合配套技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记者:王总,您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颁发有关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据公开信息。2008年将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