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耕作现状看,保护性耕作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潮流,已构成世界农业进步的时代性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不仅催生了耕作制度的变革,而且还引发了一场观念革命,使"保护性"这个关键词成为当代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元素和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工商老板"务农"一度成为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课题。在中央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农业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从全国和山东调查情况来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进入农业的工商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密集度及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凸显,"机器换人"工程成为破解设施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对东台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地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1四川农业"走出去"势在必行农业"走出去"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农业的"缩影",农业"走出去"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首先,四川省人多地少,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和水资源刚性不足,农业"走出去"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75 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时,四川是一个干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区,降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区域性、季节性缺水已成为制约四川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农  相似文献   

5.
观点·声音     
正屈冬玉:"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加出三个"新"11月5日,在2016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努力加出三个"新"。一是加出一个新农业,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为主向生产型与消费型并重转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二是加出一个新农村,推动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是加出一个新农民,推动由传统农民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设施农业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转变,许多农民改变了半年种田、半年休闲的生活习惯,依靠发展设施农业走上富裕路。莱州设施农业在丰富城里人"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全市农民来自设施农业、设施渔业的收入达65亿元。设施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莱州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因此替代劳动的技术愈加重要,农机效率自然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两会代表赵剡水和王金富分别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关于农机行业发展的三大建议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将今年"两会"议案的重点在农机行业发展上。他建议强化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8.
农业稳,天下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农"再次成为重点之一。温家宝总理用了近两页的篇幅讲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并强调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成为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技术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土地遭到严重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对耕地"白色污染"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确实可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极快的加速度领跑其他行业,与各个领域间的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已成为一种新常态。"互联网+"从网络热词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极其迅猛。"互联网+"农业融合创新发展代表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本文对"互联网+"提出的背景、内涵、"互联网+农业"的内涵以及"互联网+农业"创新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客观分析,丰富了"互联网+农业"理论基础,拓宽了"互联网+农业"创新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作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现阶段,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对农业产业价值的提高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的研究不仅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促使"农机技术"成熟完善化的必要前提。"农机技术"本身作为简化辅助相关工作人员种植生产农作物的高效技术,如何提升完善这一技术并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起种地、种庄稼,大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传统农业里也讲究一个"犁耙锄镰锹,样样好把式"。这样以人力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再加上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从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等结果,让很多人不愿意再从事农业生产。就这样,种地成为很不"摩登"的事情。"一代留,二代走,三代四代不回首"这种现象在很多农村中都不断出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状况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工程学院于2013年5月在原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成立,前身是原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该学科1960年开始招收"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生。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博士、硕士、本科、卓越人才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农业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方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农业机械设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 《河北农机》2013,(4):18-20
<正>2008年以来,中央连续六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这凸显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成为减轻农民劳动负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要不断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等问题日趋凸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破解三农难题、发展现代农业新的挑战,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要求。下原镇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的背景下原镇共有水稻种植面积45172亩,人口58900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基础愈发深厚、农业机械化装备不断升级的今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忙劳作场面已逐渐成为历史画面。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前景。一、当前延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状况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的起步,得力于国有农垦企业的进入与发展,伴随着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更多的认可,这种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工程学院于2013年5月在原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成立,前身是原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该学科1960年开始招收"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生。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博士、硕士、本科、卓越人才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农业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方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农业机械设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南方与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根据作者2015年8月17日在首届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高峰论坛的主题报告整理而成)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回顾1.农业发展进入历史转型期"九五"期间开展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讨论,制定了《2001-2011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21美元,工农关系调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已处于紧要关口,在爬坡过坎,要求转型升级,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这与过去仅解决数量问题相比,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补贴两个"天花板"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的双重挤压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农民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机械的普及推动了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经营主体,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家一户"细碎化"分散经营的种植格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