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金钱松雌球花的形态构造及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澍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1,8(2):147-152,F003
金钱松雌球花着生于树冠上部5a以上短枝顶端。成熟雌球花中央为1球花轴,其上螺旋着生苞鳞和珠鳞,珠鳞上着生2倒生胚珠,胚珠单珠被,珠心喙较厚,珠被唇顶部和内侧壁表皮为乳头状细胞,珠被中具溶生树脂道,珠被和珠鳞表皮下数层细胞将发育成种子的种翅和硬壳。花芽中胚珠原基出现至雌配子体卵细胞形成需5个月。1月胚珠原基出现。3月形成大孢子母细胞期的幼胚珠。3月下旬~4月上旬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4月中旬雌球花迅速增长为胚乳游离核期。5月胚乳细胞壁形成,颈卵器原始细胞出现并发育为颈细胞、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雌配子体成熟。  相似文献   

2.
油松无性系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油松雄球花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小孢子发生在翌年的4月20日左右,4月底或5月初散粉.成熟的花粉粒为4个细胞.雌球花7月中旬分化,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大孢子.雌配子体经历游离核、细胞化、颈卵器及卵细胞形成等阶段后,5月下旬受精,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个月.胚胎发育包括原胚、胚胎选择及发育和胚胎成熟3个阶段,历时3个半月.不同无性系在雌雄球花发端时间和大小孢子发育进程上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的5个无性系进入同一发育阶段的时间最多可相差10d,平均变幅为一周上下.该文还对新梢生长与花芽分化、胚珠和花粉败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樟子松大小孢子叶球分化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内蒙古樟子松雌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小孢子叶原基于7月20日左右形成,8月中旬形成小孢子囊,经过冬季休眠,于第2年4月中下旬开始减数分裂,5月7日左右花粉粒成熟;大孢子叶球原基于8月5日左右形成,随后加速分裂,在8月中旬形成芽鳞原基及中轴,第2年5月上旬,苞鳞原基分化,5月20日左右大孢子叶球原基趋于完善,胚珠形成。[结论]确定了各个分化时期的时间,为樟子松花期调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油松胚珠绒毡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在雌球果第1次休眠解除后,油松的珠心深处为形态相似的一团幼嫩细胞。当大孢子母细胞出现时,其周围的珠心组织内存在形状不规则且染色较深的1~2层细胞,为初始绒毡层。在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层数增加到5~6层,细胞形态明显不同于其周围的珠心细胞,近珠心组织的部分绒毡层细胞径向伸长。在二核雌配子体时期,靠近雌配子体的2层绒毡层细胞降解消失,围绕雌配子体的绒毡层细胞减少到3~4层。随着雌配子体内游离核数目的增多,雌配子体中央大液泡体积增大,绒毡层细胞层数增至5~6层。此时,靠近珠心侧3~4层绒毡层细胞明显径向伸长,部分细胞出现降解现象;靠近雌配子体侧的2层绒毡层细胞也趋于伸长。直到油松雌球果进入第2次休眠,绒毡层细胞的层数不再增多。由于油松紧邻雌配子的绒毡层组织是由珠心组织发育而来,因此应称其为珠心绒毡层。   相似文献   

6.
以锥栗品种黄榛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和胚、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锥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多心皮复合雌蕊,中轴胎座,通常有8-10个子房室,每室倒生2枚胚珠;珠心组织中的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其中靠近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双受精后,原胚经过球胚、心型胚、鱼雷胚和子叶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胚,胚乳呈核型,种子无胚乳.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桂霞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2):10-14,T001,2,3
华北落叶松的雄球花7月中旬开始分化,小孢子发生在次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底散粉,成熟花粉为五个细胞。雌球花7月初分化,翌年4月上、中旬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大孢子。雌配子体经历游离核、细胞化、颈卵器及卵细胞形成几个阶段后,6月上、中旬受精,从传粉到受精约需40d.胚胎发育包括原胚、胚胎选择及发育和胚胎成熟3个阶段,历时两个半月。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五味子配子体发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五味子的雄配子体发生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从8月中下旬初生造孢细胞产生到第2年5月下旬成熟花粉粒形成(去除休眠期180d),约经历90d左右的时间;从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需经历30d左右的时间。雌配子体从8月中下旬胚珠原基分化开始至翌年的5月下旬胚囊分化完成(去除休眠期180d),需90d左右的时间;从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到胚囊分化完成需经历15d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对番茄大孢子的发生和胚羹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为弯生胚珠,同一子房内数以百计的胚珠着生于同一中轴胎座上。大孢子和胚囊发育的类型为单孢子胚羹,薯型。其主要特点在于,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的四分孢子呈直线排列,然而只有靠近合点端一个最后发育成大孢子,其余三个相继退化。大孢子经过3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含有8个单倍体细胞核的胚囊。即雌配子体,经过进一步发育,番茄的成熟的雌配子体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具有2个极核的中心细胞。  相似文献   

