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天津市冬季常绿植物的滞尘能力,以校园、公园、道路旁为样地,选择其中的10种常绿植物为样株,测定了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单株总滞尘量。结果显示:道路旁植物的滞尘量最高(5.757 1 g/m2)、其次是校园(4.502 7 g/m2),公园最低(3.979 0 g/m2);10种植物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为2.358 5~7.458 1 g/m2,滞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叶黄杨白皮松小叶黄杨圆柏黑松油松凤尾兰沙地柏雪松龙柏;常绿绿篱及地被类植物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沙地柏(1.073 3 kg/株)、大叶黄杨(0.916 3 kg/株)、小叶黄杨(0.463 6 kg/株)、龙柏(0.428 8 kg/株);常绿松柏类乔木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圆柏(19.592 7 kg/株)、黑松(1.653 3 kg/株)、白皮松(0.7763 kg/株)、油松(0.461 3 kg/株)、雪松(0.407 1 kg/株)。其中,圆柏的单株总滞尘量是其他常绿乔木的12~48倍,是很好的降尘树种。沙地柏和大叶黄杨是滞尘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和绿篱。  相似文献   

2.
采集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西直门北大街2个不同PM2.5污染区的6种植物叶片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比较6种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并对PAHs的成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收PAHs的能力有差异。在2个采样点,圆柏、油松针叶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高于阔叶树种;阔叶树种中碧桃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最高,其次是毛白扬。此外,随着污染的加重,树种能够增强其吸收PAHs的能力以适应环境污染。6种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表现为污染较重的西直门高于污染较轻的森林公园。对6种树种叶片的PAHs成分分析表明,叶片中PAHs的主要成分为3环化合物,其次是2环、4环和5~6环化合物,叶片对不同环数化合物的吸收含量也表现为西直门高于森林公园。西直门样品中3环化合物的组分略多于森林公园样品,且组分的含量也高于森林公园样品。6种树种叶片对PAHs吸收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指出,树种吸收PAHs能力大小依次为圆柏碧桃油松毛白杨榆树紫叶李。   相似文献   

3.
应用PV技术评价银川市7种针叶绿化树种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V技术测定油松、樟子松、白皮松、青海云杉等7种针叶树种的主要水分生理参数,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π0、πp、ROWCπp、RWCπp及AWC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各树种的水分生理参数值在6~10月间呈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以这些参数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树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这几个树种的抗旱性顺序为樟子松和侧柏>白皮松,青海云杉>圆柏、油松和刺柏.  相似文献   

4.
5种园林树木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西安市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成分组成,为园林树种的科学配置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循环吸附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白皮松、油松、侧柏、云杉以及雪松的挥发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树种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白皮松VOCs包括8类32种,油松释放的VOCs为8类38种,侧柏VOCs包括6类29种,云杉中检测到的VOCs为7类19种,雪松VOCs则包含8类36种;5种园林树木均含有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烃类和芳烃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均达到70%以上;5种树种VOCs中,包括α-蒎烯、三环萜、莰烯、1,3-二乙基苯等在内的8种共有成分分别占白皮松、油松、侧柏、云杉和雪松总VOCs的86.87%,59.89%,74.35%,64.12%和61.20%,其中以萜烯类共有成分占绝对优势。【结论】5种园林树木有机挥发物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成分皆为萜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园林树木吸收Hg的评价方法,了解常见园林树木对汞(Hg)的吸收能力强弱,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中科院植物园、紫竹院公园为样地,将测定的30种树种的不同器官(叶片、枝条)、不同年份(2016年、2018年)Hg含量数据,采用不同聚类进行排序,并分析对比不同排序的差异。结果表明:1)采用2 a测定木本植物叶器官的Hg含量,能更稳定地指征不同树木吸收重金属Hg的能力强弱。2)按照上述评价方法,基于单位重量角度看,阔叶树种单位重量吸收Hg含量能力强于针叶树种,流苏树、蒙椴、紫丁香3种园林树木吸收Hg的能力较强,白皮松、白扦等9种针叶植物吸收Hg的能力较弱。