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注入诱变黑曲霉选育单宁酶生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多次N+注入诱变,得到突变高产单宁酶菌株黑曲霉ANO2。该突变菌株其产单宁酶酶活为670.2 U/mL,较出发菌株的单宁酶酶活442.3 U/mL提高51.4%以上,突变菌株经传10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是一株比较理想的单宁酶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2.
氧浓度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浓度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合成过氧化物酶有较大的影响。限碳条件下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 ,生长阶段氧浓度对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不明显 ,但在产酶阶段氧浓度的影响却很大。 2 1%氧浓度即空气环境是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适宜的。增高氧浓度 ,胞外蛋白酶活力就会提高 ,不利于过氧化物酶的胞外累积。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环境下限碳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 ,合成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最高活力可达 360U/L ,比通纯氧条件下限碳培养时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要高 160 %。  相似文献   

3.
采用LNAS(低氮天冬酰胺-琥珀酸)培养基用4种不同的底物处理方式,对白腐菌偏肿栓菌在28℃下进行静止培养,得到不同时间内的培养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在470,420,310nm处对于2,6-二甲氧基苯酚(2,6-DMP)、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藜芦醇(VA)的氧化作用后光密度值的变化情况,作为其木质素降解酶系统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产生的依据。结果表明:偏肿栓菌可产生MnP(必须在Mn2+存在的条件下)和漆酶(不依赖于Mn2+),但不产生LiP;在培养液内添加底物木屑和2,6-DMP后可显著提高2种酶的分泌量。在此基础上,用含Mn2+和青杨木屑的LNAS培养基对偏肿栓菌在30℃下静止培养作为初始培养条件,然后采用2次正交试验和多种单因素试验对偏肿栓菌产MnP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因素和水平范围内的最优组合是培养液果糖浓度为5g.L-1、酒石酸铵浓度为15mmol.L-1、锰离子浓度是200μmol.L-1、吐温-80浓度为0.25mL.L-1,MgSO4.7H2O浓度为0.35g.L-1、矿质...  相似文献   

4.
对山核桃属植物种子贮藏及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属植物种子中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低温条件下其酶活力下降较慢,室温条件下降较快;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整个萌发过程中,从发芽试验之日起至萌发高峰期,其酶活力逐日递增;自萌发高峰期至萌发停止,其酶活力又逐日递减,呈下降趋势;整个过程为一抛物线,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eroxidase isozyme)是一族能够利用 H_20_2氧化供氢体的酶,广泛而大量地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具有高度多型性和功能多样性,在林木遗传育种的各个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来鉴别树木的无性系(基因型),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特有的杨树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和抗性强、分布广。但是,对毛白杨同工酶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猴头菌菌株CBI进行培养特性观察,表明菌株能产生较多的厚垣孢子;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GenBank登录号为GU584100),并与猴头菌属5个种的17个不同地域菌株进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B1与猴头菌同种其他菌株遗传距离较近并聚类在一起.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后,对其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猴头菌可产生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但不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MnP和漆酶的酶活性变化是有规律的,Mn2是猴头菌产生MnP的必要因子,而漆酶的产生则不受该条件的制约.在含Mn2+的LNAS培养基中加入木屑为底物的条件下,猴头菌MnP最大酶活性为45.56 U·L-1,漆酶最大酶活性为61.85 U·L-1.  相似文献   

