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采用田间生物学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0年对猕猴桃新优系''黑金''和''金福''在主产区秦岭北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研究,以期为其在秦岭北麓地区的栽培适应性及制定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徐香''和''哑特'',中华猕猴桃''农大金猕''和软枣猕猴桃''紫果''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秦岭北麓地区,''黑金''萌芽期在3月中旬,盛花期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为中华系早熟品种;''金福''萌芽期在3月下旬,盛花期5月上旬,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为美味系晚熟品种。''黑金''和''金福''均以单花为主,二歧聚伞花序。''黑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平均为58.49%),平均坐果率较高(88.05%);''金福''以长果枝结果为主(66.89%),平均坐果率最高,达99.75%。''黑金''果实圆柱形,果形指数1.25,平均单果质量93.12 g,果肉金黄色,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76%,可滴定酸为 0.17%,干物质为19.95%;''金福''果实近圆柱形,果形指数1.77,平均单果质量为96.96 g,果肉翠绿色,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61%,可滴定酸为0.11%,干物质为18.99%。''黑金''和''金福''生物学性状稳定,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豆梨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豆梨相对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豆梨品种的低温伤害起始温度为-12.57~-20.36℃,可忍耐的最低温度为-33.95~-40.27℃,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5.61~-29.38℃。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品种豆梨SOD和POD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5℃时达到峰值;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三体杜梨秋火焰红塔。【结论】在我国杜梨天然分布区引种北美豆梨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和三体可安全越冬,而引种秋火焰和红塔则应注意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首都’豆梨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以园土为对照,对4种不同基质配方下豆梨的生长状况、光合性能及根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豆梨在4种配方基质中的表现均优于园土,C配方比较适合豆梨容器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樱桃优良单株'广州'樱组培苗为材料,开展苗期生长节律研究,探讨其生长节律与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种植时间和立地条件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时间和立地条件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樱组培苗生长节律呈"S"型,苗高和地径均存在2个不连续生长高峰,且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地径生长高峰较相应苗高生长高峰晚1~2月.观察组(处理5)在2019年4月种植,5月苗高的月生长量最大,达42.6cm,6月地径的月生长量最大,达3.49mm.苗高和地径的月生长量相关性极显著.2019年10月2日,坡地种植的'广州'樱组培苗生长表现最好,苗高达288.0cm、地径达23.44mm,无断顶和死苗情况.'广州'樱组培苗不耐积水,且抗风性较差,育苗圃应尽量避开风口和积水地,宜在春、秋2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冬美人'(Pachyveria pachyphytoides Walth)的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从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激素浓度、光源等方面研究了'冬美人'外植体在诱导愈伤组织过程中适宜的培养条件与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冬美人'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外植体为叶片;在消毒方式上,采用75%酒精中浸泡5s,0.1%HgCl2溶液浸泡10s,1.5%抗坏血酸溶液浸泡10s,可以大幅度减轻外植体褐化的程度,并且污染率也较低;不同类型光源,以日光灯培养效果最好,褐化程度也相对较轻;在激素配比上,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1.0mg/L,诱导率为64%;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可以少量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我国核桃重要的产区之一,核桃果皮发育不全(露仁)不利于核桃的运输与储存,为清晰新疆核桃露仁机理,对新疆核桃薄壳露仁品种'新露'与薄壳不露仁品种'新萃丰'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2种核桃SNP和InDel的变异位置及注释,筛选两者的差异基因并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新露'的总SNP数量为4700220个,编码区内...  相似文献   

7.
对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八月脆''桃在0~1℃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15d和随后回温3d处理,通过测定果实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和腐烂率等品质指标,以探求桃果实满足冷链贮运和货价期要求的最佳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在冷藏15d后,3种成熟度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SSC变化不明显,成熟度Ⅲ出现轻微褐变和腐烂.在回温3d后,成熟度Ⅰ能够保持较高的硬度,腐烂率最低,但表面着色程度不够,且出现轻微褐变;成熟度Ⅱ的硬度(13.13N)与第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SSC(9.64%)显著高于第1组(P<0.05),同时着色充分,腐烂率和褐变率较低,不易失水;成熟度Ⅲ果实软化迅速,色泽发暗,褐变严重,腐烂率高达43.75%,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综合评定成熟度Ⅱ(外观绿色稍微减退,阳面少量着色,SSC9.72%,硬度<18.05 0.3>N)的贮运性和货架期的商品率较高,为最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大力培育优质苹果品种,既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红'苹果具有果实鲜艳、口感香脆、含糖量高、耐存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对'金红'苹果选址、选苗定值、果园管理、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金红'苹果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酚类物质对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以''黑比诺''葡萄为试材,通过在酒精发酵前添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对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物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酒精发酵的进行,样品中香气物质的含量逐渐积累,并在苹-乳发酵阶段达到最高。同时,与对照和迷迭香酸处理酒样相比,咖啡酸处理可明显提升发酵阶段各类香气物质浓度。进一步的香气轮廓模拟、主成分和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咖啡酸处理酒样与乙酸乙酯等酯类,以及香叶醇等萜烯类香气物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推测其可赋予酒体浓郁的花果香味。  相似文献   

10.
