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H两优6839制种田防治稻粒黑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及空白对照在新组合H两优6839制种田进行药剂防治稻粒黑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防治的处理其结实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分别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空白对照处理提高4.7、5.1、7.2个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199.5、300.0、369.0 kg/hm2,平均增产289.5 kg/hm2。说明用克黑净娄剂(主剂+辅剂)防治效果显著,空白对照的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进行冬种马铃薯种薯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30倍液浸种消毒,平均产量最高,达24 000.0 kg/hm2,且经济性状好,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种子包衣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成株期以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生产上建议使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乳油作为防治蓖麻枯萎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用“克黑净”(主剂为粉剂,辅剂为水剂)、灭黑灵(粉剂)、三唑酮(20%乳油),多菌灵-硫磺合剂(40%)四种药剂对杂交稻制种田进行稻粒黑粉病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克黑净”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灭黑灵、多硫合剂,三唑酮。  相似文献   

5.
3种复配剂防治蒜苗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3种复配剂防治蒜苗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制成的复配剂600倍液防治效果理想,防效为70.83%,其余2种复配剂防效分别为59.26%、52.32%.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颗粒剂分别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混和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0%甲基托布津100 g+72%农用硫酸链霉素6 g+滑石粉6 kg处理种薯100 kg的节本增收效果最好,每667 m2产量为2 276.52 kg,防效为24.17%,产出/投入为20.82∶1.  相似文献   

7.
30%多菌灵·三唑酮(粉霉净)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1 800 g/hm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处理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为85.2%,较对比药剂高3.8百分点;其次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处理防效为84.2%,较对比药剂高2.8百分点。生产中以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 g/hm^2对水600 L/hm^2喷施为宜。  相似文献   

8.
2021年笔者选择了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乳剂、45%咪鲜胺水乳剂、30%戊唑醇悬乳剂、40%克百菌悬乳剂、井冈蜡芽菌10%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原药70%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共8种药剂,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没有显著的影响,亩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20mL和亩用30%戊唑醇悬乳剂15mL两个处理的防效始终在90%以上,病穗率始终在5%以下,防治效果和持效性都优于其他6种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9.
20%酮·甲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酮·甲可湿性粉剂商品用量900、1 200、1 500 g/hm2处理药后21 d的防效分别为61.2%、67.4%、71.1%,比对比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商品用量1 200 g/hm2分别高1.3、7.5、11.2个百分点,比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商品用量1 200 g/hm2分别高9.1、15.3、19.0个百分点,20%酮·甲可湿性粉剂商品量1200、1500 g/hm2处理与对比药剂药效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花生疮痂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施药方式防治当归麻口病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芦头施(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22.5 k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3 kg/hm2)+根施(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22.5 k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3 kg/hm2)的方式,麻口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16.9百分点和11.6,鲜归产量较对照增产41.5%,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作为首选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试验结果表现: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辣椒生产安全。施药防治宜选择发病初期至始盛期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药剂拌种在马铃薯生产中抗病增产等方面的效果,为大田推广提供依据,以荷兰15为材料,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种薯无药剂拌种2个处理对马铃薯药剂拌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药剂拌种比对照未发病毒病、晚疫病和早疫病,黑胫病稍低,产量增产129.4kg,增幅12.3%,可在大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7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种药剂田间喷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g/hm2、68%金雷水分散粒剂1 225 g/hm2和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960 g/hm2、72%克露可湿性粉剂2 000 g/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 050 g/hm2、80%大生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和58%露速净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对水750 kg喷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相对防效为74.45%~87.46%,比对照增产21.2%~27.5%,7种药剂可以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甘谷县大葱主产区用50%多·福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烯酰·甲霜灵水分散粒剂、48%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对大葱主要病害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有效控制大葱霜霉病、灰霉病、锈病、紫斑病等主要病害的危害蔓延,其中以50%多·福可湿性粉剂225 g/hm2+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25 g/hm2处理的防效最好,对4种病害的防效分别为93.78%、84.06%、87.00%、72.43%,大葱综合性状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79 666.7 kg/hm2,增产率达14.75%,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年在小麦穗期进行了三唑酮不同制剂防治白粉病与叶锈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白粉病严重发生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8kg/hm2和50%多.酮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近80%,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1.5kg/hm2以及500g/L三唑酮悬浮剂300~450g/hm2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下;在叶锈病发生初期,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1.8kg/hm2、500g/L三唑酮悬浮剂375~450g/hm2和50%多.酮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叶锈病的病叶防效达60%以上,病指防效达85%以上,且各药剂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田间试验筛选,分别在2005年、2006年,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太白农甲托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6.0kg/hm2、70%太白农甲托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6.0kg/hm2田间防治盾叶薯蓣炭疽病。结果表明:70%太白农甲托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6.0kg/hm2的防治效果最好,用量750~1 500mL/hm2(制剂用量),防效达92.20%~94.5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6.0kg/hm2次之,用量1.125~1.800kg/hm2,防效达85.10%~91.45%。炭疽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施药时期为发病初期至病情扩展期,施药时添加叶面微肥防治效果更好,且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mL/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25 kg/hm2、60%百泰可湿性粉剂900 g/hm2+18.7%凯特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70%品润可湿性粉剂1.5 kg/hm2+18.7%凯特可湿性粉剂1.125 kg/hm23个组合防效均在72.51%以上,尤以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mL/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25 kg/hm2组合防效最佳,第3次药施后10 d防效达88.54%,且对马铃薯有剌激生长、增产的作用,比对照增产28.39%。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用于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为减轻烟草赤星病菌的抗药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灰核宁可湿性粉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水乳剂7种化学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同一化学药剂的不同浓度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代森锰锌以6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0.7%,菌核净、灰核宁和多抗霉素均以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9.8%、66.9%和64.1%,甲基托布津和扑海因均以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5.8%和63.6%,咪鲜胺以4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1.9%。不同药剂在其最佳处理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8%和69.8%,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1%和65.8%,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结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明显,可用于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花生疮痂病与常规用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