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许多地区秋季整地以旋代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且多年连续使用旋耕机作业,造成耕作层过浅,土壤板结,犁底层加厚,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根系正常发育。通过对作物根系土壤剖面分析发现,根系生长至犁底层时,呈倒“T”字型,且有萎缩现象。如此耕作,不仅土壤蓄水保肥性能差,而且作物抗旱涝、抗倒伏的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
作物根系对农田土壤干缩开裂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农田中作物根系对土壤干缩开裂行为的影响,对根系作用及无根系作用下的农田土壤进行了自然干缩开裂试验,讨论了根系作用及无根系作用下土壤干缩裂隙的发育规律,分析了根系对土壤干缩裂隙形态及其Minkowski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根系影响的土壤,根系影响下的土壤干缩裂隙在根系附近裂隙发育程度较低,裂隙宽度、单个裂隙长度及团聚体面积较小,而在远离根系位置呈现与无根系影响下土壤干缩裂隙相似的形态特征;作物根系使得干缩裂隙的Minkowski密度显著降低,相比无根系作用的农田土壤干缩裂隙,6株玉米根系存在时面积密度m0平均降低31%,长度密度m1平均降低19%,欧拉数密度m2平均降低20%;综上所述,作物根系对土壤干缩开裂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分析指出根系对干缩开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局部增大土壤抗拉强度及限制土壤材料移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机械深松整地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深松技术可以大幅增加作物的产量,是深根系作物的产量,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文章对实地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整一些措施来达到作物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交替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方式,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不但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还可以刺激作物的根系生长,提高吸水能力。目前对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集中于交替灌溉对各种作物的生育、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积累、土壤根系中的微生物生长等情况的研究,均属于实验验证类型,而对该技术配套的灌水设备研究较少,致使该技术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介绍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的相关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番茄盆栽试验,在土表以下17cm处布设秸秆隔层,有效隔断土壤毛管连续性,再结合灌溉水的淋洗作用,促使土壤盐分向下运移,盆栽土壤在垂直方向上趋于“上低下高”的非均匀分布状态,探究该盐分状态下番茄产量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及盐分分布特征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土壤盐分垂向非均匀分布处理中,隔层以下土壤中过高的盐分含量抑制了番茄根系的生长与分布,而上层低盐区土壤中根系则呈现出补偿性生长。在盆栽土壤盐分含量一定时,盐分垂向非均匀分布处理的根系干物质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P<0.05),盐分“上低下高”的差异性分布缓解了作物整体所受盐分胁迫。在参照传统水分生产函数Stewart模型和Jensen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表层盐分因子、平均盐分因子及根系加权平均盐分因子构建作物盐分生产函数,经函数精度评估后发现,利用根系加权平均盐分因子结合Jensen函数构建的作物分阶段生产函数对番茄产量的预测精度最高,而不同生育阶段中,番茄坐果期土壤含盐量及根系分布状况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正衡水市地处黑龙港流域,属典型的农业地区。从耕地情况看,近年来大多采用旋耕或浅翻作业,在土壤耕作层下面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犁底层,厚度为8~12厘米,作物根系难以穿透犁底层,根系分布浅,易造成作物倒伏,影响作物产量。农机深松技术是通过农机深松作业,在不翻转土垄、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实施深松作业后,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7.
秸秆是一种可再生农业资源,内含众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元素。秸秆还田可解决秸秆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从物理、化学层面探明了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酶活性以及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的作用,并从植物发育与作物从产量方面探究了秸秆还田有利于植物根系发育以及提升作物产量的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械播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环节,对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的总结,深入探讨了不同播种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机理,以玉米为指示作物,对机械播种与人工播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工播种相比,机械播种可以提高种子播深均匀性和稳定性,促使作物形成较为均匀的根系结构,提高根系水肥吸收及利用效率,实现较高的产量。此外,机械播种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播种效率,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但是,机械播种会导致土壤压实和根系深度受限等问题。综上所述,机械播种可以实现最佳的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使生土熟化,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抗旱保墒能力,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繁衍。作为保护性耕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机械化深松的作业质量对保护性耕作整体作业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人工牧草灌溉试验场观测的气象、叶片的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有效根系层深度、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等数据,利用双作物系数法模拟计算了2004、2005年老芒麦的日作物需水量,经与实测的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数据对比分析,检验了需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老芒麦需水量与产量、光合作用与蒸腾速率、光合作用与根系层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老芒麦来说,从抑制无效蒸腾角度实现节水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有效根系层的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51%~74%。  相似文献   

11.