为拓宽葡萄园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以酿酒葡萄品种'白诗南(Chenin Blanc)'为试材,测定其废弃枝条与叶片中多酚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季节性变化,以及葡萄植株不同部位含量的差异,并对'白诗南'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诗南'叶片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多于枝条;不同营养器官对DPP...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美国红枫‘秋火焰’扦插繁殖技术,为其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对园林绿化树种美国红枫‘秋火焰’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研究。[结果]插穗木质化程度是影响‘秋火焰’扦插生根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扦插基质、植物生长促进剂种类和浓度。[结论]4因素最佳水平组合为A4B2C3D2,即采取混配植物生长促进剂(IBA:NAA=1:1)300mg/L,以蛭石为基质,去顶芽的上部枝条为插穗。  相似文献   

12.
'黑系乔纳金'是日本育成的苹果新品种,通过对其植物学性状、生长与结果习性、物候期、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黑系乔纳金'苹果栽培技术,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3.
Irisin是新近在骨骼肌中发现的肌肉因子,可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运动通过影响Irisin、UCP1的表达来调控脂代谢进而改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但不同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Irisin表达的影响规律并不相同。将深入探讨运动调控Irisin表达变化的作用机制,旨为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阳光玫瑰'葡萄具有肉脆、大粒、浓郁的玫瑰香味等优良特点,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南京地区发展迅速.该文结合南京太田葡萄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玫瑰'种植基地的设施栽培经验,总结了'阳光玫瑰'葡萄的主要特征,并从种苗、建园、架式、整形修剪、避雨栽培、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提出了设施栽培关键技术,以期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优质荔枝新品种‘岭丰糯’在深圳南山地区引种并推广种植的可行性及前景。[方法]采用定植‘怀枝’圈枝苗,1年后以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引种,同时嫁接对照品种‘糯米糍’,高接后观测记载物候期、成花挂果、产量等表现,对果实性状、果实品质等进行采样测定和对比。[结果]2014年4月上旬引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麒麟山疗养院果园开展生产性试验。引种5年表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与‘怀枝’砧木完全亲和,高接后第3年开花挂果,对照品种‘糯米糍’高接后第4年开始挂果;成熟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较当地‘糯米糍’晚7~10 d,留树期长5 d;2016—2018年平均单株产量3.25、4.38、13.75 kg,丰产稳产特性明显;成熟期果皮鲜红色,果实呈心形,平均果形指数0.99,焦核率93.33%,平均单果重22.07 g,可食率78.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 Vc含量367.2 mg/kg,可滴定酸含量0.07%。[结论]果实外观、丰产稳产特性、早结特性优于当地‘糯米糍’,品质与当地‘糯米糍’相近,市场前景好,适宜作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在深圳南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田彩桂'不同树龄植株采集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采取'云田彩桂'3y的幼嫩枝条作外植体较好,这是因为在幼树当年生枝条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酚类化合物较少,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和污染率.最适宜的消毒剂及消毒时间为:75%酒精1min,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成活率达46.5%.在增殖阶段为防止无菌苗褐化及提高增殖系数,采用MS+6-BA1.0/L+NAA0.1mg/L+Vc 20mg/L的培养基配方,能有效减少褐化率,并提高增殖系数至2.02.  相似文献   

17.
