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科技》2000,18(4):227-22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地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生产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万海 《种子科技》2001,19(2):81-81
近年来 ,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种子市场逐步放开 ,种子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如何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把好亲本种子质量源头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种子的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质量和产量。因此 ,亲本繁殖单位应从“三系”防杂保纯抓起 ,严格按“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 ,用于繁殖的亲本纯度达到原种以上标准 ,用于制种的亲本纯度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外调种子应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调运 ,调回再行复检 ,杜绝繁、制种生产上应用不合格种子。2 严格隔离繁、制种生产要集…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用亲本,其繁殖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用亲本,以3或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特点,两类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特点及在种子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杂交稻亲本几种原种生产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杂交水稻制种的共性技术,三系、两系制种及籼稻、粳稻制种的差异等5个方面,介绍了《种子生产学》有关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部分的授课体会。  相似文献   

5.
姚文飞 《种子科技》2011,29(5):38-39
1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四大指标,其中纯度一项尤为重要,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他三项决定着种子的商品价值。1.1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才能保证杂交  相似文献   

6.
雷付华 《种子》1997,(3):67-68
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之一是提高种子质量,仁寿县近16年年均玉米制种面积260公顷,年均产种61.2万公斤。县内年供种量85—90万公斤,在自制自用基础上,部份年份有余缺调剂。在不断健全完善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种子检验、监督下,玉米种子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但在种子专营保供中也存在一些弊病。 1 严格把好玉米种子生产质量关 1.1 首先抓好亲本种子 仁寿县在推广成单1号、成单4号等新品种时,注意与育种单位合作.做到亲本有限世代繁、制,即原原种→原种→亲本→杂交制种。县内扩繁原种生产亲本  相似文献   

7.
杨百战  曹轶 《种子科技》2007,25(5):52-53
该技术将重复繁殖和循环选择两种种子生产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种子生产技术,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基础,创造性采用育种家种子→原种→大田用种的常规水稻种子三级生产程序和选择单穗→建立穗行圃→稀繁原种→快繁大田用种的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具有早、快、简、高、省等突出优点,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龙望云 《种子》2000,(1):52
为了进一步搞好杂交稻种子生产 ,以促进我省杂交稻有一个新的发展。省政府于 1997年作出决定 ,从1998年起将我省原实行的“省提、地繁、县制”的杂交稻种子生产体制向“省提、省繁、基地制种”过渡。通过去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 :一是种子生产数量足 ,能充分满足今年全省的用种需要。全省去年集中在省贺家山原种场和怀化地区靖州县原种场建立“三系”亲本提纯基地 53.33公顷 ,生产不育系株行种子 314 kg,株系种子 780 0 kg,原种7.9万 kg;不育系繁殖由过去的 16个繁殖单位减少到去年的 7个单位 ,共建立“省繁”基地 4 4 6 .7公…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搞好杂交稻种子生产,以促进我省杂交稻有一个新的发展,省政府于1997年作出决定,从1998年起将我省原实行的“省提、地繁、县制”的杂交稻种子生产体制向“省提、省繁、基地制种”过渡。通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 种子生产数量足,能充分满足今年全省的用种需要。全省1998年集中在省贺家山原种场和怀化地区清州县原种场建立“三系”亲本提纯基地53公顷,生产不育系株行种子314千克,株系种子7800千克,原种7.9万千克;不育系繁殖由过去的16个单位减少到去年的7个单位,共建立省繁基地4…  相似文献   

10.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品种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新疆各地市场上种子的品类和质量良莠不齐,种子套牌套袋、套购原种繁殖生产、无证生产经营、打政策"擦边球"等乱象丛生,不仅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而且屡屡侵害正规种子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已经严令禁止繁育生产转基因玉米种子,但是违法繁育屡屡发生。1玉米制种基地制种乱象一是玉米制种供需双方没有正规合同,多数公司以  相似文献   

11.
康泽海  王万双 《种子科技》2000,18(6):359-359
甘蓝种子的生产经营是我省的一大特色产业 ,年经销量在 2 5万 kg左右 ,占全国总销量的 2 / 3,种子销往全国 2 9个省、市、自治区 ,部分种子还远销国外 ,具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近年来 ,由于一些甘蓝种子生产单位质量意识淡薄等原因 ,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给我省甘蓝种子企业带来不良影响。为确保甘蓝种子质量 ,特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1 选用高纯度的制种亲本1.1 甘蓝杂种一代制种所用的亲本种子是用育种单位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为原原种扩繁而来。扩繁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的隔离条件并严格进行去杂去劣。一般在大棚内扩繁。在苗期、莲座期和结…  相似文献   

12.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原种生产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等,结合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建立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原种生产操作技术体系,为该麦区小麦原种生产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稻制种生产模式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制种、土地流转等新形势的发展,对亲本种子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标纯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高质量的亲本种子已经成为种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总结了水稻亲本种子纯度99.9%质量控制策略,提出使用高纯度原种、选择最佳繁殖基地、精细规范栽培、全程除杂保纯、及时收晒、分户检验和纯度鉴定以及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稻制种生产模式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制种、土地流转等新形势的发展,对亲本种子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标纯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高质量的亲本种子已经成为种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总结了水稻亲本种子纯度99.9%质量控制策略,提出使用高纯度原种、选择最佳繁殖基地、精细规范栽培、全程除杂保纯、及时收晒、分户检验和纯度鉴定以及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上存在巨大的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低温导致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自交结实.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于选育优良不育系,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严格实行原种生产程序进行生产,严格选择制种基地、合理安排制种季节,严把生产关,制种投保、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6.
屯留玉米种子专业公司是由县种子公司和县原种场合并组建的,是省种子公司组织和武装起来的大型玉米种子专业公司之一。几年来,我们坚持为农业服务的宗旨,集生产、科研、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拓新路,放开搞活求发展。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建立专业化制种基地,使种子生产和经营不断上规模,上质量,上  相似文献   

17.
正1种子生产经营现状1.1杂交油菜制种稳步发展,但制种基地分散,且基地基础设施薄弱勉县自20世纪90年代初杂交油菜推广开始,就一直从事油菜制种产业,最多时制种面积超过1 333.3hm~2,现在常年制种面积在333.3hm~2左右,生产种子超过20万kg。生产单位主要是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省的种子企业,生产单位委托勉县种子企业和油菜制种专业合作社代生产,目前油菜制种分布在8个乡镇15个村,制种生产的镇村都为山区,虽然有利于自然隔  相似文献   

18.
陈连生 《种子世界》2014,(12):10-11
<正>基础种子对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基础种子能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基础种子的纯度主要受育种家种子遗传性状、株行、株系种繁育程序以及基础种子管理措施的影响。随着种业市场的不断放开,影响基础种子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基础种子是生产高质量良种的源头。基础种子纯度越高,表现型就越趋于一致,生产出来的原种质量就越好,产量就越高。而基础种子纯度除决定于制种技术以外,主要受源头种子—育种家种子  相似文献   

19.
建湖县是国家级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江苏省杂交稻珍汕97A不育系原种和汕优63等组合定点繁殖制种单位。1992年,全县杂交稻种子生产在经历了前期干旱、后期多雨和病虫害多发的不利条件下喜获丰收。5.05万亩制种田,总产883.8万公斤,平均亩产175公斤,是自1977年连续制种16年来亩产超过150公斤的第5个年头。为确保汕优63种子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的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规程、质量标准,结合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和种子经营检验工作实践,提出小麦质量管理,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