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政策的限制: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务市场不发达,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根据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1农村仍有大量劳动力可以转移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问题,在学术界没有太多的争论。但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究竟是多少,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有着不同的结论,其中戴园晨、陈东琪、杜鹰、韩俊等人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目前为1.5亿的数据较有代表性,且为多数文章转用。因此,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总量上是供过于求的,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2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长期分割,人为地分割了劳动力要素市场,国家只…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弥勒县农村剩余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及农村劳动力输出是一条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实现县内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小城镇布局、县乡村三级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升县域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转移渠道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指出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收入等三个因素,同时,笔者又针对成因,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及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乌当区农村劳动力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有序地转移,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对乌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1乌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2004年乌当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05 103人,外出务工农民总计19 909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9%,涉及农户15 895户。外出务工农户中,全家外出户有1 390户,占外出务工总户数的8.74%;因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8.
商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丹洲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195-19720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对商洛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商洛市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素质低,且转移速度缓慢。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首先,第三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与第二产业相比,在同等数额的投资下,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其次,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对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要求相对来说不像第二产业那么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和特点相吻合。再次,第三产业受客观环境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六方面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策,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刘荣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4-468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本地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阻碍了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限制了就业范围,制度性因素则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以及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并全方位地做好社会化服务,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而且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农村新增劳动适龄人口就有约1千万人。除了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吸纳的约800万人外,中国农村每年净增的剩余劳动力尚余200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产业比重在GDP中的逐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预计中国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前期达到峰值,相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增长的局势不可避免。农村虽然作为蓄水池可以消化一些人口增长的压力,但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17.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山东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庞大,转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加快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灵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灵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现状与特点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农村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的缩小、"三农"等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深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即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文化教育程度低、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农业自身发展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制约、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近年来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的职业教育方面因素,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职业教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