以‘凤丹白'为母本的杂交及其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药用和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白'自交亲和性进行验证的同时,对其育性以及育种潜力进行研究。分别于 2008 年、2009 年、2011 年以凤丹白'为母本与中原牡丹、日本牡丹以及紫斑牡丹进行了大量杂交,共设置57 个杂 交组合,授粉2 023 朵花,获得43 508 粒杂交种子。结果表明:1)凤丹白'自然授粉结实率高(19.13 粒/ 朵),且明 显高于自花授粉结实率(0.4 粒/ 朵),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2)凤丹白'与中原牡丹、日本 牡丹、紫斑牡丹杂交结实率(18.44、23.84、26.62 粒/ 朵)均较高,表明凤丹白'的杂交亲和性较强;3)结实率受父 本花型影响,皇冠型最低(10.42 粒/ 朵)且与其他花型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与雄蕊高度瓣化而花粉减少且生活力下 降有关;4)凤丹白'与贵妃插翠'黑龙锦'等39 个品种杂交结实率(33.33、35.89 粒/ 朵等)高于其自然授粉结 实率,对提高油用牡丹种子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总之,凤丹白'的育性强、亲和性高,是一种育种潜力巨大的优 良牡丹种质资源,值得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早蜜'椪柑是近年来选育推广的椪柑新品种,其采后贮藏特性尚不清楚,为进一步完善'早蜜'椪柑配套生产技术.[方法]研究以湖南湘西地区2个主栽椪柑品种——'早蜜'椪柑及其芽变亲本'辛女'椪柑为材料,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贮藏80 d,每10 d取样监测其贮藏期的品质变化,以期为'早蜜'椪柑的配套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在未经防腐保鲜剂处理的条件下,'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腐烂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早蜜'椪柑腐烂率显著高于'辛女';贮藏80 d后'早蜜'椪柑的腐烂率高达15.2%,而'辛女'椪柑贮藏期间腐烂率始终维持在5%左右.两品种果实的失重率均呈现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贮藏期间两品种失重率均维持在4%以下,失重率差异不显著.随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椪柑果皮色泽逐渐由橘黄色向橘红色过渡,果实的色泽变优.2个椪柑品种采后果皮色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和CCI值上,贮藏使果皮a*和CCI值显著增大.贮藏前后'辛女'椪柑果皮色差a*值的增幅明显大于'早蜜'椪柑,贮藏80 d后'辛女'椪柑果皮的CCI值显著高于'早蜜'椪柑.采后贮藏期间'早蜜'椪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辛女'椪柑,前者保持在13.3°Brix左右,后者在11.8°Brix左右;2个椪柑品种果实贮藏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显著.贮藏期间'早蜜'椪柑Vc含量持续显著高于'辛女'椪柑,2个椪柑品种Vc含量均呈现先急剧下降然后又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贮藏结束时Vc含量显著减少,'早蜜'100 g FW含Vc量为37.7 mg,'辛女'100 g FW含Vc量为28.1 mg.贮藏期间'早蜜'椪柑各糖组分含量整体上高于'辛女'椪柑,以蔗糖含量差异最明显.两品种蔗糖含量在贮藏30 d最高,后逐渐下降;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贮藏50 d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2个椪柑品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柠檬酸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果实贮藏初期'早蜜'椪柑柠檬酸含量为4.86 mg/g FW,'辛女'椪柑为7.45 mg/g FW,贮藏80 d后均维持在1.95 mg/g FW.'早蜜'椪柑苹果酸的含量略高于'辛女'椪柑,两品种苹果酸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30~40 d迅速下降,贮藏40~80 d有机酸含量有上下波动至贮藏结束.[结论]'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采后贮藏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早蜜'椪柑采后短期内易腐烂,该品种采后果实表现出高维生素C和高可固、高糖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光对‘金观音’茶树叶片PPO、POD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年生砂培‘金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为CK,用荧光灯(白灯、蓝灯、红灯)、LED灯和钠灯进行补光处理。在补光第3、6和9天,分别测定PPO、POD和SOD活性。[结果]各光质补光处理第6天叶片PPO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钠灯补光处理第6、9天的PPO活性最高,且在第6天比CK高24.6%;各光质补光处理第3、6天叶片SOD活性均低于或显著低于CK,第9天均显著高于CK;钠灯、LED灯补光处理与CK相比,对叶片POD活性影响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第6天钠灯补光处理显著低于CK。[结论]6 d的短时间钠灯补光处理不仅未破坏‘金观音’叶片SOD、POD保护酶的平衡而造成胁迫,还能显著提高PPO活性,可为生产上采用间歇补光栽培以提高PPO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变种红枫(Atropurpureum)和美国红枫(Acer rubrum L.)品种秋火焰(Autumn Flame)的果实为材料,对2种植物果实形态特征与扩散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秋火焰果实质量和去翅果质量均显著低于红枫;秋火焰果实长比红枫显著长1.757 mm,而果翅长较红枫显著短4.245 mm,二者在果实两侧宽、果实背腹宽和果翅宽上均差异不显著;在200 cm高的静止空气中,秋火焰果实降落时间和速度大于红枫,二者降落时间相差1.163 2 s,降落速度相差77.278 cm/s;在1、2、3、4 m/s这4种风速下,秋火焰果实扩散距离显著大于红枫,二者相差0.362~0.960 m。可见,秋火焰果实扩散能力强,而红枫果实扩散能力弱,2种植物果实扩散能力与果实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秋火焰相对于红枫来说更易于扩大物种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