本研究以园林绿地中成年园林树木为对象,测定结果对了解园林树木单位重量吸收Hg能力和更为准确的评价不同树木差异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分布在浙江省境内的桐庐、松阳、浦江、仙居等4个样地的长叶榧(Torreya jackii)1年生叶片中的鞣质、生物碱、黄酮、游离蒽醌、绿原酸、皂甙、总酚等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长叶榧1年生叶片7种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以松阳的最高,仙居最低,其顺序为松阳>浦江>桐庐>仙居。不同样地长叶榧叶片的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总鞣质、总生物碱、总皂甙、总酚的含量以松阳的最高,总黄酮、游离蒽醌的含量以仙居的最高,总绿原酸的含量以浦江的最高。不同样地7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相关性不高。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桐庐和浦江样地的地理位置最近,它们先聚在一起,再与其他样地相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朝阳区4个区域性公园植物种类、应用及绿化面积的调查发现:红领巾公园是调查公园中植物树种最多的公园;4个公园的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树种都是最多的;银杏等19种植物在4个公园中都有应用;所调查的公园乔灌比介于1∶0.43~1∶0.79;常绿落叶树种比在1∶2~1∶4之间;红领巾公园频度最高的树种是绦柳和油松,四得公园是栾树,南湖公园是绦柳,丽都公园是油松和紫叶李。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绿化树种的水分状况和水力结构特征的季节变化规律,该文应用改良的冲洗法,选取油松、侧柏等8个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枝条水势和水力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8个树种水势的日变化在不同月份皆呈现“单峰”趋势;导水率和比导率的逐月变化幅度反映了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为国槐、女贞、旱柳、黄栌油松、侧柏、沙地柏小叶黄杨;叶比导率的变化幅度与比导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进入10月份国槐和黄栌表现出严重落叶现象时,它们的叶比导率值并没有明显降低,说明植物的落叶可能对保持存留叶片的水分状况有重要作用. 作为CAM植物的小叶黄杨在水势上一直保持低值,并且在水力结构的各个参数分析上均有其特殊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与其不同的光合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从树木水力结构特征探讨植物耐旱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于 2 0 0 1年 8月下旬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取油松、元宝枫等 10个树种为研究对象 ,测定 1年生枝条的水势和水力结构参数的昼夜变化 .结果表明 ,1年生枝条水势与水力结构参数的昼夜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 .分别建立了水势与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y =axb 和y =ax2 +bx +c ,探讨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并比较了各供试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大小 ,依次如下 :刺槐 >皂荚 >元宝枫 >山桃 >红瑞木 >侧柏>雪松 >白皮松 >油松 >迎春 .木质部输水效率及空穴和栓塞化程度的大小 ,依次如下 :环孔材树种 >散孔材树种 >无孔材树种 .这说明植物输水结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可完全兼得 .  相似文献   

11.
运用PV技术对华北常见造林树种耐旱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运用PV技术研究了华北地区常见造林树种的耐旱性,结果指出:根据嫩枝生长初期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的大小被试树种耐旱性弱到强分组排序为5组:(1)臭椿,春栌,合欢,核桃,银杏,国槐;(2)刺槐,杜仲,枸杞;(3)白蜡,白皮松,沙棘,山桃,白榆;(4)樟子松,山杏;(5)侧柏,桧柏。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不同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废弃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选取白杨Populus tomentos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黄栌Cotinus coggygria和油松+黄栌5种典型植物恢复措施,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采用措施后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通过5种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进行修复后的土壤粒径均主要分布在0.25~10.00 mm;②相比较于白杨、油松、黄栌、油松+黄栌4种恢复措施,侧柏恢复措施下土壤容重降低了2.51%~29.83%、土壤孔隙度增大了7.49%~24.16%、土壤持水量升高了3.74%~24.03%;③5种不同植物恢复措施治理后的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比深层提高1.36%~24.30%;④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不同植物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率、土壤孔隙度等指标分析得出:矿区土壤物理性质质量从高到低排序为侧柏、油松+黄栌、油松、黄栌、白杨,其中侧柏、油松+黄栌、油松3种植物恢复措施最后综合得分无显著差异,即在采石矿的生态恢复中优先依次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北京地区绿化率需求提升和水资源短缺背景下,城市绿化与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探寻城市绿化树种对干旱生境的响应机制,筛选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的园林绿化树种,成为北京高质量城市森林景观建设的重要需求.