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肌胃腐蚀症又称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黑胃病,主要发生于鸡,尤其是2—8周龄的肉用仔鸡。它的特点是,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显突起;肌胃、腺胃以至嗉囊的内容物呈暗棕色或黑色;倒提病鸡时,从口中流出黑色水样物。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剖检病鸡过程中,常发现鸡胃溃疡的病例。目前对该病及其病因的研究较少,国内报道不多。近年来笔者对其发病情况及病因曾做过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发病情况、症状和剖检病变 雏鸡胃溃疡多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雏鸡,通常见于发育良好、增重快的肉用仔鸡。初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口流灰色的液体,随后流出液变为黑色,此时病雏日见消瘦,最后衰竭而死。剖检病鸡见嗉囊、肌胃及肠道空虚,肌胃与腺胃交界处粘膜有黄  相似文献   

3.
我市某肉鸡场因采用劣质鱼粉喂鸡1个月后,引起30日龄肉仔鸡肌胃糜烂,死淘率达10%。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生长迟缓,贫血消瘦,嗉囊胀满。例提病鸡,口中流出黑色液体,严重者排黑便。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培育过程中,特别在仔鸡限食期间,常会采食些不易消化的东西。且停滞嗉囊中,嗉囊粘膜受刺激引起炎症。患鸡食欲减退,头颈不断做伸展动作。触诊嗉囊柔软而有弹性,且表现疼痛。提起两腿,不压迫或稍压嗉囊,从口裂或鼻孔流出带泡沫的酸臭粘液。有时甚至嗉囊阻塞发硬膨大,硬结的嗉囊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精神消沉郁闷,倦怠无力,不爱活动,食欲不振,这时,触诊嗉囊坚硬、有时可摸到里面异物。严重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近端也会发生阻塞。肉用种鸡的嗉囊病应当以预防为主。限食前应做好鸡舍运动场的清理工作,如垫草、玻璃碎片、小石子、砂…  相似文献   

5.
鸡的肌胃糜烂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其特点是肌胃糜烂和溃疡,甚至穿孔,腺胃、肌胃和肠道含有黑褐色的内容物;病鸡表现食欲减低、消瘦,呕吐黑色物,所以又叫做鸡的黑色呕吐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多发生于1~5月龄之间。此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增重,给  相似文献   

6.
鸡肌胃糜烂症是发生于仔鸡,特别是肉用仔鸡的一种与肠溃疡病相类似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否,与鸡饲料中的鱼粉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病的发生常给养鸡生产带来相当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与发病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仔鸡,尤其是肉用仔鸡,1-5月龄的鸡均可发生,死亡率不等,高者可达10%以上。患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萎糜,蹲伏,羽毛蓬松,消瘦,鸡冠、肉髯苍白,贫血,呕黑褐色稀液,故又称为“黑色呕吐病”,腹泻,拉黑褐色软粪或黑褐色稀粪。患鸡生长缓慢,并有突然死亡现象。如发生混合感染或并发感染时,则死亡率升高。2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7.
自从马立克病疫苗首次在美国使用以来,在养禽业中可拯救的肉用仔鸡也许占所有加工的肉用仔鸡的4%以上。在密执安州Langsing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雏鸡出壳前,经蛋壳接种疫苗,以预防马立克病。这项技术只是最近才开发的。据称:“在出壳前三天接种疫苗的鸡对疾病具抵抗力的比率是8:1,而所有未接种疫苗的鸡都得了马立克病。”经蛋壳接种疫苗对孵化率和肉用仔鸡的增重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肌胃腐蚀主要是发生在肉用仔鸡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特点为肌胃腐蚀、溃疡,甚至穿孔,并伴有“黑色呕吐”的综合征出现。多年来在国内外许多鸡场均有此病发生。此病多发生于2—8周龄的肉用仔鸡,但也有最早1周龄和最迟9周龄发病的报道。在成年产蛋鸡中无此病发现。其发病率为20—30%,死亡率约为0—5%。多见于春夏季。此病在某一鸡群中消失后一般不会再发。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结合治疗肉仔鸡胃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药结合治疗肉仔鸡胃溃疡孙克年(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兽医站222231)张友才(灌云县畜牧兽医站)鸡胃溃疡亦称肌胃糜烂症、肌胃腐蚀症、黑色呕吐病、黑胃病,多见于肉仔鸡。笔者近几年采取中西药相结合方法,治疗大小6群约1400只病鸡,效果较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肉用仔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肉用仔鸡传染病,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较为典型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概况1994年4月,龙海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2000多只35日龄肉用仔鸡(AA鸡)、突然发病,第一天死亡5只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8月 ,金乡县某养鸡户饲养一批AA肉用仔鸡 ,该鸡群饲养至 30日龄时 ,鸡群发生以关节肿大 ,胸腹等处皮肤脱毛 ,呈炎性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经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葡萄球菌病 ,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养鸡户饲养 10 0 0只AA肉用仔鸡 ,饲养至 30日龄时 ,发现有的病鸡出现中趾、跗关节肿大 ,不能站立、头颈扭转等症状。有的病雏精神沉郁、闭眼嗜睡 ,羽毛松乱无光泽 ,食欲减少或废绝 ,多数病鸡拉黄白色粪便。胸部、腹部、翅尖、腿部等处皮肤脱毛、炎性坏死 ,呈紫黑色 ,皮肤浮肿 ,有波动感。后期病鸡站立不稳 ,倒地…  相似文献   