玉米生产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经济年代玉米生产的整地方式以铧式犁耕翻为主,多年连续的旋耕,导致土壤熟土层厚度减少,耕深只有15 cm左右,使土壤逐渐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对玉米等深根系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及通透性越来越差,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深耕深松可以在保持原有土壤土层结构不变情况下,令土壤结构变得松动并使犁底层被打破,令耕作深度增加,令土壤结构虚实并存,是一种近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机械化耕作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土壤的通透性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土壤通道结构的形成,有效提高土壤在蓄水保墒方面的能力,促进作物根系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促进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包括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根系的固结缠绕对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以不同含量的冬小麦根系的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崩解法和抗冲槽法测定其抗冲性和抗蚀性。结果表明:根系能够降低土壤的崩解速率,即随着根系含量的增加,土壤崩解率缓慢降低。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崩解过程可以分为吸水崩解阶段、快速崩解阶段、稳定崩解阶段3个阶段,随根密度增加,根系作用延长了土壤吸水崩解和快速崩解阶段,降低了土壤崩解速度。土壤抗冲刷系数随着根重密度的增加呈递增的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保护性耕作体系对作物产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含水量,保护性耕作对地温的降低作用应该引起重视。免耕覆盖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可以在库车县一年两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作物根系影响下的农田干缩裂隙网络多重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农田中作物根系对土壤裂隙网络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外农田土壤裂隙试验,获得土壤裂隙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编程计算,对比分析作物根系影响产生的裂隙网络与无根系影响的裂隙网络的广义分形维数D_q,多重分形奇异指数α以及分形谱函数f(α)。【结果】无作物的裂隙图像的面积密度大于含有作物的裂隙图像的面积密度,表明无作物的土壤裂隙宽度较大;无作物的土壤裂隙图像的长度密度与欧拉数均大于有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图像,表明无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较长且形成封闭的裂隙网络较多;广义分形维数的整体变化幅度为无作物裂隙大于有作物影响的裂隙;有作物根系影响的裂隙的谱宽小于无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的谱宽;作物根系影响下的裂隙D_0值大于无作物的土壤产生的裂隙;根系影响下的土壤裂隙D_1更大;无作物土壤产生的裂隙的D_0与D_2的差值最小,说明其分布的非均匀性更好。【结论】作物根系的锚固作用并没有使土壤裂隙失去非均匀分布特性,土壤裂隙网络非均匀性特征明显;根系的影响使得土壤裂隙分布的非均匀性更小;测量尺度为25/8~50 cm时,无作物的裂隙分形复杂性最大。多重分形参数可以作对比作物影响下的裂隙与无作物的裂隙非均匀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深松技术应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今年是我省实施机械深松作业补贴的第一年,涉及区域广,实施面积大。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四看、四结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深松是提升土壤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深松作业能够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和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庆市是今年南方首次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试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北京地区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增加作物产量,自2009年开始在北京市延庆县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开展农田深松效果研究,对比分析了免耕和深松2种技术模式对土壤容重、含水率、水分入渗率及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平均由1.57 gcm3降低到1.51 gcm3,降低0.06 gcm3,降低了约4.0%;平均质量含水量增加5.9%,体现出较好的蓄水保墒能力,深松作业稳定入渗率提高了62.5%;较对照旋耕增产7.10%。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技术是利用供水系统的自有水压,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具有省水、省肥、省工、压盐碱及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