7.
南天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种质间酶带特征的不同,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南天竹种质间的亲源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这些种质资源共出现10条酶带,所有种质资源都有3条共同特征的谱带,同时不同种质资源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f)、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OD酶谱聚类分析将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8.
不同榛树叶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种不同种类榛树叶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测定比较的结果显示:平榛、毛榛及杂交榛共有酶带B,该酶带可能是榛属的特征性酶带;平榛与毛榛POD酶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A1、C1和C2这三条酶带是毛榛特有的,能否作为毛榛的标志带,有待进一步研究;杂交榛酶带特征与母本(平榛)接近;这些实验结果为细胞生物学研究及探讨榛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及种类的区分提供了依据,也为榛树遗传基础的评价和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的N 注入球孢白僵菌后,存活率呈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选择该曲线峰值区域所对应的注入剂量即(80×1.3×1014)ion/cm2作为诱变育种的最佳注入剂量。比较离子注入前与注入后不同菌株的产酶曲线的结果是:不同菌株之间的Pr1蛋白酶酶活存在着差异,但是其酶活曲线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离子注入没有改变白僵菌Pr1蛋白酶的产酶过程。选择诱导24 h作为最佳诱导时间。通过测定菌株产孢量与菌株Pr1蛋白酶酶活双重指标对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Bb202IP50菌株在两个指标上表现均较好,产孢量达到(7.065±1.105 9)×108个孢子/cm2,A405达到了0.269 8±0.035 8,故将其确定为最佳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0.
木材白腐菌在分解木质素的过程中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分解木质素结构的酶系统,这些酶系统主要包括细胞外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和细胞外酚氧化酶[漆酶(laccase)].因此,在生物修复方面,白腐菌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和土壤中难被降解的多氯联苯、多环芳烃、DDT、染料、炸药和其他氯化物、叠氮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LNAS培养基在4种不同培养液中,对白腐菌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在28℃下进行静止培养,得到了不同时间内的培养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在470 nm处对于2,6-DMP的氧化作用后光密度值的变化情况,作为锰过氧化物酶(MnP)产生和活性大小的依据,从而获得了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锰过氧化物酶与培养基的成分和酶作用底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均可产生MnP,对比4种成分不同的培养基酶活力测定结果,在培养液内添加酶的底物木屑和2,6-DMP后可提高MnP的分泌量。以前的研究认为:Mn2+是MnP产生的必要因子。而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n2+并不是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产生MnP所必需的。论文为进一步利用这两种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以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种真菌MnP对木质素及其它异生物质降解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的酶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锰过氧化物酶(MnP)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概况,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MnP在纸浆的生物漂白、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染料的脱色、褐煤的生物降解、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催化聚合反应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大花蕙兰原球茎在不同La3+浓度处理的培养基中培养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大花蕙兰原球茎在过氧化物同工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低浓度的La3+能提高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桉树对青枯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具有不同青枯病抗性的桉树品系的叶部和根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对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桉树各品系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7个桉树品系,其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对青枯病抗性较弱的F11和E13品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显著比其它抗性品系体内的酶活性低。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桉树对青枯病不同抗病性品系之间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数和各条  相似文献   

15.
银杏雌雄株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杏 (Ginkgobiloba)是雌雄异株的树种 ,其雌雄株的生理差异较大 ;为此 ,从检测银杏叶片内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入手 ,找出差异性 ,进而对识别银杏的雌雄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板凝胶电泳,对杨树6个全同胞家系的亲本及子代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其与生长量和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单株及不同家系在酶谱带数、迁移率、酶的活性强弱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家系内亲代与子代之间也存在差异,子代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型酶带。POD同工酶分析可用于杨树亲缘关系的鉴定。子代与母本的相似系数比子代与父本的相似系数高,偏向母性遗传。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过氧化物酶酶带数和酶强度与地径生长量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83;酶带数和酶强度与地径超亲优势之间也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84;而酶带数和酶强度与苗高生长量及苗高超亲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酶带的谱型与生长量和杂种优势之间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仅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带数、强弱和谱型来判断杨树的生长量和杂种优势是不完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肖晖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35-37,4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福建柏11个种源330个针叶样品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过氧化物同工酶有20条谱带,呈现出19种酶谱类型,不同产地的酶谱种类和数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差异表明不同产地福建柏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而且酶谱变异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福建柏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松突圆蚧与枯斑拟盘多毛孢菌都是严重危害福建省马尾松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由于二者可共寄生于马尾松的松针,因此重点研究测定松针在二者共寄生条件下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对于探析松突圆蚧-枯斑拟盘多毛孢菌-马尾松针叶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以5年生马尾松有虫有病(共寄生)、有虫无病(独寄生/虫)、无虫有病(独寄生/病)、无虫无病(健康针叶,对照)针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松针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松针的POD酶活性大小顺序为:有虫有病有虫无病无虫有病无虫无病。显然,病、虫无论是共寄生还是独寄生都会诱导POD活性上升;但有虫有病、有虫无病处理的POD活性分别是无虫有病处理的POD活性的5.10、3.72倍,表明虫害在POD活性诱导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共寄生处理的POD实际测定值为435.0 U·g-1·min-1,显著高于二者单独处理条件下POD的理论相加值402.8 U·g-1·min-1(P0.05),表明松突圆蚧、枯斑拟盘多毛孢菌在诱导POD活性上升过程中可能存在互惠共利关系并导致了联合增效作用。因此,防治松突圆蚧时建议兼治松赤枯病,可进一步提升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