12.
正肉用仔鸡传染性矮小综合征是引起肉用仔鸡严重生长抑制的传染性疾病,因此又称为鸡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征、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苍白鸡综合征、直升机病、骨脆病等。由于该病发生原因错综复杂,在临床诊治上比较棘手,近年来对肉鸡养殖业危害较大,给养殖场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原因1978年,荷兰首次发现肉用仔鸡传染性矮小综合征,随后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也相继发现。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该病报告,之后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到  相似文献   

13.
<正> 四、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 (一)肉用仔鸡饲粮的营养标准 肉用仔鸡生长快、饲养期短。饲粮必须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成份要求也很严格。能量蛋白质不足鸡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低,微量物质不足  相似文献   

14.
腹水综合症首先报道于高海拔环境下饲养的肉用仔鸡,因而常称之为“高海拔病”。随后,本综合症亦出现于其它地理环境下饲养的鸡群中,故有“雏鸡水肿病”、“心衰综合症”和“垂腹”等名称。本病的主要特征是腹腔内大量液体积聚,最常发生于快速生长的肉用仔鸡,公鸡更多见,可占发病鸡的70%左右,死亡高峰一般出现在5~7周龄。腹水只是一种症状,多种应激因素,包括气态氨、尘埃、呼吸道病、微生物毒素和温度骤变等,均能诱发腹水症。肉用  相似文献   

15.
营养不良综合症已为众人所认识,但其病因还不甚明了。现在仍象过去一样,此症仍给世界各地的肉用仔鸡饲养者造成重大损失。此症的其它名称说明了此症爆发中可见到的一些特征:“10日病”这一名称说明了此症发生于出壳后约第二周的中期,“苍白鸡综合症”说明了受害肉用仔鸡皮肤不表现正常的黄色而呈苍白色,尽管给鸡喂以大量玉米和类胡萝卜素仍是如此。这种鸡的脸部却呈深黄乃至橙-褐色。  相似文献   

16.
1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幼龄肉用仔鸡最易发病,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致不同的鸡群中所发生的发育障碍综合症的症状也不一致。肉用仔鸡最早发生于3~7日龄,病初精神倦怠,水样腹泻,粪便内含未消化的食物,病鸡腹部膨胀下垂。体重迅速下降,仅为正常鸡体重的1/3,个体矮小,生长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17.
鸡肌胃糜烂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肌胃糜烂症主要发生于仔鸡,而大部分发病时间为1月龄到5月龄之间。1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消瘦,冠髯苍白、萎缩,呕吐黑褐色物,嗉囊外观呈淡褐色。有的腹泻,排棕色至黑色稀便,生长迟缓,突然死亡。2病理变化剖检时肉眼见肌肉...  相似文献   

18.
<正>肉用仔鸡传染性矮小综合症是引起肉用仔鸡严重生长抑制的传染性疾病,因此又称为鸡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症、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苍白鸡综合症、直升飞机病、骨脆病等等。由于该病发生原因错综复杂,在临床诊治上比较棘手,近年来对肉鸡养殖业危害较大,给养殖场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预防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4项措施肉仔鸡猝死综合征俗称“翻筋斗”病,为发育健康、生长迅速的肉仔鸡的突然死亡并伴有短暂、翅拍击性抽搐的疾病。从1997年开始,笔者在10个鸡场指导技术中发现,在免疫程序较合理、消毒严格的肉鸡饲养场里,猝死综合征成了引起肉仔鸡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有3个特点:①患病多表现“翻筋斗”而且死于背卧姿势,60%~80%为公鸡;②死亡的鸡多是同批鸡中生长最快、外表健康的鸡;③死后立即解剖,肉色新鲜。嗉囊充盈或空虚。肠、脾、肾等内脏器官有的有小出血点,有的无任何变化。心脏和动脉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肉用仔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1986—199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肉用仔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1986—1995)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霍启光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鸡的饲养标准”(ZBB43005—86),该标准由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提出、“鸡的营养需要研究协作组”起草。该标准肉仔鸡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