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体经乳头管进入乳房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机械损伤、挤奶器压力不当给奶牛造成不适等引起的。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临床表现较明显,乳房肿胀、有肿块、手摸有疼痛感(患牛躲闪),产奶量明显下降,牛奶中有絮状物或小凝块,有的牛奶中还有血液或脓汁;亚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临床表现不明显,通常需通过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奶牛的常发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根据对部分奶牛场和饲养户的调查统计.乳房炎发病率占泌乳牛的20%~40%.有的阳性检出率达50%.而隐性乳房炎占全部乳房炎的30%以上。由于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致使产奶量日渐减少.并影响牛奶的质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使奶牛发情期延迟,情期受胎率下降;病重者造成瞎奶头或败血症而淘汰。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治奶牛乳房炎,增强奶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抗生素残留,提高牛奶质量,笔者等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奶牛白银市白银区某奶牛场检测为荷斯坦(黑白花)产奶隐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患牛,平均质量(600±151)kg。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指标相近的健康奶牛4头,临床型乳房炎自然发病病例4头,连续7d分别抽取4头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患病乳区及4头健康奶牛的牛奶进行测定,测定乳房炎病牛治疗过程中的乳蛋白、乳脂、密度、非脂乳固体、乳干物质、乳糖等成分含量,并对这些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头患牛的患病乳区的各乳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乳区;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组、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乳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健康奶牛的乳脂含量极显著高于乳房炎患牛正常和异常乳区组;乳房炎患牛的正常、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牛奶成分含量均值图存在明显变化趋势,健康牛组的牛奶成分在一周内保持稳定,而乳房炎患牛的正常与异常乳区在一周内都存在曲折上升和不断上升的过程。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各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异常乳区。乳房炎患牛的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含量高于健康牛,乳脂低于健康牛,乳干物质则与健康牛保持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性约占30%,隐性乳房炎约占70%:奶牛乳房炎不仅降低了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而且会延长母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同时也是造成牛奶抗生素残留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类、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关键是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性疾病,一般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不仅严重影响患牛的产奶量、乳品质,推迟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而且易在牛群中传播,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牛奶品质发生变化,还会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积极预防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从隐性乳房炎患牛的乳汁中分离鉴定出沙雷氏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隐性乳房炎患牛的乳汁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旨在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星 《中国乳业》2003,(5):14-16
在发达国家,奶牛场主每月都会获知有关牛奶中体细胞数(SCC)的信息。SCC已成为评价牛奶质量的国际标准之一。近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SCC。通过对影响牛奶中SCC各种因素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乳房炎的感染。如果奶牛场主能够有效预防乳房炎的感染,并且剔除患慢性炎症的病牛,SCC就可以被控制在10万甚至更低水平。1乳房炎的控制乳房炎是奶牛业中最常见的疾病。在挤奶卫生、无奶疗法、挤奶后的乳头药浴以及剔除患有慢性病的牛等方面加以有效地控制,就可以显著地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并且抑制无乳链球菌的传染。然…  相似文献   

8.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不仅使牛奶质量下降、保存期短、而且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力。因此对隐性乳房炎的及时诊断与防治是奶牛生产上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对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很多,如检查牛体细胞,这种方法虽然准确率高,但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不易在广大农村推广。最近几年应用乳房炎诊断液进行牛旁快速诊断,这种方法诊断迅速,但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3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和25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分别各自随机分为2组。其中,隐性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48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5头42个乳区为对照组;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25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0头15个乳区为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涂抹受试金黄超微透皮软膏2次,连用3~5d;对照组不用药。每天采集隐性乳房炎患牛奶样,测定其体细胞数变化情况;每天分别从外观、手感、乳汁性状和CMT4项指标评判其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患牛治疗3d后,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9.58%,而不用药的对照组无1例痊愈;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连续用药5d,停药1周后观测,试验组80%的乳区4项指标全部达痊愈水平,而对照组均未达痊愈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乳汁中的细胞数在服药后2—3日显著减少,4—7日明显增加。乳汁中的细菌数在眼药后4—11日显著减少。服药后7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增加,T淋巴细胞的比例上升,说明细胞免疫机能得到了改善。牛的乳房炎和不孕症是威胁酪农经营的二大疾病。尽管长期以来我国曾对乳房炎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但现在发病仍多,隐性乳房炎并无减少趋势。至今对乳房炎是以治疗为主。除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经济损失较大的奶牛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不显临床症状,隐蔽性强,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牛奶的数量和质量,威胁人畜健康,对奶牛业危害极大。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报道,平均约有50%的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据Blosser等研究,经C.M.T。法检出的隐性乳房炎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乳区每天奶产量相应减少19.5%,31.8%和43.4%。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在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防治手段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发病率很高的一种乳房疾病,可使患牛泌乳机能及奶产量下降,也是引起奶牛生殖机能失调的原因之一,不仅减少牛奶产量15%~30%,而且发情期比健康牛延迟16~30d,迟一天则最低减少0.003头牛犊和3kg牛奶,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加强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但仍离不开临床治疗。由于治疗手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奶产量及乳制品质量,继而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广大兽医药工作者在治疗手段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下将从口服、注射、外用及激光疗法几种治疗途径上总…  相似文献   

14.
正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对奶牛危害性极大的疾病。乳房炎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变质。到后期,严重者会导致奶牛乳区化脓、坏疽、萎缩等,可能永远失去泌乳机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乳房炎的危害1.1降低奶牛产奶量乳房炎会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病情严重的牛,不再产奶,如果按照每日产奶25kg计算,每日可造成50元以上损失。有研究发现:当牛群体细胞数为50-100万个/ml  相似文献   

15.
<正>乳房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本病影响泌乳机能,引起产奶量减少,乳品质量下降,甚至丧失泌乳机能。同时,如果人饮用了患牛的牛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目前,本病防治主要是应用抗生素,但人们对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十分关注。中草药  相似文献   

16.
杨兰银 《畜牧市场》2010,(11):45-4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疫病之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损失,包括兽医治疗废弃的牛奶及其增加的劳务和挤奶时间、隐性乳房炎引起的牛奶损失严重感染随后引起的产量下降、母牛的过早淘汰、较差的牛奶品质等。临床型乳房炎一般占奶牛各种疾病总发病率的21%~23%。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中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型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不质量降低,而且有时还会致废乳房,甚至使患牛终归淘汰或死亡,严的发展。长期以来,虽然不少国家一直重视本病的研究,在病因、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它至今仍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据 Blood道,在大多数国家,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0%左右;一个乳区的发病率约为25%,奶产量平均减少30%;一头患牛奶产量平均减少15%。如在干奶期感染,产犊后奶产量减少11%。函域悦司等报道,患急性及最急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虽有较好效果但在牛奶中残存,也会导致耐药性,影响对牛的治疗效果,排泄物会造成水土污染。中草药主要以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原料,是动物体最易吸收的纯天然物质,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  相似文献   

19.
一、牛支原体性乳房炎(Mycoplasma bovis mastitis)—Boughton,E《Vet、Bul》,Vol49,No6,1979,P、377——378。(英文) 牛支原体引起奶牛乳房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多胎次是引起奶牛隐性和慢性乳房炎、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多胎次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减少奶牛淘汰率,笔者等对两胎次及以上的患病奶牛进行中药干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奶牛选择选择白银区某奶牛场多胎次奶牛乳房炎荷斯坦奶牛12头(其中2胎次3头,患隐性乳房炎;3胎次6头,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