10.
菊花脑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与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组织压片以及显微观察技术对菊属植物菊花脑(Dendranthema nankingense)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雌蕊具有单子房、单胚珠、二裂状柱头,胚珠为倒生型;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能够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而合点端的3个大孢子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解体;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待宵草型,单核胚囊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四核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珠孔端有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胚囊中央有1个单核中央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4个阶段;雌配子体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败育频率分别高达46%和75%以上。结果表明,菊花脑功能大孢子位于珠孔端和胚囊发育属于单孢子待宵草型是区别于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重要生殖特征;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大量败育现象可能是菊花脑与栽培菊花种间杂交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牛角瓜[Calotropisgigantea(Linn.)W. T. Aition]大孢子与小孢子的发生发育情况,为其耕作栽培学及植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其遗传育种研究及品种改良打下基础。【方法】于盛花期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牛角瓜花蕾,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其大孢子与小孢子的发生发育特征。【结果】牛角瓜大孢子与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与其花器官外部形态特征存在对应关系,雄蕊的发生发育早于雌蕊。牛角瓜小孢子黏连成块状结构,与普通植物的分散型小孢子形成鲜明对比,其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连续型,绒毡层细胞有3~4层,为腺质绒毡层,单核期绒毡层细胞壁开始降解,花粉成熟后绒毡层细胞自溶。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胚珠横生,无珠被;四分体呈线型排列,成熟胚囊有次生核。【结论】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与花器官外部形态大小密切相关,其结实率低并非雌性或雄性败育所致。  相似文献   

12.
油松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量及球果量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洛南古城油松种子园37个无性系共222个单株的雌雄球花量及2年生球果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无性系间雌球花量、雄球花量、2年生球果量、树高及冠幅均存在显著差异.雌雄球花及球果产量在各无性系内分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雌球花量和结实量越多,其差异相对小得多.油松单株南北枝条间雌球花量及2年生球果量差异极显著,雄球花量差异不显著;有的无性系单株存在"偏雌偏雄现象";根据雌球花量、2年生球果量、树高、胸径、冠幅5个数量性状,采用育种值综合评分法筛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285#、273#、291#、10#、266#、289#.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种子园母树雌雄球花在树体中的分布特征、不同无性系雄球花的花粉产量、不同无性系单个雌球花的胚珠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雄球花主要着生在二年生和三年生枝上,不同年龄枝条上雄球花的数目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雄球花在树冠不同方位及不同枝条上数目的差异为随机误差;不同无性系植株间单个雄球花的花粉产量差...  相似文献   

14.
商陆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陆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其胚珠是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型,次生造孢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分体即3个大孢子,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胚囊,胚囊蓼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是2-细胞型。  相似文献   

15.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番木瓜的大孢子发生与胚囊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木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番木瓜胚珠倒生、具长珠柄、着生在侧膜胎座上,大孢子发育属于蓼型.胚囊发育属蓼型的变异,反足细胞在形成的早期就已退化.成熟的胚囊是五核的,由近珠孔端的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以及2个中央极核组成.两性株胚囊在开花前已发育成熟,雄株偶尔开出的两性花胚囊发育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7.
采取不同发育阶段烤烟云烟87的花器官,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云烟87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分化完全的花药壁由表皮、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构成,后者为腺质型绒毡层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和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烤烟云烟87的胚珠为倒生胚珠,薄珠心,胚珠多数;大孢子母细胞由孢原细胞直接生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