[方法]该研究以北京地区落叶树种银杏、栾树、国槐和常绿树种侧柏、油松和白皮松盆栽幼树为研究对象,基于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松大蚜成蚜和3龄若蚜对鲁山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效应。[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测试方法研究松大蚜对油松的松针、嫩枝、鲜球果、干果主干以及黑松、白皮松、赤松、刺槐、胡枝子、侧柏、合欢、黄荆这些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成蚜和3龄若蚜试验结果一致,油松和白皮松对松大蚜有明显的招引,赤松和黑松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危害对象,侧柏、刺槐、胡枝子、合欢、黄荆不会成为松大蚜的危害和寄主对象。[结论]油松的嫩枝挥发物质对松大蚜有显著的招引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古树和部分城市大树的树干内部,经常有空洞、腐朽等影响树木健康和安全性的缺陷存在。以筛查古树和城市大树树干内部缺陷为目标,测定了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树种的古树和城市大树健康树干的多个径向应力波波速,对每个树种的应力波波速测量值进行了正态统计分析,基于95%置信水平原则确定了用于判别树干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应力波临界波速值,进而形成了用于树干内部缺陷筛查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北京地区8种常见古树及城市大树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刺槐、英桐、美桐和银杏的树干径向应力波临界波速值分别为1 225、1 394、1 620、1 864、2 055、1 639、1 485、1 728 m·s-1。树干内部缺陷筛查验证性试验表明,形成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濮阳常见道路绿化树种叶片含硫量的差异性,于2011年春、夏、秋季对市区不同路段29种绿化树木的叶片含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部分树种叶片含硫量差异显著,除了大叶女贞和侧柏外,大多数树种叶片含硫量随春、夏、秋季节的变化基本呈现递增趋势.根据全年29种树木叶片平均含硫量大小进行分类,毛白杨和圆柏含硫量较高,归为第1类;黑松、桂花、悬铃木和银杏叶片含硫量居中,归为第2类;泡桐、楝树、火棘、红叶李、榆树、合欢、垂柳、大叶女贞、银白杨、紫薇、杨树、侧柏、小叶黄杨、刺槐、雪松、白蜡、广玉兰、栾树、红叶石楠、海桐、构树、大叶黄杨和国槐叶片含硫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7.
妙峰山林场主要针叶林冠层特征及潜在火行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树冠火是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针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森林火灾。了解针叶林冠层特征, 探究树冠火发生、蔓延机制, 估测潜在冠层火行为是预防和扑救树冠火的关键。方法本研究以妙峰山地区主要的针叶林, 油松林和侧柏林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灌木、草本和地表枯落物负荷量, 采用分段标准枝法对冠层可燃物负荷量进行了分层调查与测算, 研究冠层特征(冠层密度、冠层可燃物负荷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并利用树冠火发生和蔓延模型以及火焰高度和强度模型, 按照树冠火类型划分标准, 研究针叶林树冠火发生的概率、类型和潜在火行为。结果油松林平均冠层密度为0.192kg/m3, 侧柏林为0.127kg/m3, 油松林冠层平均有效可燃物载量为1.21kg/m2, 侧柏林为0.619kg/m2; 油松林和侧柏林的下层(0~3m)垂直分布差异性较大, 油松林下层可燃物负荷量占整体负荷量10.5%, 而侧柏林则高达21.1%;在中等和高的燃烧情况下, 2种林分均表现出较高的潜在火行为指标, 油松林最高蔓延速度、火线强度和火焰高度分别为:91m/min、45281kW/m、23m, 侧柏林为85m/min、19911kW/m、16m。结论冠层密度和冠层可燃物负荷量随树高变化趋势相似; 林分树冠火发生概率和类型与林分冠层可燃物和冠层密度的垂直分布关系密切; 2种林分的连续型树冠火的潜在火行为估算指标具有蔓延速度快, 火焰强度大, 火焰高度高的特点, 一旦发生树冠火, 人为处置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种针叶树种熏气后的生理指标变化,为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哈尔滨市常见的樟子松、黑皮油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杜松和爬地柏共6种针叶树种,模拟汽车尾气进行熏气试验,通过测定这6种针叶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分析它们对熏气的抗性。[结果]樟子松、黑皮油松、杜松、长白落叶松对熏气的抗性较强,红皮云杉和爬地柏对熏气的抗性较弱。[结论]樟子松、黑皮油松、杜松、长白落叶松更适合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行道树,红皮云杉和爬地柏适宜作为公园、学校和居民区的景观绿化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